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衛(wèi)剛
在大眾傳播媒介快速現(xiàn)代化的當今社會,人們辦事追求效率,招工面談,貿易洽談,學術交流,即席演講……口語交際代替了部分書面交際。隨著新生代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更要求人們必須使用最簡潔、最精確的語言來與計算機對話,否則機器將無法按指令行為。由此我們可以說,擁有"說"力已成為時代急迫需要的能力之一。從此中意義上言,作為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中學語文教育,理所當然地應該加強對學生"說"力的培養(yǎng),這也正是語文教學大綱反復強調的要求。應該承認,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們并沒有疏忽對學生進行"說"力培養(yǎng):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或在課前進行三分鐘(也有五分鐘)演講,或利用課外時間帶領學生參加科技咨詢、調查研究、訪問人物等活動,有時還通過舉行演講比賽、故事會、經(jīng)驗交流會等等方式來培養(yǎng)"說"力。然而,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尷尬的場面:有些學生在進行課堂討論或正式場合上往往"緘口不言";有的人未語,臉已紅,"羞"于啟口;有的雖能說上幾句,卻語無倫次……這些尷尬的場面恰恰說明學生依舊缺少"說"力。導致學生"說"力欠缺的原因眾多,但我認為其中之一是我們雖已注意"說"力的重要卻還沒有十分注意要靠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說"力。
"說"是人的內在思想、品德、文化、才華的外現(xiàn)。歷史上蘇張憑三寸之舌,合縱連橫,在七國間風云際會,出將入相;孔明扁舟一葉,橫江而來,舌戰(zhàn)群儒,聯(lián)吳抗曹,火燒赤壁,輝煌史冊。今日南大、復旦的青年才俊,口才蓋世,言壓群芳,在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上揚中華風采,誰不為之傾倒?這就是"說"的魅力!"說"離不開高雅的談吐儀態(tài),離不開幽默的語言,離不開嚴謹?shù)闹v話邏輯,離不開得體的語調表情,培養(yǎng)"說"力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培養(yǎng)"說"力的方法,不難發(fā)現(xiàn)存在著一些不如意處:通過課堂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說"力的常見方法,可以說是"鼓勵學生舉手發(fā)言"。然而學生發(fā)言的時間畢竟有限,短短的幾句話構不成完整的篇章;發(fā)言面不廣,有相當多的學生在一堂課內沒有"講一句話"。另外,提問有時比較簡單,學生一般不必作分析概括。因此,從嚴格角度說,通過"舉手發(fā)言"來培養(yǎng)"說"力,效果不會理想。再說"三分鐘演講"或"五分鐘演講",由于是"課前的",因而一般只允許一堂課只能讓一位學生上臺來演講。學生精心寫好手稿,教師有時還給與幫助--潤色。手稿寫得很有藝術,然而,學生上臺時展露的"說"力比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來,顯然要遜色:或是宣讀手稿,或是背誦手稿,……少了些演講的真"味"兒。如此少的訓練次數(shù),再加上沒有全面掌握"說"的技巧,其效果也不會理想。至于課外的一些活動,由于各種原因所致成了一種流于形式的點綴……
要系統(tǒng)科學地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說"力,我認為,在現(xiàn)在開設閱讀課、作文課的同時,不能忘了開設"說"課。假如一周內有五節(jié)語文課的話,起碼要設置一節(jié)"說"課:
一、在"說"課上,可憑借視聽電子設備,或通過教師的示范,有系統(tǒng)地來全面展開對學生"說"力的訓練:要使用普通話,字正腔圓,口齒清楚,輕重合宜,詳略得當;有實在的內容和清晰的觀點,不說空話,假話;意思集中明確,前后一貫,有條理,不松散不離題;語句完整,有變化,不呆板;要適當?shù)剌o之以身體語言,如表情、手勢等,以加強口語效果;能在限定時間內實現(xiàn)說話要求,并了解交際中必要的語言規(guī)范等等。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科學地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說"力:
1、學生都喜歡聽名人故事,對那些表現(xiàn)名人口才的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借講故事這樣的"說"課情境,讓學生了解名人的好口才及他們的智慧才能,以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變"要我說"為"我要說"。
2、利用"說"課,模擬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進行訓練,諸如生活中選購商品,解決同學之間糾紛,追"星"熱的是非等等,這些均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有說的內容且能說出見解,可變"我要說"為"我愛說"。
3、"說"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只有在各種各樣具體的情境里多說多練,才能使其思維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發(fā)揮,"說"力才得以加強。設置"說"課就能在時間上來保障實踐的開展,使每一次實踐都能獲得明顯的訓練效果,促使學生由"我愛說"變?yōu)?我會說"。
或許,有些同志會說,設置"說"課不是在肢解"語文"課嗎?否!設置"說"課是"語文"課的另一形式。設置"說"課,的確是以培養(yǎng)學生"說"力為目標,但它對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說"說"確是果,卻要經(jīng)過一番勤奮的澆灌:從發(fā)音練習到詞匯積累,從語言修養(yǎng)到文化積累,從知識鋪墊到道德涵養(yǎng),從表達技巧到人格完善,只有每一步都扎扎實實,才有"說"才的花香果碩,以至從一個方面 加速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朱德熙曾說:"我們從小就說漢語,說得很純熟,很自然。這就是感性知識。對于寫文章來說,這種感性知識是起決定作用的。我們會作文,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會說話。"他又說:"作文和說話是一回事??诶镎f的是話,寫下來的是'文'文章不過是'書面的說話'。"這多么鮮明地道出了培養(yǎng)"說"力對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作用。
總之,為了學生的素質發(fā)展,為了他們的未來,請多多關注"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