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窮
人一旦降生于這個世界,或多或少都會感覺到一些不自由。少時有師長“為你好”的教導(dǎo),不許早戀,禁止貪玩;長大后有社會的規(guī)則,有些錢必須交,有些話不能說,亂了游戲規(guī)則,有些代價就必須付;再后來有了責(zé)任,父母的恩,夫妻的情,兒女的債,稀里糊涂一并都要擔(dān)起。認真說起來,沒有一個人是真正自由的。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像夢一樣自由”,去經(jīng)歷“說走就走的旅行”。
《夏日之王》是一個講述美國男孩離家出走的故事。Joe的父親教育方式蠻橫粗暴,Joe跟他的關(guān)系眼看就要劍拔弩張;而在Patrick看來,他的一雙父母也好不到哪里去,母親自以為風(fēng)趣幽默而且教子有方,父親則不知道跟孩子如何交流。于是兩個人,加上一個小伙伴Biaggio,決定離開家,造一所自己的房子,做自己的王。《新年頭老日子》講的則是一個臺灣中年人的故事。他在老友的葬禮上得到啟發(fā),自己的人生不過是一直在做“長工”,他想要自由,要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此骑L(fēng)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電影,有一個探討的交集:逃離和自由。
Joe找到一片隱秘的森林,建造了自己的王國,跟同伴們肆意奔跑,打鬧,享受田野和陽光,揮霍著夏日的一切美好。而《新年頭老日子》里的中年人則比較不幸,他說起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孩子懷疑他有外遇,老婆懷疑他在外有存款和房子,他袒露心聲,得到的卻是疑恨。與其說是自己去尋找自由,他倒更像被掃地出門。
逃離,那么然后呢?前一個故事發(fā)展到后來,同林夕寫的詞非常像:“那次的你冒險半夜上山,爭拗中不想撐下去,那時其實嘗盡真正自由,但又感到?jīng)]趣?!背岁柟狻⑻镆?、樹林和河流,Joe的夏日到盡頭只剩下自己,他依然在做自己的“王”,只是由一開始的解脫變成再一次囚禁。而臺灣中年人出走后,老婆還在擔(dān)心郁悶,他已經(jīng)自己回來跟兒女一起大快朵頤,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前面他一直在苦大仇深地講道理談人生,黯然出走,這一幕的反轉(zhuǎn)讓人忍俊不禁。仔細想來又很悲涼,如果他像一般的老人家一樣,覺得人生就應(yīng)該是這樣倒也很好,讓人難過的是他曾在某一時刻了悟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是到外面繞了一圈,又還是走回原地。新年頭,老日子,一切好像都是新的,但一切好像又都沒有改變。
如果這世上我恨一件事情,就像溫斯頓恨著老大哥,像基度山伯爵恨著弗南,像希斯克厲夫恨著亨得利,那么這件事情一定是辦手續(xù)。在中國,辦手續(xù)像打怪升級一樣。辦了半個月,再加上發(fā)現(xiàn)無論哪個手機套餐都是在坑自己,我一度產(chǎn)生隱居山野的癡心妄想。不過這樣的想法立刻就被朋友粉碎了:你想得美,你在山里是打算吃兔子還是吃蛇,就你那行動能力頂多只能“采薇”,俗稱挖野菜。你要想發(fā)個微博還得爬兩個山頭出去找網(wǎng)吧,你媽喊你回家過年你要坐一天驢車一天汽車又一天火車,等你從家里回來,說不準你山里那茅屋已經(jīng)被強拆了。
我得承認她說的是對的。離家出走遠離社會要有生存的能力,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下親人。這些我都不行。而Joe耐不住沒有朋友的寂寞,臺灣中年人舍不下安逸的生活和相濡以沫的親人。所以他們都走了回來。不過要是能夠“隨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自由。林夕后來又寫道:“馬路戲院商店,天空海闊,任你行?!笨慈顺毕窨创蠛?,看高樓像看山峰,這也是自由?;貧w人群的Joe也不是一無所得,雖然還是一樣的父親,一樣的學(xué)校,一樣的朋友,但是他卻又一次放開了束縛。所以,“頑童大了別再追問,可以任我走怎么到頭來又隨著大隊走,人群是那么像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