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看了一眼墻上的鐘,10點10分了,一秒不差,兩根針像張開的翅膀向上揚著。課間休息了。
她放下報紙,慢慢站起來,走進衛(wèi)生間方便了一下,一層層整理好衣服,系好褲子,然后洗手。她從來不用洗手液,只用藥皂。洗干凈后走進客廳,用茶壺里的涼開水和熱水瓶里的水,兌出一杯大概40度左右的溫水,喝掉。再然后走到門邊,貼著門縫兒,傾聽。今天氣溫有些低,防盜門微涼,不過耳朵原本很涼,還算和諧。
外面一點兒聲音也沒有,沒有上樓的聲音也沒有下樓的聲音。這個時間,本來就是他們單元最安靜的時間,上班的上班,上學(xué)的上學(xué),上幼兒園的上幼兒園,就是退休的,也聚到小區(qū)會所聊天打麻將去了。但是她很耐心,一動不動,繼續(xù)貼著門縫兒。按規(guī)律,這個時間,四樓那家的保姆小菊應(yīng)該買菜回來了。她買菜總是比別人晚,差不多9點半才出門。人家都是買了菜回來搞衛(wèi)生,她是反的。張淑英就這個問題質(zhì)詢過小菊,卻招來一個白眼兒。這孩子真不懂事,起碼的禮貌都沒有,要是擱她班上,她早就罰她抄課文搞衛(wèi)生了。
張淑英自己8點前就把菜買回來了,不然8點半怎么能按時上課?第一節(jié)課不準時了,后面的課都會亂。她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先去廚房把豆?jié){機的水放好電源插上,然后理床鋪,收拾屋子,刷牙洗臉,吃降壓藥。到7點,豆?jié){打好了,滾熱的,很香。她就開始吃早飯,一碗豆?jié){一個饅頭,就著花生醬。在女兒給她買的一大堆東西里,這個豆?jié){機是最受她寵愛的,其他什么足浴盆按摩器,她都不太用。每天晚上睡覺前,她就一把黃豆一把花生(或一把黃豆一把小米,一把黃豆一把玉米(米查)子)泡好,第二天早上加水插電源就行了,打出來的豆?jié){又香又濃又營養(yǎng)。再配一個他們小區(qū)門口的山東饅頭,很是愜意。7點半她出門買菜,把中午和晚上的菜都買好。8點回到家。燒一壺開水,灌一個暖瓶,剩下的就涼在壺里,以保證她隨時可以喝到30度到40度的溫開水。做好這一切,差不多就8點半了,上課。第一節(jié)課。
張淑英在門縫兒趴了兩分鐘后,果然從下面?zhèn)鱽砹隧懥恋哪_步聲,一聽就是穿了靴子的,篤、篤、篤,一步一個臺階,越來越響,直到靠近張淑英臉頰。百分之百是四樓的小菊。張淑英從貓眼兒一確認,沒錯。她立即將門拉開,朝著左右手都滿是袋子的小保姆說:
我說小菊呀,你能不能穿個輕便點兒的鞋呀?你這鞋走路也太響了,會影響大家休息的。小菊乜她一眼,不驚不詫地說,這大白天的,我影響誰休息了?然后繼續(xù)篤篤篤地往樓上走,連個笑臉都沒給她。
張淑英并不生氣,朝著小菊的背影說,你這孩子,就是喜歡趕時髦。其實那靴子穿著累人,也不好看。報紙上說,女人穿鞋以舒適為宜,太高或太低都對骨骼發(fā)育不好,尤其是你這個年齡。
小菊頭也不回,拾級而上。她每次路過張淑英門口,張淑英都要和她說兩句,很難躲過。她說的內(nèi)容總是讓小菊不快。比如昨天她就說她,買菜為什么不用籃子?你看看你每天都消耗四五個塑料袋,太不環(huán)保了。小菊要么頂嘴,要么干脆不理她。
張淑英看小菊上樓了,關(guān)上門,繼續(xù)把耳朵貼在門縫兒上。竟然從樓下傳來了汽車聲,誰家來人了?這個時間不是做客的時間啊。接著傳來單元門的開合聲,然后是腳步。這回很雜亂,很沉重,至少是三個人一起上來的。張淑英努力分辨,聽出來了:一定是三樓的方老。方老比她還年長10歲,已經(jīng)85了。前些日子住院,今天大概是出院回家了。她從貓眼兒確認,一眼看到了那個走在最前面的拿著大包小包的方老的老伴兒,其實是扶正了的保姆。
張淑英很是高興,這么大的事竟然讓她給碰上了。她從門后拿起掃把簸箕想假裝掃地,想想又放下,直接拉開了門,保姆后面,果然跟著方老和女兒女婿,女兒扶著方老,女婿在后面提著包。
張淑英說,方老出院啦?哦,慢點兒,可得慢點兒。咱們年紀大的人可不能摔著了。慢點兒。
方老已經(jīng)慢得不能再慢了,想快也快不了,所以張淑英純屬廢話,發(fā)個聲而已。方老努力朝她笑笑,算是回應(yīng)。前些年,居然有人把她介紹給方老,被她斷然拒絕了,雖然她很希望有個伴兒,可是這么大年齡的伴兒,拿來能干嗎?是一起散步,還是一起買菜做飯?可是沒想到,方老后來居然找了個比她小20的女人,其實就是把他們家保姆扶正了。方老的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好,直到前兩天拉肚子住院。
張淑英目送他們一家四口上樓,關(guān)上門。一看表,課間休息結(jié)束了,該上課了。她轉(zhuǎn)身回客廳,喝了兩口水,剛坐下,又聽到一陣很急促的腳步聲,跟機關(guān)槍一樣,噠噠噠地響起。什么人?什么事?今天這課間休息怎么這么熱鬧?她顧不上趴貓眼兒了,當(dāng)即拉開門,見一個人風(fēng)一樣從她門前一閃而過,看了她一眼,沖下樓去。那樓梯不是一級一級下的,是三級兩級蹦的。
很陌生的一張臉。會不會是送方老回家的司機?
張淑英把疑惑存在心里,按時打開電視,上第三節(jié)課。
張淑英是中學(xué)老師,20年前。她現(xiàn)在75歲,離開學(xué)校和講臺已經(jīng)20年40個學(xué)期了。但她還是在按當(dāng)老師的習(xí)慣過日子,每天的時間是以課時劃分的。
當(dāng)然,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是從兩年前老伴兒去世后開始的。老伴兒在世時,張淑英的時間簡直不夠用。老伴兒腦血栓導(dǎo)致偏癱,臥床好幾年。雖然請了個看護,但她依然忙忙碌碌??醋o24小時守著老伴兒,她就得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做三個人的飯跟做一個人的飯完全兩回事,另外還要給老伴兒熬中藥,做補品。就算有點兒空閑,也得給老伴兒讀讀報紙。兩年前老伴兒走了,她辭掉了護工,一個人過著極為簡單的生活。她原以為她會變得很輕松,卻沒想到極度不習(xí)慣,生活沒了支撐,心里空落落的,她常常從早上發(fā)呆到中午,人看著憔悴了,兒女們有些擔(dān)心。
張淑英一兒一女,女兒去美國留學(xué),就留在美國結(jié)婚成家了。兒子倒是在本市,但她不愿意跟兒媳婦住一起,也不是媳婦多不好,她就是見不得兒子一天到晚做家務(wù)。女兒雖然很孝順,每次回家都給她買一堆東西,還給她美元,但絲毫解決不了她的寂寞。
后來,還是兒媳婦提出個建議,讓她去老年大學(xué)。說自己的老爸去了老年大學(xué)后心情好多了。張淑英就去報名。哪想到現(xiàn)如今的老年大學(xué)跟幼兒園一樣俏,很難進了。附近兩個都滿員了,尤其是書畫班詩詞班這樣的,更是緊俏。而跳舞班合唱班之類的她又不想去。張淑英本來也是懶心無腸的,去報名完全是為了應(yīng)付媳婦,但偏偏遇到了小區(qū)里一個她根本看不上的女人,那女人退休前是一個廠子工會的,現(xiàn)在竟然成了書畫班的骨干,那兩筆臭字還參加了社區(qū)書畫展。見張淑英來報名,還打官腔說,抱歉,沒有名額了,你下學(xué)期再來看看吧。
張淑英一氣之下,決定自己在家上老年大學(xué),不就是練字嗎,不就是看書嗎,不就是聽講座嗎,不就是寫打油詩嗎?有什么不得了的。我自己給自己當(dāng)老師,我自己給自己當(dāng)學(xué)生。
張淑英一回到家就先排了課表。排課表這樣的事對她來說真是小菜一碟。排好以后寫在小黑板上,擱在客廳里。有人來一進門就能看到。你別說,生活還真的充實了,每個小時都被安排上了。
早上的買菜和打掃衛(wèi)生,被寫成早自習(xí)。早自習(xí)也是很有必要的。8點半正式上課。8點30到9點10分,是第一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是練書法,臨帖數(shù)張。目標(biāo)是,今年國慶節(jié)參加社區(qū)書畫展。然后課間休息20分鐘,主要用來做游戲。9點30到10點10分是第二節(jié)課,內(nèi)容是看報紙雜志和書。她訂了兩份報紙,市晚報和老年報,兩份雜志,《家庭醫(yī)生》和《中學(xué)語文教育》;書就多了,有詩詞方面的,書法方面的,還有歷史方面的。又課間休息20分鐘,還是做游戲。10點半到11點10分,上第三節(jié)課,內(nèi)容是看電視。本地教育臺在那個時間正好講古典詩詞,她很喜歡聽;有時她也會看看法制頻道,增長些社會經(jīng)驗。再課間休息20分鐘,還是做游戲。11點半,做飯。12點,開飯,然后午休。
這里需要加個注釋,所謂課間休息做游戲,就是趴門縫兒判斷往來的腳步聲。她玩兒了一年多,現(xiàn)在準確率已經(jīng)達到百分之八十了。遇到可以說兩句話的,她一定會找個由頭打開門,跟那個腳步聲聊幾句。遇到耐心的主兒,她可以聊到上課為止。所以這個游戲?qū)λ齺碚f是必須的,就跟孩子們上一節(jié)課后必須休息一樣,否則下節(jié)課沒法上。
這是上午。午飯和午休就不細說了。下午兩點起床,吃降壓藥,燒開水(張淑英是堅決不用凈水器燒水的,而是用水壺?zé)噙M暖瓶里),上午一瓶,下午一瓶,晚上一瓶,絕對新鮮。這就好比張淑英堅決不用手機一樣。她認為生活中總得堅持一些原則,不然多沒勁兒。
下午兩點半上課。
第一節(jié)是正課,寫作。這個課有兩大內(nèi)容。第一大內(nèi)容當(dāng)然是寫詩,她自修的可是老年大學(xué)詩詞班。她要求自己每周寫一首詩,長短不限,選出滿意的,就寄給老年報(目前尚無發(fā)表);第二大內(nèi)容是寫信,不是寫給女兒,也不是寫給朋友或者學(xué)生,而是寫給報社的編輯或雜志社的主編或者電視臺領(lǐng)導(dǎo),對他們存在的問題(即被她發(fā)現(xiàn)的)進行批評建議。比如,報紙或雜志上的錯別字,或者電視臺播音員念錯的字,或者某個節(jié)目格調(diào)不高,某個訪談嘉賓觀點是錯誤的。
所以這節(jié)課是重點課(常常被拖堂),必須放在下午午休起來,那個時候她腦子最清楚。到3點半,信寫完了,她便出門去寄信,同時在小區(qū)里走走看看(視察社情),用時40分鐘。這可不是閑逛,是被她作為“社會實踐課”寫在課表里的。
一般來說,張淑英都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某家遛狗時沒拴鏈子,嚇到老人了(含她自己);更或者,狗狗拉了 主人不撿,讓路人(含她自己)一腳踩上。一般來說,她會立即對狗主人提出批評。如果狗主人接受了,她便作罷;如果不接受,她馬上去物業(yè)委員會告狀(反映情況)。小區(qū)管委會為此多次張貼告示,希望狗主人遛狗時做到兩點,一是拴鏈子,二是撿狗屎。甚至還在告示中威脅說,再發(fā)現(xiàn)狗屎就要公布視頻了。但仍有很多“素質(zhì)差沒修養(yǎng)”(張淑英評語)的住戶充耳不聞,我行我素。張淑英對此特別氣憤,一旦遇上,肯定是嚴厲批評。先語重心長,苦口婆心,后上綱上線,猛烈抨擊。因為這個,一些狗主人背后罵她多管閑事,但大多數(shù)不養(yǎng)狗的住戶對她的行為還是贊賞的,不敢當(dāng)面表揚,也會在私底下給她伸個大拇指。
除了狗狗,她也會查找出其他問題。比如垃圾沒分類,新種的樹不成行,草坪該澆水了,墻上有垃圾廣告,某家午休時敲得叮當(dāng)響……總之,她每天都會到小區(qū)管委會反映情況。小區(qū)管委會的人對她又愛又恨,要么老遠就打招呼,張老師,最近沒去教育局開會嗎?岔開話題。要么就躲進廁所里。不是他們聽不得批評,而是很怕她翻來覆去的批評,她一般都要說四到五遍,完全是當(dāng)年講課的模式:第一遍泛讀,第二遍復(fù)讀,第三遍講重點,第四遍歸納中心思想,第五遍提出思考題要對方回答……沒考試就算不錯了。
張淑英絲毫不在意大家對她的態(tài)度。學(xué)生不喜歡被教育,難道我們就放棄教育嗎?不可能的。再說人都是有愛好的,有的人喜歡養(yǎng)花種草,有的人喜歡釣魚,有的人喜歡拍照,有的人喜歡打麻將,張淑英喜歡好為人師,有什么不可以。
當(dāng)然偶爾也會有些不同。比如星期五的第二節(jié)課間休息時間,她會給遠在美國的女兒打個電話,他們那里正好是晚上。又比如星期一的下午她不寫信,而是去她曾經(jīng)教書的學(xué)校門口轉(zhuǎn)轉(zhuǎn),有時走進去看看櫥窗什么的。還比如周末,她會參加社區(qū)活動,座談會什么的。有時候也去兒子家做客,看看她的乖孫。
這天下午張淑英寄了信,照常在小區(qū)視察社情。她很想遇見幾個人,聊聊她今天寫信的內(nèi)容。今天的內(nèi)容非常有意思,上午看電視時,她竟然發(fā)現(xiàn)堂堂的教育頻道的老師,出了三次錯。一次用美輪美奐來形容夜景,美輪美奐這個詞,是用來形容高大華麗的建筑的。輪,在這里是高大的意思;奐,是眾多的意思。她當(dāng)老師時,曾反復(fù)給同學(xué)們講過,怎么可以用來形容夜景?還有,她竟然把秩序念成“次”序,把自怨自艾(義),念成自怨自艾(愛)。這個實在太不應(yīng)該了,你是老師啊。一節(jié)課發(fā)生三次錯誤,這個老師該下崗了。
這封信讓張淑英很有成就感,真想遇到一兩個文化高點兒的鄰居說道說道。但她敏感地發(fā)現(xiàn),今天小區(qū)的氣氛與往日不同,一些小區(qū)住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嘁嘁喳喳議論紛紛。
一定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張淑英選了一個她熟悉的人堆兒湊了上去。有回他們小區(qū)一個男人和小三兒在床上被老婆抓了個現(xiàn)行,那老婆拿把菜刀從屋里攆將出來,大中午的,上演了雞飛狗跳的一幕,讓小區(qū)群情激奮,三三兩兩扎堆兒,持續(xù)了很多天。
張淑英走過去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6號樓三單元,就是6號樓。
她就住在6號樓三單元啊。他們單元出什么事了?她怎么一點兒不知道?她顧不上矜持,扳過那個人的肩膀就問:怎么了,我們6號樓三單元怎么了?
說話的那個女人一看是張淑英,更加來勁兒地說,你不知道啊,你們樓上有一家被偷了!剛才警察來了!
???是哪家?什么時候?我怎么不知道?偷了啥?張淑英發(fā)出一連串的追問。
女人說,我不認識那家人。好像就是你們七樓頂層的那家。他們說小偷兒是順著水管子從上面下來的,從廚房窗戶翻進去的。據(jù)說光是現(xiàn)金就偷了好幾萬。
一個牽著狗的女人插話說,我聽說不是現(xiàn)金,是名煙名酒,價值好幾萬。
張淑英問,什么時候,什么時候偷的?
牽狗的女人說,昨天夜里吧。
領(lǐng)講的女人說,哪里啊,是今天早上,那家人中午下班發(fā)現(xiàn)的,馬上就報案了。
牽狗的女人說,不會吧,我聽說是昨天夜里。那小偷還在客廳擺了把菜刀,預(yù)備著萬一主人醒了就動刀。
哇,好嚇人。人們一片驚呼。
根本不是。另一個人插嘴說,那家主人根本就不住這兒,他們今天是回來拿東西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被偷的。
張淑英有些暈,大概血壓升上來了。這樣的事,驚天動地的大事,竟然就發(fā)生在她的頭頂上,她竟然絲毫不知。她忽然想起了上午那個急促的腳步聲,想起了那個風(fēng)一樣從她眼前掠過的人影,那張陌生的臉。天,會不會是他?
這時張淑英一眼瞥見腳底下的狗狗拉了 。她還沒來得及說什么,牽狗的女人說,哎呀張老師,警察沒找你了解情況嗎?聽說警察在你們單元一家一家走訪呢。
張淑英轉(zhuǎn)身就走,她想,可不能耽誤了。
張淑英倒了兩杯白開水,端到兩個警察面前,熱情地說,這是我今天新燒的水。從健康角度說,喝白開水是最好的,比什么飲料都好,比茶和咖啡都好。這水我是滾了5分鐘才關(guān)火的,報紙上說,滾5分鐘后水的營養(yǎng)達到極致,可稱為太極水,非常有利健康。
兩個警察客氣地說了謝謝,將杯子放在一邊。
張淑英馬上說,我的杯子很干凈,消過毒的,比紙杯好多了。報上說,很多紙杯在制作過程中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化學(xué)物品,遠不如用瓷杯好。
兩個警察只好端起來喝了一口。
本來警察是想站在門口問問情況的,但張淑英堅持要他們進來坐下談,說她要講的情況不是三句兩句能說清楚的。他們只好進來了。
張淑英正襟危坐,很認真地說,警察同志,你們不來找我,我也會去找你們的。幫助警察破案是每個公民的義務(wù),對吧?
兩個警察點頭,其中一個年長的說,當(dāng)然了張大媽,我們非常需要群眾的支持。
張淑英說,不要叫我張大媽,叫我張老師。我當(dāng)了35年的老師,從20歲當(dāng)?shù)?5歲。我的學(xué)生都有當(dāng)廳長的了,還有當(dāng)教授的。
年長的警察說,好的張老師。請您說一下您知道的情況。
張淑英說,是這樣的,今天上午10點10分到10點20分,我們家門口前后響過三次腳步聲。第一次是四樓的小菊,做家政的;第二次是五樓的方老和女兒女婿,出院回來,我對他們都非常熟悉了……
年輕的那個警察有些性急,想打斷她,張老師你……
張淑英說,你不要急,聽我慢慢講。到10點29或者10點30分的時候,我又聽到一陣非常陌生非常急促的腳步聲從樓上跑下去,我很警惕,就打開門看,只見一個小伙子飛快地從我門前跑過,沖下樓去了。這個人,我認為很可疑。
年輕的那個警察問,他大概什么樣子?
張淑英說,太快了,我沒看清,反正就是20多歲一個男的。重點是他跑的速度非??臁?/p>
年長的問,身高呢?胖瘦呢?
張淑英說,個子不太高,肯定比我兒子矮些,也比我兒子瘦。重點是我從來沒見過他,很陌生,很可疑。
年輕的問,你兒子多高?
張淑英說,我兒子?你站起來我看一下……嗯,比你高一點。
年輕的又問,張老師,您怎么會把時間記那么清楚呢?
張淑英說,因為那個時間正好是我課間休息時間,我10點10分休息的,休息到10點半,正準備上第三節(jié)課呢,所以我知道不是10點30分就是10點29分??隙]錯。
兩個警察面面相覷,不知她說的是什么課。但也沒追問。年長的警察抬了抬下頜,年輕的那位就摸了張名片給張淑英,說,張老師,你如果想起了什么,再給我們打電話。
張淑英很莊重地接過名片,戴上眼鏡細細看了一下,很高興地說,噢,原來你也姓張啊。好的,張警官,等我想起了什么,就給你打電話。
警察走后,張淑英草草地打發(fā)了晚飯,沒去院里散步,而是爬上了七樓,想看看“案發(fā)現(xiàn)場”。果然是左邊這家,門鎖著,門口貼了黃顏色的封條。張淑英喘勻了氣,下樓,她怕遇見右邊這家。
一路下來她才發(fā)現(xiàn),三四五六層好幾家都像是沒人住的樣子,冷冷清清的,門口連個垃圾袋都沒有。他們這個樓,或者說他們這個小區(qū),是由廠宿舍改建的,原先就叫360家屬院?,F(xiàn)在叫萬和苑小區(qū)純屬趕時髦。其實里面住的仍是廠里的退休老頭兒和退休大媽(那些有實力的中青年家庭都搬到新建的漂亮小區(qū)去了)。七樓被盜的這家,原來也是他們廠的老職工,前幾年去世后房子留給他們的兒子,兒子在外面買了房子就把這套賣了。但張淑英幾乎沒見過這家的主人,也沒見他們裝修過。不知他們買下這房子干什么。
張淑英走到四樓,偏偏遇見小菊出門倒垃圾。小菊大驚小怪地說,張奶奶你找誰?。繌埵缬]好氣地說,不找誰。(說了多少次了,叫張老師,非要叫什么張奶奶?。┬【展砭`地說,我知道,你肯定去七樓了。警察早就走嘍。張淑英說,我又不找警察,警察下午專門上我家問過情況了。小菊說,警察也問了我情況的。張淑英說,怎么,你也有線索?小菊說,我也不知道算不算線索。前些天晚上,我好幾次看到有人往七樓上送東西,一箱一箱的。張淑英說,你怎么知道是上七樓?小菊說,反正不是五樓六樓的。張淑英說,那也不能算線索。人家往家拿東西,又不是往外拿東西。我跟你說,我可是看到了那個賊的,跑得飛快。
小菊很驚訝,有些崇拜地盯著張淑英,真的?什么時候?
張淑英說,這個嘛,破案之前我不能說。
一老一少難得聊了幾句,之后張淑英去散步,小菊去倒垃圾。還是分道揚鑣了。
第二天一早吃過飯,張淑英就拿起電話,戴上眼鏡,照著名片上的號碼打了過去。
張警官嗎?我是張老師,對對,就是昨天你來我家問過情況的那個張老師。對對。是這樣的,我又想起一些情況了,需要和你談?wù)劇娫捓镎f不方便,我認為還是應(yīng)該面談。好,我在家等你。
第一節(jié)課第二節(jié)課,張淑英都是混過去的。她現(xiàn)在充分理解那些上課不專心的學(xué)生了,一定是心里裝了太多的事,靜不下來。一直等到11點半張淑英準備做午飯了,張警官也沒來。
張淑英只好去準備午飯。她的午飯很簡單,就是把頭天的剩飯剩菜倒在一起煮煮就行了,即所謂的燴飯。但張淑英忽然想,萬一她剛端起碗張警官就來了怎么辦?她決定改吃速凍餃子。這樣的話,張警官正好進來,也可以給他煮一碗。
果然不出所料,張警官11點50才敲門,說是剛從他們小區(qū)社委會過來。張淑英立即邀請張警官吃餃子。張警官說他還要趕回警隊去匯報情況,張淑英說再忙不也得吃午飯嗎?你在我這里一邊吃飯一邊了解情況,一舉兩得嘛。張警官說不過張老師,只好答應(yīng)。張淑英說,我給你下30個?張淑英使用的是疑問句,張警官卻當(dāng)成了陳述句,很隨意地點點頭,他在看墻上的照片。
一袋餃子總共36個,張淑英自己吃10個,張警官如果吃30個就不夠了。她有些后悔,不該問的,直接端26個給他就是了。沒想到這么瘦個孩子,胃口這么大。這下好,只有自己少吃了。
很快,餃子上桌。二張一邊吃餃子一邊談情況,很像電影里的情節(jié)——要是張淑英穿上英姿颯爽的警服就更好了。
張警官說,這個案子的情況很復(fù)雜,越深入了解越復(fù)雜。
張淑英說,能有多復(fù)雜,不就是小偷偷東西嗎?
張警官沒往下說,反過來問,張老師你早上說新想起的重要細節(jié)是什么?
張淑英說,哦,我想起那個人穿的衣服了,是一件土黃色的夾克,而且,他還背了一個背囊。
張警官放下筷子,拿出本子記:背囊是什么樣子?戴帽子沒有?頭發(fā)有多長?褲子呢?鞋呢?越詳細越好。
張淑英一概搖頭:不記得了。他一下子就過去了,我哪里來得及看仔細。重點是,他跑得飛快,好像有人追他一樣。而且,他的神色很慌張,一看就是干了壞事的。
張警官說,現(xiàn)在我們還不能確定你看到的就是嫌疑人。但我們不會放過任何線索的。
張淑英感覺很好,張警官說的話和電視里那些警察很像。只恨自己不能提供出更多的情況給他。張警官囫圇吞棗地咽下幾個餃子,遠遠不到30個,就要告辭了。張淑英說,你這孩子,怎么吃那么少?。吭俪詢蓚€。張警官說,夠了夠了。張淑英說,看看你這身板,怎么和歹徒作斗爭?太單薄了。張警官一邊擺手一邊說,張老師你也太簡樸了,午飯就吃凍餃子。張淑英說,凍餃子很好的,報紙上說,大型食品公司做凍餃子都是選最好的豬肉,而且一包好就速凍,一點兒細菌都沒有,比自家的還干凈。張警官說,是嗎?我第一次知道。說完又吃了一個。
臨出門時張警官問,張老師你就一個人生活嗎?
張淑英連忙說,我喜歡一個人,我兒子一直讓我去他家住呢,我不樂意。一個人多自在。
張警官說,我的意思是,你還是要注意安全,有陌生人時不要輕易開門。
張淑英連連點頭,說,我知道的,我有警惕性的。
接下來的兩天,張淑英又給張警官打過三次電話。一次是說,她想起那個人背囊的顏色了,是黑色的;一次是說,她想起那個背囊鼓鼓囊囊的,肯定裝了不少東西;還有一次是說,那個人戴了帽子的,也是土黃色。
張警官雖然每次都說了謝謝,但語氣已有些不耐煩了。最后一次她話還沒講完,他就擱電話了。
張淑英覺得自己這么認真地協(xié)助警察破案,應(yīng)該受到熱情贊揚才是,怎么能不耐煩呢?她感到很委屈,無人可說,只好給兒子打電話。前些日子她一直在生兒子的氣,兒子從不主動給她打電話,她一打過去兒子就說,啊,我正要給你打呢。張淑英賭氣不打了,看兒子什么時候打。但今天情況特殊,她憋不住了。
沒想到電話打過去,剛說一半就被兒子好一頓數(shù)落。兒子說,你怎么能聽見陌生腳步就開門?多危險!以后無論什么情況,都要看清楚情況才開門。就你這樣還協(xié)助破案?不要添亂就謝天謝地了。
兒子跟她說話歷來是很不客氣的,她已經(jīng)習(xí)慣了。所以她不管他怎么數(shù)落,她照舊把和警察的幾次對話重復(fù)給他聽。講著講著,張淑英忽然又想起一個細節(jié)來:她記起那個人穿的鞋了!是平底的帆布鞋!最重要的是,鞋口一圈兒是紅色的,鞋帶也是紅色的,很刺眼,當(dāng)時她還覺得有點兒怪。瞧自己這記性,怎么現(xiàn)在才想起來。多重要的細節(jié)啊!太重要的了,穿紅鞋的男孩子一定不多。
她連忙結(jié)束跟兒子的電話,再打給張警官。但張警官的電話卻打不通,總是占線,總是占線。她急死了,決定直接去找他。
張淑英照著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他們街道派出所。她還從來沒進過派出所,有些不知如何邁步。這時一個女警官看到了她,問,大媽您找誰?張淑英顧不上糾正她叫張老師了,急促地說,我找張警官,我有重要情況跟他說。女警官馬上笑瞇瞇地說,您就是張老師吧?
張淑英很驚訝。正在這時張警官進來了,看到她也很驚訝。張淑英說,張警官,我又想起一個重要細節(jié),非常重要……
張警官打斷她的話說,張老師,這個案子我們已經(jīng)破了。
張淑英大吃一驚:啊,你們抓到那個賊了?
張警官說,我們抓到嫌犯了,但不是你說的那個人。
張淑英大聲說,怎么可能不是他呢?我明明看見他慌慌張張?zhí)优艿?,還背著一口袋東西。
旁邊幾個警察都笑了。
張警官也笑,然后和藹地說,你說的那個人我們已經(jīng)查清楚了,他是個送快遞的。
張淑英一下泄了氣。搞了半天是送快遞的。真是鄰人偷斧了。
張警官用紙杯給張淑英倒了杯水,解釋說,他們沒有其他杯子,也只有凈水器燒的水,請她將就了。也許他看張淑英走得氣喘吁吁,有些不忍,便讓張淑英坐下,給她講了案情。
原來買下七樓房子的,是個很有權(quán)的官兒,總有人給他送煙送酒送各種好東西,光是金絲楠木烏木就有好幾坨。家里根本放不下,于是就買了他們七樓的房子當(dāng)倉庫。天長日久,他司機起了貪心,便配了把鑰匙,讓他的同伙來偷。所以不是翻窗戶進去的也不是撬鎖進去的(他的窗戶全部安了柵欄,防盜門也是很先進的),而是大搖大擺開門進去的,每天晚上都偷偷運走一些。直到案發(fā)那天,女主人親自上門點驗物品,才發(fā)現(xiàn)少了很多東西,尤其少了一條重要的煙(送煙的那位事后才告訴她煙盒里裝的是人民幣)。女主人一看那條煙不在了,還少了那么多茅臺五糧液,當(dāng)即就炸了,馬上報案,據(jù)說事后被她官人好一頓臭罵。但是罵晚了,官人已被雙規(guī)。
張淑英聽完半天緩不過勁兒來。默默坐了一會兒,就走了。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有點兒像逃課的學(xué)生。后來肚子餓了,就進了一家小館子,破天荒地點了菜吃了飯。
差不多中午一點了,張淑英才回家。走到六號樓三單元門口,見一個人蹲在那兒抽煙。張淑英發(fā)誓不再管閑事,不想那人卻站起來朝她喊開了:
媽,你上哪兒去了?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
原來是兒子。
張淑英說,沒上哪兒,在外面走了走。
兒子說,在外面走了走?你倒是說得輕巧哈,你知道幾點了嗎?你知道你出去多長時間了嗎?
張淑英有些理虧,弱弱地說,我能有什么事么?不就是出去了一下么?我一天到晚一個人在家,悶得慌。
三個多小時啊我的娘親,你出去了三個多小時!
兒子跟在她屁股后面,一邊上樓梯一邊繼續(xù)數(shù)落說,你知不知道你女兒都要急瘋了?國際長途一個接一個打,我要不攔著,她就去買機票了。叫你用手機你偏不用,害得我開了一半的會跑出來,還砸了半天門……你女兒說那個時間你無論如何都該在家的,那是你的正課時間,那么長時間不在肯定出事了……我算是服你們娘兒倆了,一個比一個驚心動魄……
張淑英見兒子女兒這么急,本來是有些感動的。但兒子沒完沒了的數(shù)落嘲諷讓她生氣了。她大聲說,我曠課了!不行嗎?我今天曠一天的課!明天我還曠!那些人壞事做盡,就不興我曠個課?你不滿意你就處分,有本事你把我雙規(guī)!
兒子傻了。他聽出母親最后幾句話里有一絲哽咽。
作者簡介:
裘山山,女,1958年5月出生,祖籍浙江省。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委員,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成都軍區(qū)一級創(chuàng)作員。1976年入伍,1978年發(fā)表小說、散文。曾任部隊文化教員,文學(xué)刊物主編等,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全國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魯迅文學(xué)獎。并有部分作品被翻譯為英文、日文和韓文?,F(xiàn)為成都軍區(qū)《西南軍事文學(xué)》主編。著有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樹》,小說集《裘山山小說精選》及長篇小說《當(dāng)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