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
女兒上小學時,我參加家長會。英語老師上臺講話的時候,特地提到她自己的兒子。老師說她兒子是個乖巧優(yōu)秀的男孩,學習自覺,上三年級時已經(jīng)是大隊委員。盡管這樣,她依然沒有忘記對兒子嚴格要求。有一次,兒子的英語作業(yè)只得了“及格”,原因是漏做了一道題。她追根尋底,發(fā)現(xiàn)漏做的原因是兒子記作業(yè)的時候就漏記了。
為什么會漏記?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開小差。不管哪種原因,媽媽都覺得需要防微杜漸。
那天,媽媽撕了英語作業(yè)本。不僅僅是撕掉補做的那一頁,而是整本英語作業(yè)本,這學期所有的英語作業(yè)都寫在上面的。為了某一天漏記一道題這個錯誤,她懲罰兒子將這學期的所有英語作業(yè)從頭寫一遍。
兒子哭了。這位老師媽媽說:“我心里也很難受,因為他真的一直是個好孩子。但是我要讓他記住這個錯誤,一次粗心大意被輕易原諒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我坐在臺下,感到靈魂在微微顫抖。一個一直溫順乖巧、竭盡全力配合成年人的愿望與步伐的孩子,犯了一個不值一提的小錯誤,便遭到撕本子、把一個學期的作業(yè)重寫一遍的懲罰!
難道那個孩子會從內心認為這個懲罰是合理的、得當?shù)膯??當然不!但他力量弱小,只能吞下這份屈辱,壓抑下一份憤恨。這屈辱與憤恨一點一滴都會沉淀下來,在他的心靈上留下烙印。
而這位身為教師的媽媽對自己施于兒子身上的傷害無所覺察,坦蕩地甚至沾沾自喜地視此為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并當成經(jīng)驗傳授給家長。
這位男孩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外表體面,內心卻可能張皇恐懼,因為他從小就被告知,任何一點小小的錯誤,都可能帶來難以承受的后果。
他會沒有安全感,不敢冒最小的風險。
他會失去自我,永遠只能以完美的形象呈現(xiàn)于外界。
有人說過:“對于錯誤的恐懼,就是孩子長大后最糟糕的弱點。”這一定是這位嚴格要求的媽媽未曾認識到和設想過的。
幾乎所有以“嚴格要求”為名的教育都是一種壓迫。真的不明白成年人在孩子面前何以如此自負,其實我們自己也經(jīng)常犯錯。為什么僅僅因為你比他(她)早出生,多活了一些年頭,就像天神一樣明察秋毫,像暴君一樣不能容忍他(她)最輕微的過失?
給孩子多一點自由,放任一點他的天性,天不會塌下來,他不會變成一個壞孩子。與之相反的是,越“嚴格要求”的家庭越專制,越能制造殘缺的人格和不快樂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