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樂,吳榮望
(1.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福建泉州362000;2.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詢體驗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發(fā)展特點
——以泉州師范學院為例
林永樂1,吳榮望2
(1.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福建泉州362000;2.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詢體驗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采用大學生精神信仰問卷對泉州師范學院210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顯示:大學生的一級信仰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信仰、實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說明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信仰更認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大學生對民族主義、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國家主義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高,而對宗教信仰、神靈信仰以及金錢崇拜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低。相對而言,男生更容易產(chǎn)生金錢崇拜,女生更容易產(chǎn)生生命崇拜;學生干部比非學生干部更容易產(chǎn)生家族崇拜;大四比其他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實用信仰;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神靈崇拜,而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家庭主義。
大學生;精神信仰;社會信仰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的持續(xù)進步,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這在大學生身上顯得尤為明顯。大學生是思想開放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一代,隨著全球化思潮的涌入和經(jīng)濟社會的轉型,精神信仰也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精神信仰是人與自身、社會以及自然之間關系的根本價值準則,它聯(lián)系著人的根本生命價值。[1](P554-556)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逐漸形成,研究大學生的精神信仰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國內(nèi)目前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定性研究,如早在1990年,葉松慶就對大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和特點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一些大學生對傳統(tǒng)價值中的合理元素產(chǎn)生了懷疑,對前途、理想感到迷茫和困惑,部分大學生的信仰陷入了危機。[2](P32-34)翟成蹊和陳舒音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現(xiàn)狀進行了理論分析,并指出了進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3](P241)宋興川和金盛華進一步對大學生精神信仰形成的心路歷程進行個案研究,發(fā)現(xiàn)信仰形成分為困惑、憂患、悟道和神圣化四個階段,哲學性向、生活事件和年齡對信仰形成提供一定的條件。[4](P126-130)另一類研究是定量研究,如宋興川和金盛華采用自己研制的精神信仰問卷對大學生進行測查,發(fā)現(xiàn)精神信仰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發(fā)展特點是:社會信仰以及民族主義、生命崇拜、國家主義在大學生群體中占優(yōu)勢。[5](P1010-1012)研究還發(fā)現(xiàn),宗教信仰和神靈崇拜在大三出現(xiàn)轉折,政治信仰、民族主義以及國家主義在大二出現(xiàn)轉折,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容易產(chǎn)生宗教信仰、神靈崇拜以及金錢崇拜,而工學、農(nóng)學專業(yè)的學生容易產(chǎn)生政治信仰、民族主義以及國家主義[6](P92-96);宗教信仰、神靈崇拜以及民族主義在女生中更加普遍,而金錢崇拜在男生中更加普遍,神靈崇拜在城鎮(zhèn)大學生更加普遍,而政治信仰在農(nóng)村大學生中更加普遍。[7](P138-141)
以上兩類研究為我們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定性研究存在嚴謹性和科學性不強,同行間研究成果無法相互比較等問題,而定量研究存在結果不一致、年代久遠等問題。為了解當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特點,我們以泉州師范學院為例,采用成熟的研究工具對當前大學生精神信仰進行測查,為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和信仰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泉州師范學院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243份,得到有效問卷210份,回收率97.2%,有效率86.4%。其中男生90人(42.86%),女生120人(57.14%);大一55人(26.19%),大二51人(24.29%),大三55人(26.19%),大四49人(23.33%);文科生104人(49.52%),理科生101人(48.10%),工科生5人(2.38%);學生干部94人(44.76%),非學生干部116人(55.24%);來自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的大學生分別為102人(48.57%)和108人(51.43%)。
(二)測量工具
采用大學生精神信仰問卷,由宋興川等編制。[8]問卷包括3個一級因子和9個二級因子:超自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神靈崇拜),社會信仰(包括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政治信仰),實用信仰(包括生命崇拜、金錢崇拜、家族崇拜、家庭主義)。問卷包含39個題項,每個題項有6個選項,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別對應1~6分。全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68,3個一級因子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84、0.66、0.73。以往研究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程序
以團體施測方式進行調(diào)查,采用SPSS18.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一)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總體特點
首先,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一級因子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一級信仰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信仰、實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說明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信仰更認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進一步看不同信仰的分化程度(以標準差衡量),發(fā)現(xiàn)社會信仰的分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超自然信仰和實用信仰。(見表1)
表1 大學生精神信仰一級因子的描述性統(tǒng)計及差異
其次,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二級因子進行描述性分析及差異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民族主義、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國家主義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高,而對宗教信仰、神靈信仰以及金錢崇拜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低。(見表2)
表2 大學生精神信仰二級因子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二)大學生精神信仰的人口學差異分析
1.不同性別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比較
男女大學生在生命崇拜及金錢崇拜信仰上有顯著差異,男生更易產(chǎn)生金錢崇拜,而女生更易產(chǎn)生生命崇拜。(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檢驗
2.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精神信仰的差異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在家族崇拜上有顯著差異,學生干部比非學生干部更易產(chǎn)生家族崇拜。
表4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精神信仰的差異
3.不同年級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四個年級在實用信仰的平均數(shù)比較結果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四在實用信仰上的得分最高。各個年級在實用信仰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金錢崇拜、家庭主義和生命崇拜三個方面。
表5 不同年級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檢驗
4.不同家庭來源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比較
不同生源地的大學生在神靈崇拜及家庭主義上存在顯著差異(見表6),城鎮(zhèn)來源的學生比農(nóng)村來源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神靈崇拜,而農(nóng)村來源的學生比城鎮(zhèn)來源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家庭主義。
表6 不同家庭來源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差異檢驗
(一)大學生精神信仰的一般特點
當前大學生的精神信仰總體上積極向上。從一級因子看,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信仰更認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這與以往類似研究結果相一致。[9](P661)進一步看不同信仰的分化程度(以標準差衡量),發(fā)現(xiàn)社會信仰的分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超自然信仰和實用信仰。次級維度分析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對民族主義、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國家主義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高,而對宗教信仰、神靈信仰以及金錢崇拜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低。
在中國的傳統(tǒng)儒家文化中“忠君報國”的思想源遠流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深入人心。愛國主義教育也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同時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許多大學生對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也是深有體會的,這也會對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由于從小受無神論的教育,不信鬼神是青少年的基本認識,因此宗教信仰和神靈崇拜在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信仰中處于次要的地位。
(二)性別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男生更易產(chǎn)生金錢崇拜,而女生更易產(chǎn)生生命崇拜。這可能是由于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經(jīng)濟地位逐漸成為男性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高低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男性自己也常常以自己擁有多少金錢和權利來證明自己的自身價值,獲取社會的認可和贊揚。女性更容易產(chǎn)生生命崇拜的原因,可能跟社會對女性社會角色的看法有關。女性往往被看作是比較弱勢的群體,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女性都會面臨懷胎十月的體驗,這些都會使她們比男性更重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使她們的生命崇拜會比男性高。
(三)是否學生干部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影響
大學生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在家族崇拜上的差異顯著,學生干部比非學生干部更易產(chǎn)生家族崇拜。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儒家思想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根深蒂固,而看重相同血緣組成的家族,能給家族帶來最大榮譽的莫過于仕途上取得的成就。一般而言,擔任學生干部的大學生在個人能力和人際交往方面普遍較好,相對有著較好的仕途期待,而較好的仕途往往能給他們帶來光宗耀祖和衣錦還鄉(xiāng)的榮譽,所以學生干部的家族崇拜的平均分數(shù)比非學生干部高。
(四)年級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影響
四個年級的大學生在實用信仰的得分存在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金錢崇拜、家庭主義和生命崇拜這三個方面,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實用信仰的得分也相對增加。宋興川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個體的生活壓力越大的時候,就越傾向于實用信仰。[10](P104)大學生生活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學業(yè)成就與前途問題,而當今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與日劇增。大學生的年級越高,所要面對的生活壓力也就越高,所以臨近畢業(yè)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四學生的實用信仰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級。這也提示我們要重點對大四畢業(yè)生的價值觀和精神信仰進行引導。
(五)家庭來源對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影響
城鎮(zhèn)來源的學生比農(nóng)村來源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神靈崇拜,而農(nóng)村來源的學生比城鎮(zhèn)來源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家庭主義。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對于生活的滿意度比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低,因為他們對生活的期望相對于現(xiàn)有的條件要高,當現(xiàn)實生活無法滿足他們期望的時候,他們便會轉向崇拜神靈,祈禱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而家庭居住在農(nóng)村的大學生來到城市,現(xiàn)有的生活已經(jīng)比以前的生活改善很多,所以他們更多的是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宋興川和樂國安曾對大學生生活滿意度與精神信仰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發(fā)展?jié)M意度對神靈崇拜存在顯著的負性影響。[11](P39-43)農(nóng)村來源的學生比城鎮(zhèn)來源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家庭主義,這是因為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往往集全家之力于一身,才能到城市念大學,他們對于家庭有著更多更深的情感,并且他們讀書的目的大都是提高自己家庭的經(jīng)濟能力。
首先,大學生的社會信仰(包括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政治信仰)、實用信仰(包括生命崇拜、金錢崇拜、家族崇拜、家庭主義)以及超自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神靈崇拜)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其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信仰、實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說明當前大學生更傾向于社會信仰,而超自然信仰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
其次,大學生對民族主義、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國家主義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高,而對宗教信仰、神靈信仰以及金錢崇拜等次級信仰的認同程度較低。
再次,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產(chǎn)生金錢崇拜,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產(chǎn)生生命崇拜;學生干部比非學生干部更容易產(chǎn)生家族崇拜;大四比其他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實用信仰;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神靈崇拜,而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家庭主義。
[1]金盛華,宋興川,李波.大學生精神信仰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8).
[2]葉松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xiàn)狀和特點[J].青年研究,1990,(1).
[3]翟成蹊,陳舒音.大學生精神信仰現(xiàn)狀的心理分析[J].科協(xié)論壇,2007,(6).
[4]宋興川,金盛華.大學生精神信仰形成的心路歷程——對大學生家族崇拜形成的質(zhì)性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
[5]宋興川,金盛華.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現(xiàn)狀研究[J].心理科學,2004,(4).
[6]宋興川,金盛華.不同年級和專業(yè)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1).
[7]宋興川,金盛華.不同性別和居住地大學生精神信仰的比較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
[8]宋興川.大學生精神信仰的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9]李幼穗.信仰現(xiàn)狀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科學,2002,(6).
[10]宋興川,樂國安.861名大學生精神信仰與應對方式調(diào)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
[11]宋興川,樂國安.大學生生活滿意度與精神信仰關系的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4,(4).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piritual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Taking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N Yong-le1,WU Rong-wang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2.Adolescent Counseling Experience Centre of Quanzhou,Quanzhou 362000,China)
Taking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210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by spiritual beliefs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urrent students'supernatural belief, social belief and pragmatistic belief in general;the means of the three kinds of faith from high to low were social faith,utility beliefs and supernatural belief,which means that college studen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belief,while supernatural belief was in the secondary position.In the secondary dimension,college students hold higher degree of nationalism,life worship,political belief and nationalism,and had weaker degree of religious belief,religious belief and worship of money. More boys were prone to money worship than girls,while girl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life worship than boys;student cadres were more prone to family worship;the senior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practical faith than the other grade students;students from urban areas were more prone to worship the gods,while students from the rural area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family doctrine.
college students;spiritual beliefs;social belief
G641
A
1673-4343(2013)05-0096-05
2013-08-11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0BZJ027)
林永樂,男,福建泉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