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錕
東漢時期的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贏得了眾人的喝彩,而且顯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這個故事流傳千古,家喻戶曉。
年少的曹沖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才智,所以人們送給他神童的稱號。他總是能用巧妙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有一次,孫權(quán)送來一只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用盡辦法,這只珍禽就是不鳴不舞,眾大臣都無計可施。這時,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搬出一面大鏡子,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在鏡子中看到同類,以為有對手要和它打斗,立刻舞蹈起來。
歷史上像曹沖這樣的聰慧少年還有很多,下面為同學們講兩個故事。
諸葛瑾之驢
三國時期的諸葛恪非常機智聰明。他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quán)大宴群臣,叫人牽來一頭驢,驢頭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諸葛瑾”三個字??吹竭@情景,在場的人哄堂大笑,弄得諸葛瑾很難堪。諸葛恪靈機一動,立即出來跪在孫權(quán)面前說:“小臣請筆,能不能在紙條上添加兩個字?”孫權(quán)想知道他要寫什么字,就說:“好吧!”諸葛恪就在“諸葛瑾”三個字下面添了兩個字:之驢。這樣,字條上的字就成了“諸葛瑾之驢?!敝T葛恪這靈機一動,不僅挽回了父親的顏面,而且白白牽走了孫權(quán)一頭驢。
路邊李苦
西晉名士王戎,十分聰慧。他七歲那年,有一天和朋友們玩耍時看到路邊樹上的李子熟了,飽滿的果實壓折了枝條?;锇閭兛匆娏耍R上跑過去想摘李子吃,只有王戎站在一邊沒有動。朋友們問他:“你不想摘李子吃嗎?”王戎回答:“李樹種在路邊,過往的行人很多,如果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早就被人摘光了嗎?”伙伴們不信,摘下幾個嘗了嘗,果然如此。王戎小小年紀,就能細心觀察生活,分析、總結(jié)看到的現(xiàn)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智慧。
小朋友們,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還認識了一位聰明的少年,他就是司馬光。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將掉進水缸的伙伴救出來的嗎?( )
A.把水缸砸碎 B.跳入水中救人 C.向大人呼救
(答案在本期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