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華
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最大限度地引進了歐洲家具與古董,就也是容寶家族選擇上海的理由。
近年來,隨著中國藝術(shù)市場行情的推進,一些頂級歐洲收藏家的藏品也悄悄在市場上露面了。比如荷蘭收藏世家容寶家族最近拿出數(shù)十件西洋古董精品現(xiàn)身上海,委托運通拍賣行操作,于是一場名為“洋場遺韻”的歐洲古董專場拍賣會,將于4月28日在綠景樓(上海虹許路568號二樓)開拍。在精心布置的展廳內(nèi),18、19世紀的經(jīng)典家具、古董鐘和裝飾品將集結(jié)亮相。
在收藏品市場上,西洋古董已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睞,歐洲古董除了用于投資外,還被有些人用來裝飾自己的家居環(huán)境。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曾經(jīng)大規(guī)模引進歐洲家具與裝飾品,包括古董,這也成了容寶家族選擇上海的理由。容寶家族三代經(jīng)營歐洲古董,底蘊深厚,在荷蘭、德國、英國和法國博取廣采品質(zhì)上乘的歐洲古董,遠見卓識,品位高尚,獨步西洋藝術(shù)品市場。
此次專場拍賣會上將重磅推出一批宮廷家具、鐘表飾品等稀世珍寶,價格梯度設(shè)置,合理親民,有意撿漏者值得一去,而經(jīng)由容寶家族精心遴選的珍品尤為奪人眼球。比如一件1890年比利時新藝術(shù)風格的銅雕塑,雙色合成,俏色天成。另有一款法國銅雕是藝術(shù)家J.D. Début為1889年的世界性展覽而創(chuàng)作。此外還有一件制作年代為1885年的法國青銅雕塑,表現(xiàn)一位貴族小姐與獵鳥的故事,品相完美至極,是著名藝術(shù)家Henri Honoré Plé(1900年巴黎世博會銅獎獲得者)的頂級作品之一。青銅雕像源于1850年,終于1920年,其鑄造后需要制造完美的色彩,鑿切出大量的精美細節(jié)。在1880到1910年期間,巴黎是歐洲青銅和大理石雕像的中心,巴黎藝術(shù)市場的繁榮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最好的工藝。收藏歐洲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青銅雕像是個很好的投資,品種多樣且十分罕見,它們有文獻記載并展示于博物館內(nèi),歷史文化品位獨具特色,加上現(xiàn)在歐元貶值更是個契機。
拍品中來自1950年比利時的路易十六風格傘架堪稱實用的收藏,里面的銅盒還可以拿出來清潔。家具拍品中,有一個非常高端的法國文藝復(fù)興風格的胡桃木柜子,雕刻細致,用大理石鑲嵌和烏木裝飾,描繪的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對于買家而言,這件家具是對神話背景和文化意義的一個完整描述。另外一套獨特的新藝術(shù)風格餐廳組合是核桃木質(zhì)地,包括餐具柜、梳妝臺、鏡子、桌子和八把椅子,椅子是完全原配的厚皮革材質(zhì),其上印有新藝術(shù)風格的圖案和簽名,非常罕見。
稀世鐘表的拍品中,法國1860至1880年的一款琺瑯彩鐘表非常特殊,品相完好,框架有瓷和裝飾性的銅鍍金元素,手工油漆和繪畫非常精細,還有畫家簽名,機芯也有制造者的印章,雙重簽署十分珍貴。這款鐘表通常是倒過來的,所以制造這種鐘表需要更多的瓷。令人注目的還有一大套1870年法國頂級景泰藍鐘表,凝結(jié)著那個年代最高的技藝水平,同樣具有雙重簽署。另一款帶有女神“雅典娜”的法國路易十五風格鐘表也頗為珍貴,鑲嵌細工的玳瑁和黃銅材質(zhì),表盤鍍金并帶有搪瓷的羅馬數(shù)字,底座是四只鍍金馬。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套法國帝國時期(1815年)的大型鐘表令人印象深刻,堪稱有著200年歷史的杰作,品相完好,銅和大理石質(zhì)地。油畫拍品中,一幅由著名畫家Louwerencius Plas(荷蘭阿爾克馬爾博物館有其作品展示)于1865年創(chuàng)作的高端油畫引人注目,畫框鍍金,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
上海對西洋藝術(shù)品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和力和鑒賞力,相信許多藏家都會在歐洲歷史文化中恣意徜徉一番,親歷一場生活藝術(sh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