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清輝
近期到國家行政學院學習的官員們發(fā)現,學校的管理比以前要嚴格了許多。
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出席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時強調,要大興學習之風。3月18日,中組部印發(fā)了《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guī)定》,這是繼中共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后,中組部又出臺的“九項規(guī)定”,直指一些干部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管理學院學習培訓時的不正之風。其后,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云山再次強調要端正學風。他表示,近年來一些人把進黨校視為“認認人、養(yǎng)養(yǎng)神、串串門”,不忙學習,忙社交、忙吃喝,跑門子、拉關系,有的讓人代寫論文,有的甚至還有陪讀班子,這不僅損害了黨校聲譽,也損害了黨的形象。
嚴肅干部學風,中組部專門發(fā)文,且強調之細,實屬少見。國家行政學院作為中國培訓高、中級國家公務員的新型學府和培養(yǎng)高層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自然是以上規(guī)定的重要實施者。
國家行政學院于1994年成立,為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yè)單位,院長多由歷任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擔任。周文彰作為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主要負責學員管理工作。2009年4月,周文彰從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一職調任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他本人也實現了從教師到官員又到教師的回歸。近日,就端正干部學風問題,周文彰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中國新聞周刊:自從中共中央提出大興學習之風并推出“九項規(guī)定”后,國家行政學院有哪些新的舉措和變化?
周文彰:我們也做了一個學員須知的文件,把中組部的“九項規(guī)定”糅進去了。
我們的干部隊伍總體上還是愛學習的,但也客觀存在一些問題,就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講話中說過那樣,還有“不愿學、不勤學、不真學、不深學、不善學”現象。比如,一是忙于事務,不想學習,每天忙忙碌碌,總感到沒有時間學習,或者靜不下心來學習。第二是玩風太盛,比如打撲克,打麻將,一打就是幾個小時。第三就是貌似學習,擺樣子學習,因為中央要求學習,所以也請人作報告,自己也讀讀書看看報,但實際上沒有學進去。還有一種就是淺嘗輒止,學習得不深不透,一知半解,不讀理論原著,不掌握理論源頭。最嚴重的情況是學用脫節(jié),學歸學,用歸用,學和用是兩碼事。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興學習之風”的號召,我們要求學員“讓學習成為習慣”。學習不是語言,更不是口號,它應當是一種行為或行動。而且學習也不是一時一事,而是持續(xù)不斷。持之以恒的行為,就是習慣。
“九項規(guī)定”
中組部“九項規(guī)定”旨在嚴管干部培訓“吃住行”,共有20個“不準”。
關于“吃”這一項,必須在學員食堂就餐,學員之間、教員和學員之間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請,班級、小組不得以集體活動為名聚餐吃請,學員不得外出參加任何形式的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宴請和娛樂活動。
“住”則必須“住在宿舍”,不得留公車駐校,不得借用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車輛“伴讀”。
此外,不準秘書等工作人員“陪讀”,不準請人代寫作業(yè),不準抄襲他人學習研究成果。同時要求學員在校期間及結(畢)業(yè)以后,一律不準以同學名義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聯誼會、同學會等組織,也不得確定召集人、聯系人等開展有組織的活動。不得利用同學關系在干部任用和人事安排以及子女入學、就業(yè)、經商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謀取私利。
中國新聞周刊:官員會不會不好管理,在嚴格學習紀律、強化學習考核方面校方制定了哪些措施?
周文彰:學員難得到北京來一次,有可能會利用這個時間跑跑項目,招商引資,會會老同學、老朋友;相互宴請的現象過去也有。中組部的文件下達之后,我們加強了管理,一人一卡,開門、吃飯、健身、進大門、進圖書館,叫“五通”。誰吃飯不吃飯,什么時候回宿舍,后臺數據都有。過去我們沒有用后臺數據,現在用起來了。
以往在辦出入證時,不太在意車輛屬于公車還是私車。但現在,辦車證時嚴格把關,加強學員車輛管理,杜絕公車駐校。課堂上的管理也比任何時候都嚴格。實際上,學員缺勤的情況一直并不多見,因為每個班的教室都是固定的,每人的座位也是固定的,課桌上擺有桌簽,誰缺勤一目了然。
中國新聞周刊:怎么評價一個學員培訓合格?有沒有違規(guī)的、不合格的情況?
周文彰:“九條新規(guī)”規(guī)定,未經批準擅自缺課的學員,將會面臨責令退學的處理。即便有事需要請假也不能過多,凡是累計請假超過總學時1/7的,也會被視作退學。當某個學員缺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不發(fā)結業(yè)證書。學習考核主要是寫體會,文章一般都很正式,而且大家都有這個能力,所以不合格的心得體會、學習報告幾乎沒有。
中國新聞周刊:學校的課程是如何設置的?
周文彰:國家行政學院主要是圍繞政府工作培訓公務員。一是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圍繞改革和發(fā)展。而每一個時期又有各自的工作重點,比如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fā)展方式、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保障房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等。中央出臺主體功能區(qū)建設規(guī)劃,我們就為落實這個規(guī)劃舉辦了培訓班。
二是圍繞政府工作的熱點、難點,比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防范金融風險、各種應急管理、低碳經濟和環(huán)境保護等。
三是圍繞政府的自身建設,比如提高執(zhí)政能力,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干部的領導力等等。
四是圍繞政府工作創(chuàng)新,包括電子政務、績效考核、文化體制改革等。也就是說,我們是把政府工作的重點作為我們培訓的重點,把政府工作的難題轉變?yōu)槲覀兣嘤柟ぷ鞯恼n題。
中國新聞周刊:為官員之師會不會有壓力?
周文彰:壓力非常大。我們這里老師一定是集體備課和試講,新教師上課和老教師上新課,都要集體備課,并先內部試講,大家一起討論。
中國新聞周刊:學員跟老師爭執(zhí)多嗎?
周文彰:有。比如,老師上課講的例子,可能就是下面學員做的事,學員就會說老師你講的跟事實有出入,媒體的報道跟我們所做的有出入,因為老師的一些案例來自于媒體。
我們設有學員給老師評分環(huán)節(jié),既有量化的分數,也有書面文字的評價。比如,有的反映課程安排太緊,看書消化的時間少;有的反映學員討論的時間還可以再多些;有的覺得教師講的與實際聯系得不緊;也有人提出部分講義字太小,實在看不清等等各種問題。每一次教學評估我都看,這些意見成為我們抓教學管理、改進教學的一個依據。
中國新聞周刊:有時候看到講臺下的學生有升遷的,有被雙規(guī)的,作為老師會有哪些感想?
周文彰:可以肯定,現在不少省部級領導,包括有的中央領導,是在國家行政學院學習過的。他們之所以能夠不斷向上,都是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上進的,學習工作都是很扎實很出色的,都有好的學風,否則他們過不了那么多考察公示關。而那些墮落的官員,沒經得住考驗和誘惑,令人十分痛心。
中國新聞周刊:你說過官員是高危職業(yè),學院設有專門防范風險的課嗎?
周文彰:我們有很重要一塊教學板塊,就是公仆意識教育、黨性教育,就是提醒大家,教育大家,敲警鐘。有時候我們會請紀檢干部來講課,請先進模范人物作報告,他們有的是搞信訪的,有的是基層干部。我講的也很多,中央提出的領導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我都逐一作為專題仔細講過。
我們有時還組織參觀監(jiān)獄,到國家信訪局去受教育。學員一看到國家信訪局門口那么多人上訪,有的是拖家?guī)Э?,上訪很多年,心靈還是很受震撼的。
我們還在山東臨沂建立了國家行政學院公仆意識教育基地,學制比較長的,像青干班,會到那里學習五天,體驗戰(zhàn)爭年代的黨群關系。
學風就是黨風,或者是黨風當中最重要的構成。正反兩個方面告訴我們,學風是一個執(zhí)政黨最重要的作風,什么時候學風正了,我們的思想、思路、政策、方針就能夠比較有力地結合中國的實際,事業(yè)就不斷向前推進。所以,從我們黨成立到現在,中央一再強調端正學風,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