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燕
一、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物理課堂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毙抡n程改革已經好幾年了,物理課程全面進入課程改革階段。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才符合新課程理念,達到最優(yōu)化教學?對此,我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fā)物理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例如:以方法——反思為主線的重點內容學習法、以合作探究為核心的物理興趣小組活動課等。
二、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煥發(fā)物理課堂活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主動獲取知識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上,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應該嘗試著對某些內容進行靈活教學。并且由于我們學校是藝術特色學校,進入高二后,音美考生的物理學習選學的是選修1—1,內容比較簡單,很多都是與實際相結合的知識點,據(jù)此我在某些課堂上上選擇以合作——探究為核心的物理興趣小組活動課,讓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精神。
物理課程內容多且有一定難度,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物理興趣小組活動課,學生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準備。為此我根據(jù)自愿和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分成4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10至13名學生;根據(jù)物理教材的實際情況選擇那些物理知識剛好能夠通過實驗探究、調查訪問、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等方式得出的內容。選修1-1中《磁性材料》、《電在我家中》、《社會生活中的電磁波》、《觀察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作為學生小組學習的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提前一周了解興趣小組學習進度和學習困難,及時給與輔導和提出要求。鼓勵他們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將問題拿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
三、優(yōu)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物理課堂效率
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wǎng)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 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多媒體具有強大的綜合能力,圖文聲像并茂,動靜快慢結合突破了時空界限,可將文字、圖片、聲音和圖像綜合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易于形成一種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使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多媒體課堂教學具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沒有的優(yōu)勢,因此,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也是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四、用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從某個角度講,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是否使學生學到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茖W方法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學生一旦將科學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能產生一種對問題的敏感性,用科學方法抓住問題的要害,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從以下方面入手:1、夯實基礎教給學生全面完整的知識。例如: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首先重視概念和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在講授物理規(guī)律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表達形式,而且更要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guī)律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關系,通過聯(lián)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2、擴大積累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3、訓練能力教給學生有效的解題策略。例如:講解習題時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yǎng)成習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循序漸進,反復錘煉。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理解并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時的對所遇到的問題一些思考以及自己對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和實踐。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洛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