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楓
《讀者》走過32年,沉淀了許多華章,至今讀來依然耐人尋味。我們在此回放這些經(jīng)典之作,是希望曾經(jīng)點亮過讀者的火燭依然能點亮我們今天的讀者。這篇《獨坐夕陽里》曾刊載在《讀者》2001年第22期。
薄暮時分,獨坐在學(xué)校操場的草地上,在空曠靜寂之中,我感覺今天的黃昏極美。
天氣晴朗,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涼意。夕陽,掛在褪盡了葉子的鳳凰樹梢上,也許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緣故,光線里已經(jīng)沒有了熱和力,卻充滿了夢幻的色彩。整個操場上黃澄澄、亮晶晶,像被撒上一層金沙似的。天上的云霞更美,空氣的每一個粒子都染上了顏色,跳躍著,流動著,分秒之間便有種種奇妙的變化。華麗的金、鮮明的橙、醉人的紅、神秘的紫……從夕陽的中心向四面蕩漾開,幻化成一片絢麗的異彩??墒牵恳环N顏色都帶著黃蒙蒙的底子。這種黃像秋葉一般冷艷,也像秋葉一般渲染著濃郁的落寞;整個大地,整個天空,都籠罩在這奇瑰的光之網(wǎng)里。
夕陽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靜謐的校園被暮色浸透了。細(xì)柳、扁柏、小池、曲徑……一切都蒙上凄迷的調(diào)子,帶著一些涼薄的意味。獨有一圃大理菊綻放著,蓊蓊郁郁地開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陽里,鮮明極了。也許,這就是春花對于生命的謳歌吧!
散步在花徑上的女孩是誰呢?十七八歲吧,還正是白色小馬般的年齡,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卻偏愛攏起一縷閑愁,輕鎖在眉峰上。她有時低頭尋思,有時向天邊凝望,是在想什么,還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個多彩的夢,還是要一個燦爛的明天?她的眼睛閃動著光芒,小小的雙唇緊閉著,倔強而高傲,夕陽映照著她紅潤的面龐,夸耀著一個蓬勃的生命。晚風(fēng)輕拂,飄動著她的頭發(fā),也飄動著她的衣裳,她輕盈地漫步在花徑間,好像踏著無聲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誰?這不必追問,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陽沉得更低了,已斂盡了光芒,紅彤彤的,像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它被淡藍(lán)的暮云烘托著,莊嚴(yán)而祥和地步向沉靜的世界。
白晝即將盡了。
大理菊仍熱情地燃燒著。
女孩還流連在晚霞中。
獨坐在夕陽里,在蒙朧的光影中,我的靈智卻被眼前的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啟發(fā)得清朗了。我的心靈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過去和未來。
你沒覺察到嗎?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偉大如太陽,冉冉初升時何等輝煌!日正當(dāng)午時何其壯烈!可是,當(dāng)它散盡了熱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將歸于平淡。渺小如花草,當(dāng)其默默地鉆出地面,平凡的樣子雖不能邀得人們一顧,但在生命展開的一刻,卻燦爛得令人目眩!然后便萎落飄零了。人,誰沒擁有過傲人的青春呢?可是誰也不能扭轉(zhuǎn)自然的大手,終將走上衰老的歸宿。然而,我們又何必遺憾?不見那落下去的夕陽是多么平和、靜美嗎?不見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熱烈、瘋狂嗎?我們生活在天地間的人,若能獻(xiàn)出自己的熱力,如驕陽之壯烈,若能展開自己的愛情,如春花之絢麗,那么,生活過而非白活,熱愛過而有真愛,短暫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獨坐在夕陽里,晝和夜的羽翼同時覆蓋著我。我感到晝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陰暗,感到時間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無限。恍惚間,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樹木,那流蕩的云,那吹拂的風(fēng),是同樣的存在。紫色的霧升起了,籠罩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漸漸地模糊,漸漸地不見。
一九六九年十月,在臺南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