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要】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必要工具,能否順利地與人交流溝通,語言表達的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利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其一生語言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語言發(fā)展;方法
語言是人類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活動的重要工具。兒童掌握語言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我們不僅要讓幼兒掌握語音、詞匯、語句、語法,會講故事、圖片,更要讓幼兒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情感,發(fā)揮語言的本質功能——交往功能。皮亞杰的語言發(fā)展階段理論明確要求教師應提供兒童交談的機會,使兒童順利地從自然中心語言進入社會化語言期。
那么教師該如何為幼兒刨設各種使用語言的機會,讓幼兒在與他人交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能力呢?
一、切準學與用的結合點,讓幼兒敢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小班初期,幼兒詞匯還不夠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缺少與同伴交往的能力,總喜歡各自抱著玩具一個人玩,很少與同伴融洽地在一起活動,也有少數(shù)能力強的幼兒會主動找朋友玩,但不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總是不歡而散。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备鶕?jù)規(guī)程及針對以上情況,我及時組織了一次“我們一起玩”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愿望“我和你一起玩,好嗎?”“謝謝你”。,“沒關系?!薄拔彝嬉粫壕徒o你?!薄拔乙呀?jīng)找到朋友了,你去和別人玩吧?!痹诹暤媒煌Z言的同時,還學會了交換、輪流玩玩具的方法。并且在以后的游戲中這種“協(xié)商”得到了鞏固。語言表達方式更多,語言已逐步與他們的內心世界一致起來。
二、創(chuàng)設鼓勵性評價的氛圍,克服幼兒怕“說”的情緒。
不論什么時候,老師的心中要有全班所有兒童,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以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那些膽子小、性格內向但好動、精神不集中的孩子。我們班的呂文浩小朋友,課堂上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在一次晨間談話中他興奮地告訴大家:“媽媽給我買了一輛翻斗車?!蔽荫R上說:“呂文浩把高興的事告訴大家,我們聽了也很開心?!贝撕?,…有開心的事,他就會跑來告訴老師。
幼兒心理學指出:幼兒期對是自己或別人的評價帶有依從性。所以積極的暗示也是一種激發(fā)幼兒“愛說”的好方法。曹力立口語表達能力較差,膽子小,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交往,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就經(jīng)常在家長面前表揚他肯大聲跟老師問早啦,今天和××小朋友玩得可開心啦,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夸他聲音比以前響亮了,慢慢地,他有了自信心,比過去活潑多了。
三、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選擇、扮演角色的體驗,進行自由交流。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生來就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每個幼兒都能以最佳狀態(tài)輕松、自由、愉快地投入自主性角色游戲的,因此自由交流是幼兒傳遞、分享快樂、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游戲中的自由交流和游戲結束階段的講述互評。尤其游戲結束階段的自由交流常常發(fā)生在全體幼兒中,可采用回憶的方式,讓幼兒在小朋友面前介紹自己的游戲情況。由于是在自己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充分體驗了成功和快樂,在講評中他們都愿意將自己的體驗講出來。班上陳金棟小朋友平時舉手發(fā)言多,但游戲講評時每次都爭著發(fā)育。通過這種交流,不僅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講話的良好習慣。
四、組織幼兒外出實踐活動,為每位幼兒創(chuàng)造“觀察、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中闡明:“組織活動應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fā)揮幼兒感官作用?!蔽覀兝糜變簣@地處農(nóng)村的自然優(yōu)勢,經(jīng)常帶幼兒到草坪、小山坡、種植園、飼養(yǎng)角散步,同時還大膽地走出幼兒園,帶他們漫步田野、村莊。如三月去墩頭河邊看柳,路上,看見一群小雞,有個小朋友馬上說:“小小雞,嘰嘰嘰,身上穿著絨毛衣。”剛學的兒歌隨口念出。走過一個豬圈,看見一只大肥豬,大伙兒嚷道:“看你多臟呀,快去洗洗吧?!边@是故事《小豬變干凈》里學來的。、一到柳樹下,孩子們就喊:“大樹媽媽,你好?!薄澳愕念^發(fā)真長呀?!逼婷畹脑捳Z從張張小嘴里飛出……
總之,教師要留心觀察,善于隨時抓住有利時機,有意識地為幼兒提供交談的機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在交往、運用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
[2]《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
[3]《陳鶴琴游戲理論》
[4]《幼兒心理學》
[5]《幼兒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