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蓮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筆者嘗試從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備課要有效
提高備課的有效性,要做好4個方面:①強調(diào)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考慮,實現(xiàn)課程的總體目標。②突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首先是教材資源的開發(fā),教師要抓住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設計與學生學習相適應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的開發(fā),教師要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lián)系,把學生的學習融進生活中。③注重教學生成,巧妙設計學習活動。④精心設計練習。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練習,突出“新”“趣”“實”的特點。
二、板書要有效
板書是隨著課堂教學的進行而適時書寫出來的,它將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系統(tǒng)簡要地勾勒出來,讓知識的形成過程“順理成章”,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的框架。從有效教學的角度考慮,低年級教師在板書時要做到工整、美觀、正確,而高年級教師的板書要做到簡潔、提綱挈領。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效
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語言來實現(xiàn),教師的教學語言對提高教學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盡量清晰,有親和力,切忌重復、帶口頭禪。另外,教師提問的內(nèi)容不可過于籠統(tǒng),否則,學生在回答時難以找到切入點。
四、教學組織要有效
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是建立良好教學秩序,構(gòu)建有效學習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組織課堂教學的手段要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活動有序地進行,不能隨意組織。例如:學生在做練習時不應隨意調(diào)整指令,干擾學生的活動或造成活動的無序性。教師還要注意隨時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學中來。比如,針對一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教學時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的坐姿和書寫習慣,達到教學活動組織的有效性。
五、課堂練習要有效
語文教學擔負著言語技能訓練、思維訓練和情感熏陶等任務,而言語技能訓練是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因此,構(gòu)建有效的語文教學,教師要落實知識教學點,抓準精練點,調(diào)動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動性,形成技能技巧,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我們來看《花鐘》教學中的一個語言訓練片段:
師:找一找這些花開花的時間?
生:午時花十二點左右開。
師:“左右”這個詞可否去掉,說成“午時花十二點開”。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生:去掉后表示這些花一定在十二點開,而花開的時間沒那么準確。
師:說得真好,加上“左右”顯得更嚴謹。那么,與“左右”相近的詞語有哪些?
生:大致、大概、大約。
師:在句子中用上這些詞語,會讓我們的語言更加準確、可信?,F(xiàn)在請大家用上這些詞語說說其他的花開花的時間。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抓住“左右”一詞,讓學生找相近詞語,讓學生掌握用語的科學性、準確性,有效地訓練了語言應用技能。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