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乃勇
摘要:觸電需要采取積極措施保住觸電者生命,才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應遵循迅速、就地、準確、堅持的“八字原則”。同時應根據(jù)傷情需要,迅速聯(lián)系醫(yī)療部門救治。尤其對于觸電后果嚴重的人員,急救成功的條件是:動作要迅速,操作要正確。任何遲疑拖延及操作錯誤都會導致觸電者傷情加重或造成死亡。電氣工作人員,尤其是現(xiàn)場人員都應定期進行觸電緊急培訓,需要學會并能熟練正確的操作觸電緊急救護方法。
關鍵詞:救護培訓工作緊急救護的重要意義現(xiàn)場緊急救護知識
0 引言
現(xiàn)場工作人員都要學會一定的緊急救護法,會正確使觸電人解脫電源、進行人工呼吸、止血、包扎、轉(zhuǎn)移運送傷員處理中暑以及煤氣中毒等,以保證不管哪種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工作人員都能當機立斷,以最快的速度、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使傷員脫離危險甚至起死回生。大量實踐表明有效的急救方法的實施,使心臟驟停者生存機會可達25~43%。
1 培訓效果差的原因
①由于開展觸電急救培訓主要由安監(jiān)人員負責,畢竟不是專業(yè)的培訓人員,師資不足從而影響了培訓效果。②培訓考核力度不夠,對觸電急救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開展培訓工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沒有認真、嚴格地考核受訓人員是否已經(jīng)掌握相關知識。③部分受訓人員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接受培訓也只是應付,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隨學隨忘,且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學習觸電急救沒有什么用,學習興趣不高。④培訓器材相對落后,模擬人已使用多年,功能落后且時而失靈,衛(wèi)生條件相對較差,受訓人員不愿意接受模擬人實際操作培訓。⑤培訓形式單調(diào),每次培訓的人數(shù)過多,理論知識培訓及考核后,一哄而散。
2 提高培訓效果的措施
①提高培訓人員對培訓工作的認識。②充分做好培訓前的準備工作。③明確培訓目標,制定培訓計劃。④將自我保護意識貫穿于培訓的全過程。
3 觸電事故分析
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接觸到正常時帶電的導體或設備發(fā)生的電擊,接觸到正常時不帶電,故障時帶電的設備金屬外殼發(fā)生的電擊。①單相觸電:當人體直接碰觸帶電設備其中的一相時,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這種觸電現(xiàn)象稱為單相觸電。②兩相觸電:人體同時接觸帶電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或在高壓系線中,人體同時接近不同相的兩相帶電導體,而發(fā)生電弧放電,電流從一相導體通過人體流入另一相導體,構成一個閉合回路,這種觸電方式稱為兩相觸電。③跨步電壓觸電:當電氣設備發(fā)生接地故障,接地電流通過接地體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電位分布時,若人在接地短路點周圍行走,其兩腳之間的電位差,就是跨步電壓,由跨步電壓引起的人體觸電,稱為跨步電壓觸電。④接觸電壓觸電:當人體的兩個部位同時接觸到具有不同電位的兩處時,在人體內(nèi)就會有電流流過,這時加在人體兩個部位之間的電位差稱為接觸電壓。由接觸電壓引起的人體觸電,稱為接觸電壓觸電。
4 現(xiàn)場急救方法
4.1 觸電現(xiàn)場急救原則 ①迅速脫離電源。②準確進行救治。③就地進行搶救。④救治要堅持到底。
4.2 脫離電源
4.2.1 脫離低壓電源 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有切斷電源開關、挑開觸電導線以及使用絕緣隔離等方法。①“拉”。近拉開電源開關,拔出插頭。②“切”。用絕緣完好的鋼絲鉗分相切斷導線。③“挑”。用于燥木棍挑開導線。④“拽”。單手拖拽觸電者不貼身的衣服。⑤“墊”。觸電者如果導線纏身,或手指痙攣緊握導線則用干燥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大地絕緣,然后再采取辦法切斷電源線。
■
4.2.2 脫離高壓電源 ①立即通知有關供電單位或客戶停電。②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電源開關或熔斷器。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③如果出事地點附近沒有可以斷開的開關設備,拋擲裸金屬軟導線或拋擲金屬物使線路短路,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之前,應先將金屬線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拋擲,注意拋擲的一端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另外,拋擲者拋出線后,要迅速離開接地的金屬線8m以外或雙腿并攏站立,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在拋擲短路線時,應注意防止電弧傷人或斷線危及人員安全。不論是何級電壓線路上觸電,救護人員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要注意防止發(fā)生高處墜落的可能和再次觸及其它有電線路的可能。④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救護人員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緊跳躍地接近觸電者)前,不能接近斷線點至8~10m范圍內(nèi),防止跨步電壓傷人。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亦應迅速帶至8~10m以外后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jīng)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立即進行急救。
4.3 桿上營救 當桿上發(fā)生人身觸電事故時,如果不懂得如何營救,就會束手無策,延誤營救時間;如果營救方法不當,還會加重傷員病情。①搶救者在登高或登桿前,應作好準備,隨身帶好絕緣工具如絕緣手套、安全帶、腳扣及牢固的繩索,確認自身所涉環(huán)境內(nèi)無危險電源時,選好營救位置。一般來說,營救的最佳位置是高出受傷者約20cm,并面向傷員,作好自身保護,固定好安全皮帶,站穩(wěn)后,再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將傷員放下地面。②將觸電者扶臥在自己的安全皮帶上,首先判定意識、呼吸。如無意識、呼吸可用空心拳頭小指一側的肌肉部,在離心前區(qū)上方25~30厘米處向下用力叩擊心前區(qū)1~2次。叩擊1~2次后,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③有心跳但呼吸停止者,立即給予口對口吹氣,每5秒鐘吹氣一次。④聯(lián)系地面,迅速下放。下放前,先檢查繩索扣結,支架是否牢固。解開安全帶時不要弄錯。防止自己或觸電者從高空墜落。⑤下放前再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二次。桿上及地面人員分別掌握好下放繩索的速度和方位,將觸電者安全下放到地面進行心肺復蘇搶救。
營救方法主要是單人和雙人營救法。①單人營救法。首先在桿上安放繩索,如圖所示,然后用5分粗的繩子將傷員綁好,將繩的一端固定在桿上,固定時繩子要繞2~3圈,目的是增大下放時的摩擦力,以免將傷員突然放下,發(fā)生其它意外。繩子另一端綁在傷員的腋下,綁的方法是在腋下環(huán)繞一圈,打三個半靠結,繩頭塞進傷員腋旁的圈內(nèi),并壓緊,如圖所示。繩子的長度應為桿高的1.2~1.5倍。最后將傷員的腳扣和安全帶松開,再解開固定在電桿上的繩子,緩緩將傷員放下,如圖所示。
■
②雙人營救法。雙人營救的方法基本與單人營救法相同,即營救人員上桿后,將繩子的一端繞過橫擔,綁扎傷員的腋下,只是另一端由桿下人員握住緩緩下放,如圖所示,此外繩子要長一些,應為桿高的2.2~2.5倍。另外營救人員要協(xié)調(diào)一致,密切配合,防止桿上人員突然松手,桿下營救人沒有準備而發(fā)生意外。
5 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后現(xiàn)場的搶救方法
對需要救治的觸電者,按以下三種情況處理:①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fā)麻、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經(jīng)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y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yī)院。②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心臟跳動和呼吸,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速打120電話或送往醫(yī)院。如果發(fā)現(xiàn)觸電者呼吸困難、微弱,或發(fā)生痙攣,應隨時準備好當心臟跳動或呼吸停止時立即做進一步的搶救。③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并速打120電話。應當注意,急救要盡快地進行,不能等候醫(yī)生的到來。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如果觸電者呼吸停止,有心跳,立刻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觸電者心臟跳動停止,有呼吸,立即叩擊心前區(qū)1-2次如無搏動進行胸外按壓。
6 結束語
為了使觸電緊急救護培訓工作更有成效,應根據(jù)現(xiàn)場培訓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和修改,形成比較適合電力行業(yè)培訓要求的教材。培訓的內(nèi)容包括:觸電急救法、心肺復蘇法、創(chuàng)傷急救等。培訓中采用講授、操練、電化教學等方式,因地制宜、認真施教、耐心輔導、嚴格要求、嚴把考核關。使培訓過的學員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有正確操作技能,在觸電事故現(xiàn)場中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董露霖.觸電緊急救護的方法和步驟[J].勞動保護科學技術, 2000(06).
[2]朱如江.觸電急救必須堅持的原則[J].農(nóng)村電工,1996(02).
[3]劉喜和.電氣安全與觸電急救[J].價值工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