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
摘要:火災每年都給我國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我們必須努力提高和加強人們對消防工作的知識與意識。為了減少火災的損失,我們應該積極的研究、采用并引進先進的滅火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滅火器在滅火中的作用及氣體滅火劑在消防中的意義和哈龍滅火劑替代技術在近期的進展。火災是人類遇到的重大災難之一。火災輕則燒毀房屋、損壞器材產(chǎn)生較大財產(chǎn)損失,重則釀成整個工廠以及商場、街區(qū)和娛樂場所等全部焚毀,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
關鍵詞:消防工作;哈龍滅火劑;人民生命財產(chǎn)
一、火災發(fā)生的因素
火災的發(fā)生大多是人們的食物或是生活中的小過失造成的。例如一個小煙頭、一根未熄滅的火柴、老化線路短路、電器設備的過熱、電管開關不合格、動力電線亂拉、亂布置和超負荷運轉(zhuǎn)、可燃物的亂堆放等都易于引發(fā)火災。只有極少數(shù)的火災才是人為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強消防及滅火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消防知識和消防意識也是消防工作者的責任和任務。其次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生活、娛樂等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定制、建立多種科學的強制性制度來規(guī)范人們的活動也是防止和減少火災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強消防科學研究,例如研制各種耐火、阻燃材料應用于建筑、裝修及床上纖維用品,以減少火災的發(fā)生、阻止火災蔓延,研制新型高效的滅火器材、滅火技術與滅火劑,以防萬一發(fā)生火災即能迅速撲滅,減少大型火災的發(fā)生,減少財產(chǎn)損失和人員傷亡。
二、火災的分類與滅火器的類型
火災按國家的標準分為A、B、C、D、E五類;A類是指固體有機物質(zhì)燃燒的火。這類物質(zhì)在燃燒后通常會形成熾熱的余燼。B類是指液體或可溶化固體燃燒的火。C類是指氣體燃燒的火。D類是指輕金屬燃燒的火。E類是指帶電類火災。針對上述火災的類型,采用不同的滅火劑和滅火技術。滅火劑分為五類:水型滅火器、泡沫型滅火器、干粉滅火器、哈龍滅火劑、二氧化碳滅火器。
三、各種滅火器及滅火技術在火災中的運用
1、水型滅火劑和先進的滅火技術的運用與作用
水型滅火劑是使用最多、范圍最廣、應用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滅火材料。它不僅僅應用在家庭,同樣也用于工廠、商場、娛樂場所等。除了易于于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及易流動的鉀、鈉、石油及其產(chǎn)品、可燃氣體火災以外的大多數(shù)場合。不僅可用于撲滅初期的火災,也可控制和撲滅火勢發(fā)展嚴重的火災。
2、泡沫滅火器在滅火技術中的運用和作用
泡沫滅火器內(nèi)有兩個容器,分別盛放兩種液體,分別是硫酸鋁和碳酸氫鈉溶液,這兩種溶液互不接觸,不發(fā)生任何化學反應。當需要泡沫滅火器時,把滅火器倒立,兩種溶液混合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除了兩種反應物以外,滅火器中還加入了一些發(fā)泡劑。打開開關,泡沫從滅火器中噴出,覆蓋在燃燒物品上,使燃著的物質(zhì)與空氣隔離,并降低溫度,達到滅火的目的。由于泡沫滅火器噴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體滅火器,滅火后不污染物質(zhì),不留痕跡
泡沫滅火器適用于撲救一般B類火災,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也可適用于A類火災,但不能撲救B類火災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zhì)火災;也不能撲救帶電設備及C類和D類火災。
3、干粉滅火器在滅火技術中的運用
干粉滅火器內(nèi)充裝的是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干粉滅火劑是用于滅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動的微細粉末,由具有滅火效能的無機鹽和少量的添加劑經(jīng)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細固體粉末組成。它是一種在消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滅火劑,且主要用于滅火器中。除撲救金屬 火災 的專用干粉化學滅火劑外,干粉滅火劑一般分為BC干粉滅火劑和ABC干粉兩大類。一是靠干粉中的無機鹽的揮發(fā)性分解物,與燃燒過程中燃料所產(chǎn)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團發(fā)生化學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燒的鏈反應中斷而滅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發(fā)生化學反應,并在高溫作用下形成一層玻璃狀覆蓋層,從而隔絕氧,進而窒息滅火。另外,還有部分稀釋氧和冷卻作用。
4、哈龍滅火劑在滅火技術中的運用
所謂哈龍就是指屬于鹵代烷的化學品,主要用于滅火劑。它通過破壞燃燒或爆炸的復雜的化學鏈式反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對臭氧層的破壞消防行業(yè)廣泛使用的哈龍滅火劑是損耗臭氧的物質(zhì),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元兇之一。
人們用哈龍滅火器救火或訓練時,哈龍氣體就自然排放到大氣中。哈龍含有氯和溴,在大氣中受到太陽光輻射后,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這些化學活性基團與臭氧結(jié)合奪去臭氧分子中的一個氧原子,引發(fā)一個破壞性鏈式反應,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臭氧濃度,產(chǎn)生臭氧空洞。哈龍在大氣中的存活壽命長達數(shù)十年,它在平流層中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將持續(xù)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哈龍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
5、二氧化碳滅火劑在滅火技術中的運用
二氧化碳滅火劑是一種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滅火劑,價格低廉,獲取、制備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卻作用滅火。二氧化碳具有較高的密度,約為空氣的一點五倍。在常壓下,液態(tài)的二氧化碳會立即汽化,一般一千克的液態(tài)二氧化碳可產(chǎn)生約零點五立方米的氣體。因而,滅火時,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排除空氣而包圍在燃燒物體的表面或分布于較密閉的空間中,降低可燃物周圍或防護空間內(nèi)的氧濃度,產(chǎn)生窒息作用而滅火。另外,二氧化碳從儲存容器中噴出時,會由液體迅速汽化成氣體,而從周圍吸收部分熱量,起到冷卻的作用。具有流動性好、噴射率高、不腐蝕容器和不易變質(zhì)等優(yōu)良性能,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六百伏以下電氣設備及油類的初起火災。適用于撲救一般B類火災,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也可適用于A類火災,但不能撲救B類火災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zhì)火災;也不能撲救帶電設備及C類和D類火災。
四、總結(jié)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使用功能的日趨復雜,火災隱患逐年在增多,對人們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馂牡念A防與滅火不只是少數(shù)專業(yè)消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全民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徐慧樸;船舶水基噴霧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2]王長川;先進的滅火技術和氣體滅火劑在消防中的作用[J];低溫與特氣;2001年06期
3、氣體滅火技術在消防中的應用--《山西建筑》2008年23期
[4]哈龍是指屬于鹵代烷的化學品,主要用于滅火劑。它通過破壞燃燒或爆炸的復雜的化學鏈式反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
[5]所謂發(fā)泡劑就是使對象物質(zhì)成孔的物質(zhì),它可分為化學發(fā)泡劑和物理發(fā)泡劑和表面活性劑三大類?;瘜W發(fā)泡劑是那些經(jīng)加熱分解后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氣體,并在聚合物組成中形成細孔的化合物;物理發(fā)泡劑就是泡沫細孔是通過某一種物質(zhì)的物理形態(tài)的變化,即通過壓縮氣體的膨脹、液體的揮發(fā)或固體的溶解而形成的;發(fā)泡劑均具有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體的表面張力,并在液膜表面雙電子層排列而包圍空氣,形成氣泡,再由單個氣泡組成泡沫。
[6]醚:水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均被烴基取代的化合物稱為醚。醚類化合物都含有醚鍵。醚是由一個氧原子連接兩個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為:R-O-R。它還可看作是醇或酚羥基上的氫被烴基所取代的化合物。醚類中最典型的化合物是乙醚,它常用于有機溶劑與醫(yī)用麻醉劑。醚類化合物的應用常見于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它們還可作為糖類和木質(zhì)素的連接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