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
在今年11月中旬舉辦的第17屆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有一家美術館把其簽約畫家的作品做成限量版版畫和高仿品出售,價錢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館長對我說:這叫讓藝術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館長還說:喜歡在辦公室掛名畫的老板,我們可以把畫租給他,讓藝術品進入他的私人空間,一個月換一幅都沒問題,既滿足了他的面子需求,也達到了我們推廣畫作的目的。
忽然感到,充分滿足各階層人們“面子工程”的需求,在中國已成為一個很大的產業(yè)!當然,說“一個產業(yè)”可能不太妥當,因為它涉及的是非常眾多的產業(yè)和行業(yè),而藝術品已悄然成為其中的新貴。
100多年前,美國傳教士明恩浦在 《中國人的素質》一書里寫道:“把‘面子作為全體中國人的一種‘素質,一眼看起來實在是荒謬透頂。但是在中國,‘面子這個詞不單指人的臉部,它在字面上是一個群體復合名詞,意思比我們所能描述的要多,或許可能比我們所能理解的還要多?!薄耙坏┱_理解,‘面子就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中國人許多重要素質這把號碼鎖?!?/p>
明恩浦大概沒有想到,“面子”需求在中國可以發(fā)展成今天這樣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藝術品市場為例:有些藝術家特別喜歡給領導送字畫。因為只要自己的作品得到權貴認可,就能成為“硬通貨”,別人送禮也會選他的字,老板們掛他的字也會有面子……藝術家通常都不是傻子。他能成為藝術家,說明他的智商高于一般人。在“金錢至上”的社會,藝術家很知道如何用自己的作品去發(fā)財,而不惜因此背離藝術創(chuàng)作的本質,把藝術品變成一種量身定做的特殊商品。
而且,藝術創(chuàng)作本身就有故弄玄虛的一面,有的藝術家就處心積慮地故弄玄虛,以迎合國人講面子、愛炫耀的習氣。有人把自己的工作室裝修得像豪華會所,喝紅酒,抽雪茄,品“2萬元一斤”的茶葉?!巴梁澜稹眰冞M去一看:哇,好有品味?。≮s快和他交朋友……于是乎濫竽充數的“藝術家”也找到了市場。他們善于鉆營,會炒作,名氣比水平要高得多。
“面子工程”盛行的民族永遠不可能成為受人尊敬的民族?!懊孀庸こ獭痹絿乐?,民族越不自立,越沒有尊嚴。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趨勢?因為社會對人的評價標準過于單一:一看你有沒有錢,二看你有沒有當官。而當官了和有錢了的人們,則熱衷于依靠外在標簽炫耀自己的另外“美德”:官員在名片上印 “博士”頭銜,企業(yè)家炫耀“EMBA”畢業(yè)等皆屬此類。
由于“面子工程”“錢景”廣闊,“造假工程”也應運而生。有錢的女人買LV包,沒錢的女人買假LV包。她們共同的心理,是以為這樣就可以抬高她們的“身價”。因應著這種心理需求,市場上大量的假名牌、山寨貨應有盡有,隨便挑選—巨大的夢想照進現實,假名牌讓你夢想成真!
教育家蔡元培曾寫文章論證“以美育代宗教”的必要性。蔡元培寫道:純粹的美育能“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每個人都應該有基本的審美觀念,應崇尚人性的自然流露,重視內心的真正需求,追求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現實是許多大學生、研究生也未必掌握基本的審美觀念;我們的自尊心往往只是由他人賦予我們的價值所決定的,整個社會崇拜的只是“氣派”、“奢華”,相互攀比,每個人都在焦慮,唯恐落伍,被別人看不起……這是導致 “面子工程”泛濫的根本原因。
“面子工程”盛行的民族永遠不可能成為受人尊敬的民族?!懊孀庸こ獭痹絿乐兀褡逶讲蛔粤?,越沒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