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梅
坦誠地告訴自己的孩子,他的某個親人即將永遠(yuǎn)地離開,不避諱、不掩飾,讓孩子知道當(dāng)下的真實狀況,直面現(xiàn)實。在法國幾乎每對父母都是這樣做的,他們認(rèn)為大人不應(yīng)該剝奪孩子哀傷的權(quán)利。
賈斯汀是我在卡仰大學(xué)的一位老師,也是一個7歲小女孩的父親。一天,賈斯汀的父親被查出肺癌晚期,最多只有3個月的存活期。賈斯汀說:“我女兒艾麗莎要難過死了,她跟爺爺?shù)年P(guān)系最親?!?/p>
“那你最好還是先別告訴她吧,她還小,知道了不太好?!蔽腋鶕?jù)在國內(nèi)處理此類事件的經(jīng)驗,向賈斯汀建議道。
沒想到,賈斯汀聽后,非常驚訝地看著我說:“為什么不告訴她實情呢,反正她遲早都會知道的。”
“那她會傷心難過呀,對她的成長不好。”我解釋道。
“告訴她實情,她才會更好地珍惜跟爺爺在一起的最后時光呀。對他們祖孫倆來說,都是最好的寬慰?!辟Z斯汀堅持說。
一周后,賈斯汀又告訴我,當(dāng)他告知女兒爺爺即將死去的消息后,懂事的艾麗莎剛開始果然大哭不止,傷心得不得了。但她很快學(xué)會了面對現(xiàn)實,決定把每天的大部分空余時間都用來陪伴爺爺,給爺爺端水,幫爺爺穿衣……祖孫倆在一起很溫馨、快樂。
3個月后,賈斯汀的父親去世了。賈斯汀對我說,艾麗莎給他看了她寫的日記,上面寫著:“我再也見不到很愛很愛我的爺爺了,但是,跟爺爺在一起的最后時光里,爺爺對我陪伴和照顧他,非常高興和滿意……這也是我僅能為爺爺做的,沒有遺憾……”
“人為地掩飾和避諱親人即將逝去的實情只能是一時的,卻因此浪費了最后相處的美好時光,回過頭會覺得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不如面對現(xiàn)實。不應(yīng)該剝奪孩子即將失去至親至愛的人的痛苦和哀傷的權(quán)利。如果對他們隱瞞了實情,編出各種理由來搪塞他們,他們不但不會平靜下來,反而會顯得越來越慌張和不安,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賈斯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