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上小學五年級,從農(nóng)村轉到城里讀書后,一直無法融入班集體,他為此很苦惱,性格也內向了許多。同學給他取綽號、女生嫌他不愛干凈有臭味兒。兒子曾向老師反映過,但收效甚微;我也去找過他同學,勸他們不要給兒子取綽號,但時間一久,孩子們照樣拿他開涮。我該怎么幫助兒子,讓他融入新集體被接納呢?
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愛調皮搗蛋、湊熱鬧扎堆兒地捉弄人。從小就生活在城市的他們,對從農(nóng)村來的孩子當然充滿好奇,兒子對這種“歡迎儀式”感到苦惱無助也理所當然。但是,家長不應該也苦惱、不知所措,而是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件事。
性格是天生的不易改正,但是講衛(wèi)生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好習慣。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孩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告訴他,同學們說他有臭味兒是善意提醒,馬上改掉這個壞毛病不就沒人說了嗎?名字是符號,綽號也是符號,沒必要那么在意別人叫綽號。告訴他,當同學們再叫綽號時,報以善意的微笑,他們就會覺得無聊,以后便老實叫他名字了。一定要告訴兒子,無論是來自農(nóng)村還是長在城市,成績好、懂事有禮貌的孩子才最招人喜歡。所以從現(xiàn)在起,埋頭學習,考試時用好成績說話,這個新集體就會接納并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