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任何人都會面對材料的選擇。雕塑家羅丹曾經(jīng)說過:什么叫做雕塑?雕塑就是把沒有用的石頭砍下去。實際上,作文一樣,也是把沒有用的材料砍下去,留下那些有用的材料,就是作文了。
三年級,有一次老師要求學生寫寫自己的爸爸。一般而言,寫媽媽好寫一點,寫媽媽的愛和關心呀,都容易找到材料。寫爸爸,難了一些。寫爸爸什么呢?爸爸一般比媽媽嚴厲,和孩子的接觸也比媽媽少,怎么寫呢?
肖鐵回家問我。我說:“你先別忙著寫,先想想你覺得爸爸都有什么事情可以寫。這事情要不就是有意義的,要不就是有意思的,總之,要寫對你有比較深一點印象的,而且是和你有關系的,不要寫那些和你沒關系的事情。”
他想了想,羅列了許多。我說:“事情夠多了,你有的可寫了,但都寫上去,作文就顯得臃腫了?!?/p>
“我知道材料太多,你幫選選吧?!毙よF說。我說:“還是你自己選最好,要知道梨的滋味還得自己去嘗。不過,我可以教你選材料的方法。”
他問:“什么方法?”
很簡單,要我說,你記住這樣四點就行:一是你覺得什么最重要,就留著。二是你覺得什么最生動,就留著。三是你覺得什么事情彼此有些聯(lián)系的,就留著。最后,千萬別貪多,最好別超過三四件。
于是,他留下了他寫的這樣四件事情:小時候,爸爸忙的時候纏著爸爸玩;爸爸寫作采訪時的辛苦;數(shù)學馬虎,爸爸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嚴厲批評;6歲生日時爸爸買的蛋糕。雖然,還是顯得多了一點,但對于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是不容易的選擇了。
[附]
爸爸 肖鐵
我的爸爸是一位作家。我很愛他,但有時也怕他。
當我還是嬰兒,肚子餓了或尿尿了,只會哇哇大哭的時候,我就看見爸爸在寫文章。我纏著爸爸玩,他就一手抱著我,一手寫東西,畫著紙上那些我不認識的小東西,我漸漸睡著了。晚上,我睡覺前看到爸爸還在寫作,想和爸爸一塊兒睡,就等爸爸,可只等了一會兒,我就不知不覺地先睡著了。
等我長大了,知道爸爸寫東西很累,就不再纏爸爸跟我玩。一次,盛夏里爸爸為了寫一篇關于中學生的文章,要去好幾個地方采訪。正是三伏天,天氣很熱,小花被太陽曬彎了;瀝青馬路都曬軟了;太陽曬得大地像要冒煙似的。爸爸本可以買根冰棒或一瓶汽水涼快涼快,但他沒買,而是繼續(xù)趕路,臉被曬得紅紅的,滿頭大汗,襯衣都濕透了。當火紅的晚霞染紅了天邊時,爸爸才回來。我沖了杯涼茶剛要給爸爸,看見爸爸又坐在寫字臺前寫起來。
從小爸爸就嚴格要求我。有一次,我做錯了一道算術題,都是因為我不認真。爸爸說:“學習一定不能馬虎,現(xiàn)在你錯了一個數(shù),老師扣了你9分。如果是科學家出了錯,就可能出人命,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就因為出了一點點小錯,就機毀人亡!克服馬虎的毛病,一定要認真檢查……”批評得我哭了。
爸爸很疼我。我過6歲生日時,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大蛋糕,可沒想到因為蛋糕太甜,我的牙病又犯了,臉一下子腫起來。爸爸趕快抱著我去醫(yī)院。一邊抱著我走,爸爸還不住地對我說:“唉,都怪我,不應該給你買這個蛋糕!”我摟著爸爸的脖子,吻了他一下說:“別說了,爸爸,我愛你。”
(選自肖復興《我教兒子學作文》,廣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