田春娥
摘要:在數(shù)控車床上加工梯形螺紋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數(shù)控車加工梯形螺紋方法多樣,選擇合理的加工參數(shù)和方法,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同時也節(jié)省了刀具損耗。本文通過對梯形螺紋加工的工藝分析和加工方法的研討,探索出 一套可以在數(shù)控車床上加工出合格梯形螺紋的方法并結(jié)合實際生產(chǎn)驗證了其可行性。
關鍵詞:梯形螺紋 加工方法 宏程序
近年來數(shù)控大賽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其大賽的內(nèi)容也在逐步豐富,加工梯形螺紋課題是普通車床的生產(chǎn)實習過程中最基本的實習課題,現(xiàn)也成為數(shù)控大賽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如何在數(shù)控車床上高效、高質(zhì)量地加工出合格梯形螺紋成為許多指導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其實,只要工藝分析合理,使用的加工指令得當,完全可以在數(shù)控車床上加工出合格的梯形螺紋。
一、梯形螺紋加工方法的分析
下面以加工梯形螺紋Tr36×6為例,介紹如何在FANUC Series 0iMate-TC系統(tǒng)的數(shù)控車床上車削梯形螺紋。工件如圖所示。
1.切直槽法
此方法粗車時先用矩形螺紋車刀采用直進法車出螺旋直槽,然后用梯形螺紋精車刀車兩側(cè)。此方法在切螺旋直槽時,所用的刀具類似于切槽刀,車螺紋時,螺紋車刀刀尖及兩側(cè)刀刃都參加切削,這種方法雖可以獲得比較正確的齒形,操作也很簡單,但由于刀具三個切削刃同時參加切削,振動比較大,牙側(cè)容易拉出毛刺,不易得到較好的表面品質(zhì)。而且,由于在螺紋加工中螺紋升角的存在,螺紋旋向一側(cè)的刃磨后角應等于工作后角加上螺紋升角(Ψ)。即α=(3°~5°)+Ψ這樣一來,刀頭強度就更差了,在加工中極易出現(xiàn)扎刀現(xiàn)象,導致刀頭折短、工件彎曲變形甚至報廢。
2.左右切削法
此方法在橫向進刀時,同時進行左右少量進刀(又稱趕刀),以避免三個切削刃同時參與切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一邊控制左右進給量,一邊觀察切屑情況,既有橫向進刀又有縱向趕刀,車刀對牙側(cè)必須重復切削,切削面積較大,因而,加工中切削力較大、切削熱高、排屑困難。加工時對縱向趕刀量不好控制,趕刀量太大,切削面積更大,會因切削力過大而扎刀;趕刀量太小,容易造成三面切削,此時切削面積最大,而且排屑困難,更加容易扎刀。此方法對操作者的素質(zhì)有較高的要求。
3.層切削法
分層切削法是將加工余量均勻的分為若干層,加工完第一刀后,向左或向右趕刀,先將第一層的余量全部去除后,再用相同方法去除第二層余量,如此由外至內(nèi)逐層去除余量。轉(zhuǎn)化成若干個較淺的梯形槽來進行切削,可以降低車削難度。每一層的切削都采用左右交替車削的方法,背吃刀量很小,刀具只需沿左右牙型線切削,梯形螺紋車刀始終只有一個側(cè)刃參加切削(如圖),從而使排屑比較順利,刀尖的受力和受熱情況有所改善,因此能加工出較高質(zhì)量的梯形螺紋,且容易掌握,程序簡短,容易操作。
在多年的數(shù)車工實習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摸索、總結(jié)、完善,對于梯形螺紋的車削也有了一定的認知,筆者認為利用宏程序進行分層切削,可以很好地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
二、分層加工法的加工原理
從進刀方法看,分層切削法在整個切削過程中,除每一層的第一刀是三面切削外,其余各刀都避免了三面切削。也就是說,每一層的第一刀的切削力是最大的,而且每一層的切削深度是相同的,那么,只要第一層的第一刀不扎刀,后面的加工就不可能再扎刀了。由此可見,此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三面切削,減小刀具的切削面積從而減小切削力。在加工時只需根據(jù)機床、工件和刀具的剛性,合理選擇切削參數(shù),就可以完全避免扎刀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了。
三、分層加工法的關鍵技術(shù)
分層切削法加工中,當上一層切削完進入下一層第一刀切削時,如果采用直進法,刀具對上層切出的牙側(cè)會重復切削,切削面積增大,切削力增加,容易造成扎刀;同時螺紋中徑減小,會造成工件報廢。因此,在進層切削時刀具必須在軸向有一定的讓刀量;同理,每層切削的最后一刀也需要讓刀。這也是分層切削法的關鍵所在。
從第一層進刀至第二層時,刀尖需從A點進至B點,軸向讓刀量Z=每層切削深度×tan(牙型半角)。加工梯形螺紋時,牙型角α=30°,若每層切削深度ap=0.5mm,則:Z=0.5×tan15°=0.134mm
四、分層加工法的加工程序
以Fanuc 0i mateTC系統(tǒng)為例,圖1所示梯形螺紋的加工程序如下:
O0001;
T0101M03 S300;
G00 X38 Z5;
M08;
#101=36;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