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心泉
輾轉(zhuǎn)幾度春秋,我又從六年級回到一年級的教育教學中。從教十幾年,時常有種感覺: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在影響著我。他們的善良、純潔、活潑、可愛、真實、熱情隨時撥動著我內(nèi)心那份情感。我漸漸明白,孩子們的內(nèi)心深處擁有一個我們大人所無法擁有的純潔世界。
紙飛機風波
剛下課,我前腳才進辦公室,小蕊和幾個女同學后腳就跟了進來,嘰嘰喳喳道:“羅老師,你快去看哦,我們班的教室都成飛機場了!”我一聽,快速回到教室,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男同學站在桌子上、凳子上、講臺上正在賽飛機。女同學們發(fā)出陣陣羨慕的驚呼聲,“哇,看,小華的飛得最高,小明的折得最好看……”看著眼前的情景我怒火中燒,這樣的教室像什么樣,萬一誰一不小心從桌子上摔下來,那可不得了。我剛想發(fā)火,制止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忽然有人拉了拉我的衣角,我低頭一看,好可愛的小女孩,圓圓的眼睛,白里透紅的皮膚多么惹人喜愛。原來是我們班最小、最不愛說話、右腿有缺陷的小珍。她閃著黑黑的大眼睛,天真地問道:“老師,你看我折的紙飛機,好不好看,你覺得應(yīng)該把它涂成什么顏色最漂亮?”面對這樣一個純真可愛的小女孩,我的怒氣不翼而飛,我蹲下來,把她抱起來,看看她折的紙飛機,細聲問道:“誰教你折的飛機,這么漂亮?”“上節(jié)興趣活動課,老師才教的啊,老師還讓我們畫上喜歡的圖畫,涂上顏色,比比誰的最漂亮呢!”我猛然意識到,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不能輕易折斷孩子們心靈的翅膀,更不能剝奪他們熱愛生活的權(quán)利,只能引導他們利用好這課間十分鐘,讓他們在這有限的十分鐘里使大腦得到休息,同時還要警惕各種安全隱患的發(fā)生。沉思片刻,我走到黑板前拿起彩色粉筆畫起飛機來,一會站在凳子、桌子上的孩子們都下來了,他們都擁在我的周圍專心地看我畫飛機。畫完后,我笑笑說:“孩子們,老師沒你們能干,不能折飛機,只能畫畫,不過你們看看身后的桌子上是不是你們也用你們的雙腳畫出了一架架飛機。可惜這樣的飛機是永遠也飛不高的,飛行員還有可能從空中跌下來,多不劃算,何況我們的教室一片狼藉,下節(jié)課怎么學習,你們看怎么辦?”孩子們拿起抹布把桌子上的腳印擦去,躬下身悄悄撿起地上的紙,我深深感受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巨大力量。事后的一節(jié)活動課,我?guī)Ш⒆觽冊诓賵錾吓e行了一場紙飛機比賽,還特此買了一架飛機玩具作為獎勵。但要求孩子們以后這樣的活動自己回家去舉行,不能再在教室里出現(xiàn)。
會唱歌的黑板擦
一進教室看見剛發(fā)下來沒兩天的黑板擦的磁條就被破壞,三個黑板擦只有一個能粘在黑板上,其余兩個胡亂躺在講桌上睡大覺,我生氣地對此事作了批評。告訴同學們這樣的黑板擦不僅易丟失而且老師使用時也不方便。還讓全班同學互相監(jiān)督,找出搞破壞的同學。
可是從那天以后,我進教室都會發(fā)現(xiàn)三個黑板擦以有磁條的那個作底整齊地排在黑板上端一角,好像有誰在指揮他們一樣。我并沒在意這個小小的變化。這天下課后,按照慣例,我像往常一樣,去找課堂上精神狀態(tài)不好或作業(yè)沒做完的同學了解了解情況。當我剛坐在小強旁邊,詢問他昨天作業(yè)的“看拼音寫詞”是不是有困難時,忽然聽見人數(shù)不多的教室里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1、2、3、哆、睞、咪,我們排隊在一起……”我定睛一看,居然是又瘦又小的小菲,她哼著歌曲先把三個黑板擦放在黑板下緣的同一地方,然后搬來一凳子,站在凳子上,邊唱邊用手跳舞,拿起三個黑板擦,一個一個地按順序排在一起。好一副悠然自樂的神態(tài)??礃幼铀耆两谧约鹤跃幾猿臉非?。教室里的同學基本沒人注意她的這一舉動??粗跣〉纳眢w費力地從凳子上下來,我急忙走過去扶住了她,她停止唱歌,愣了愣,羞怯地說:“羅老師,我不知道這樣你們在上課用黑板擦時是不是會方便些,總不用這兒去找,哪兒去抓了,對吧?”我一把抱住這個平時不善言辭的女孩,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小菲告訴我,另外兩個黑板擦的磁條是她同桌那天由于好奇,不小心把它弄下來不知道怎么弄上去了,他幾次想來承認錯誤,始終沒有勇氣。
我恍然大悟,犯錯是學生的權(quán)利,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作為班主任老師應(yīng)該弄清楚學生犯錯的原因,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去耐心地傾聽,用親切的目光、鼓勵的言語,才會使學生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消除一切膽怯、困惑、煩惱,讓他們的純真本性流露,達到教育的目的。
課間十分鐘,正是學生思想最放松的時刻,班級很多問題都來自這看似短暫的十分鐘。作為班主任我們?nèi)绻嘘P(guān)注十分鐘的思想意識,具一定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就會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中存在的問題,捕捉到一些不良現(xiàn)象。正所謂“教育無小事,無處無
教育”。
“書山有路勤為徑,教海無涯苦作舟”也正是我們班主任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真實寫照!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衛(wèi)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