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一次邂逅,讓李晶想起當年的班干部生涯。
讀中學那會兒,李晶是班長、校廣播站的播音員、學生會干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站在正中間的旗手是她,每個歲末學校文藝匯演的主持人也是她。如此多的榮譽,令她在同學中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眾星捧月、不怒自威”,李晶提及中學時代的自己,總這么驕傲地笑言。
然而,星星們提起她這個月亮卻沒什么美好回憶。
一度坐在李晶前面的方凱對李晶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白眼——
一次,方凱值日,站在校門口檢查進校學生有無穿校服、戴?;?,站久了,人有點乏,李晶走到他面前,先翻了他一個白眼,再嚴肅地拍拍他的胳膊,讓他立正,還勒令他扣上襯衫領子的第一個扣子:“你看看你!哪有一點值日生的樣子?!”
進進出出的人都看著方凱,其中不乏年級低的學弟學妹,李晶卻不以為意?!袄畲蟀嚅L,我也是要面子的??!”提到這件往事,穿西裝、打領帶的成年方凱對著披肩發(fā)、穿套裝的成年李晶半真半假地抱怨起來。
說這話時,方凱與李晶正圍坐在一張大圓桌前。
這是李晶表姐的婚禮現(xiàn)場,說來湊巧,李晶的表姐夫和方凱是同事,李晶和方凱原是面對面坐著,突然眼神一對,同時驚呼起對方的姓名,與座者連忙為他倆調整座位。
“那會兒,你就是個事兒媽?!狈絼P笑道。
“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就是老師,你總站出來,站在講臺上,用黑板擦當驚堂木拍桌子,厲聲喊,別說話了,別說話了!然后往黑板上寫搗亂同學的名字?!?/p>
“是啊,一次黑板擦的灰揚起來,嗆得我直咳嗽?!崩罹Ы又f道。這時方凱直樂:“我們高興得在下面鼓起掌來?!?/p>
方凱回憶,那時,他們給李晶起的外號是“理事”,就是“李事兒媽”的簡稱。方凱還說:“最煩你幫老師改完卷子回到教室,看到誰就告訴誰你考了多少分。所以,有一次你回來后默不作聲,我們猜你一定考得不咋樣,不停地給你喝倒彩,問你的成績……”
李晶在方凱的追憶中往事重現(xiàn),初中畢業(yè)已經十年,她還是第一次這么和昔日同學暢談過去,她也是第一次知道作為“月亮”的她在同學們心中竟然是“事兒媽”的形象。她有些沉不住氣:“難道我就沒留給你們什么好的回憶?”
“當然有,你給我們很多樂趣?!狈絼P在大圓桌前手舞足蹈,拿著筷子如拿著筆,瞬間如回到中學課堂,“比如,起早到學校對前一天作業(yè)的答案,或者干脆‘互相參考一下,總有一個放風的,不斷張望,‘喂,理事來了,理事來了,大家便會心一笑,連忙收攤,像小販遇到城管?!?/p>
“那,抄作業(yè)對嗎?”話題轉向中學時代,李晶也瞬間變成了中學生口氣,當然這也和她如今的身份——人民教師有關,“我現(xiàn)在對學生,有類似的情況也是嚴懲不貸?!?/p>
“那,打小報告對嗎?”方凱模仿她的口氣,“但凡你看到的,都要匯報給老師,我們背后都說你狐假虎威。日后,在職場,遇到告密者,我也會想到這人肯定是從小當班干部出身。”
李晶一時詞窮,仍忍不住為那時的自己抱屈,她說,其實當時她也不容易,賠上自己的時間、精力,幫老師做這做那,“老師布置我的任務是監(jiān)督,我也只是完成這任務,還不落好,還‘事兒媽……”
“你不只是完成任務,你還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學生干部仍是學生,不是另一個老師?!?/p>
方凱手一揮,大概覺得兩個成年人繼續(xù)討論少年時代的“恩恩怨怨”有些可笑,誰知兩人的對話被圓桌前的眾人所注意,他們笑嘻嘻地回憶起各自少年時代的干部們——
有人說:“我們的班長外號‘黑旋風,原因是有一次,她抓起一個‘犯錯的同學,拎著同學的袖子,旋風般奔向老師辦公室,那天班長穿的是黑色的衣服,從此后,我們就喊她‘黑旋風?!?/p>
有人說,中學畢業(yè)時大伙兒湊份子去離家數(shù)百里的南京旅游,就沒通知班長,“受了他三年管制,畢業(yè)了,誰還怕他?誰還理他?”“別說那次,日后我們聚會也都有意不聯(lián)系他?!?/p>
……
李晶有些沉默,前一天,她還要求幾個班干部將班級情況事無巨細匯報給作為老師的她,“你們要做好老師的小幫手”,可此刻方凱的話在她耳邊回蕩:“你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學生干部仍是學生,不是另一個老師。”
過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她做錯了?
十年了,從沒人邀請她參加過任何一次同學聚會,難道也是同學們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