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治療效應的差異比較

      2013-06-05 14:35:28方晨曄
      世界中醫(yī)藥 2013年11期
      關鍵詞:寒凝艾灸血瘀

      方晨曄 盧 穎 陳 飛 袁 青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yī)學院,廣州,510405)

      “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治療效應的差異比較

      方晨曄 盧 穎 陳 飛 袁 青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yī)學院,廣州,510405)

      目的:通過“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來比較“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治療效應的差異。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針上灸”組和“溫針灸”組,采取相應的治療,并進行觀察。結果:“針上灸”組與“溫針灸”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44%、82.86%,通過χ2檢驗分析,2組總有效率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比較2組治療前后的疼痛積分數(shù)據(jù),“針上灸”法的近期療效要優(yōu)于“溫針灸”法,隨訪結果顯示2種方法的遠期療效都有待提高。結論:“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療效確切,但前者溫熱效應更快速,可控性更好;可以充分發(fā)揮艾灸時艾油的作用;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現(xiàn)患者被燙傷和燒壞床單的事故,使患者能以放松的體態(tài)和心態(tài)接受治療,達到“兩神合一”的最佳治療效果。

      “針上灸”法;“溫針灸”法;差異;比較

      痛經(jīng)[1]是指女性經(jīng)期前后或行經(jīng)期間,出現(xiàn)以下腹部痙攣性疼痛為主,并伴如頭痛、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腰腿痛等一組全身不適的癥狀。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繼發(fā)性和原發(fā)性兩種。繼發(fā)性痛經(jīng)是由于盆腔疾病引起的。原發(fā)性痛經(jīng)(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經(jīng)婦科檢查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多發(fā)生于月經(jīng)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輕婦女[2]。其按中醫(yī)分型可分為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濕熱內(nèi)蘊型、精血虧損型和陰虛夾瘀型[3]。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療效顯著,方法簡便。其即刻緩解的療效明顯,并且能預防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發(fā)生。目前臨床上在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方法中,以“溫針灸”法多見。溫針灸,又稱為針上加灸、針柄灸、傳熱灸、燒針尾,是近些年針灸臨床治療中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在《內(nèi)經(jīng)》“燔針劫刺”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將針刺和艾灸治療作用結合在一起的治療方法[4]。目前臨床常用的即針刺得氣后,留針,取約2 cm的艾段點燃套在針柄之上,或者先固定艾段在針柄再將其點燃施灸[5-6]。袁青教授在臨床上經(jīng)常應用的“針上灸”即在針刺得氣后,留針,將一根完整的艾條,從中間分開,點燃艾條折斷的一端,由醫(yī)生雙手各持一段點燃的艾條,將其燃燒端緊緊夾持針身,根據(jù)患者反應而調(diào)整艾條與針體間距離以及艾灸時間的方法。溫熱刺激的強度以患者耐受并感覺舒適為度,同時在旁邊放置一盛水的器皿,隨時將艾灰彈落在內(nèi);患者下肢前面和腹部的穴位,可以讓患者取坐位,雙手持艾條自己進行灸療;對于腰背部和肢體后側的穴位由醫(yī)生進行灸療,艾條燃盡時即可停止。我們認為“針上灸”與“溫針灸”相比,更能體現(xiàn)針與灸的結合,有利于提高針灸治病的安全性和提高療效,同時通過施術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可以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使患者保持放松的神態(tài)與體態(tài),從而達到“兩神合一”的效果而利于疾病的康復。因此,我們選取“針上灸”與“溫針灸”分別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觀察治療效應的差異。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71例患者來源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根據(jù)問卷填寫和直接詢問確定為寒凝血瘀型原發(fā)型痛經(jīng)的女大學生。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針上灸”組和“溫針灸”組,其中“針上灸”組病例36例,“溫針灸”組病例35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治療痛經(jīng)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及《中醫(yī)婦科學》中的診斷標準擬定原發(fā)性痛經(jīng)。經(jīng)婦科檢查,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多發(fā)生于月經(jīng)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或未生育的年輕婦女。在經(jīng)期或經(jīng)期前后一周內(nèi)出現(xiàn)周期性下腹疼痛為主癥,伴有其他不適,以致影響工作及生活者。符合中醫(yī)寒凝血瘀型:經(jīng)期前或經(jīng)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經(jīng)量少,經(jīng)行不暢,血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舌質暗,脈弦。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且年齡在15~35歲之間者;自愿加入本實驗,簽定“知情同意書”,并認為能堅持連續(xù)治療3個月,后續(xù)觀察3個月者。

      1.4 排除標準 嚴重肝、腎、腦及造血系統(tǒng)等功能不全者或有嚴重藥物過敏史及針刺禁忌證者。

      1.5 脫落標準 治療過程沒有堅持連續(xù)治療3個月,后續(xù)觀察3個月者;治療中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受試者。

      2 治療方法

      2.1 “針上灸”組

      2.1.1 操作步驟 受試者仰臥位平躺于治療床上,雙手放置于髂前上棘上,雙膝微曲,并在腘窩處放置一軟枕,囑其放松。操作者位于受試者右側。首先,采取舒張進針法,使用“環(huán)球牌”1寸針灸針依次針刺關元穴、氣海穴、歸來穴(雙),得氣為度;然后,采取爪切進針法,使用“環(huán)球牌”1.5寸針灸針依次針刺地機穴(雙)、三陰交穴(雙),進針得氣后在雙側三陰交穴行“導氣同精”手法;其后將一根艾條平均掰成2段,分別點燃,于腹部針刺穴位按關元穴→氣海穴→歸來穴(左)→歸來穴(右)的順序依次輪流溫和灸,手持艾條,將其燃燒端緊緊夾持針身,根據(jù)受試者對熱感的反應及時調(diào)整艾條與針體間距離以及更換施灸穴位;當每段艾條燃完4 cm時后(共8 cm),結束艾灸,并在雙側三陰交穴再次行“導氣同精”手法;最后出針,治療結束。

      2.1.2 療程 在患者每次例假前3 d,按照上述操作步驟進行治療,連續(xù)治療3 d(1 d/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

      2.2 “溫針灸”組 操作步驟:針刺過程同“針上灸”組,針刺得氣及在雙側三陰交穴行“導氣同精”手法[8]后,在針下墊一張紙片,紙片統(tǒng)一厚0.5 mm,再將切成1 cm的小艾段點燃,再將點燃的艾段置于關元穴、氣海穴、歸來穴(雙)的針柄上,溫針灸時,若患者感覺燙,繼續(xù)加墊紙片,每穴兩壯;待兩壯艾段燃盡后,雙側三陰交再行一次“導氣同精”手法;最后將針柄上燃盡的艾段取下、出針,治療結束。療程同“針上灸”組。

      2.3 評價標準

      2.3.1 觀察周期 治療觀察期:連續(xù)治療3個月;治療后觀察期:治療后的連續(xù)3個月。

      2.3.2 觀察指標 為每個受試者制定相應的病歷本,要求其按要求填寫第一次治療前及每次治療后的相關情況以及根據(jù)痛經(jīng)癥狀評分標準(取自《中醫(yī)婦科學》)進行評分,并且計算每次的疼痛積分。

      2.3.3 療效判定 根據(jù)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主編的《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9],療效等級有3個等級,治愈:痛經(jīng)及其他伴隨癥狀消失,停藥3個月以上未復發(fā);好轉:痛經(jīng)及其他伴隨癥狀基本消失或減輕,但停藥后不能維持3個月;無效:疼痛不緩解。

      2.4 統(tǒng)計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由兩名以上研究者共同完成錄入工作,1人負責錄入,1人負責檢查,保證數(shù)據(jù)錄入的準確性。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5進行分析,2組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3 結果

      3.1 療效結果比較 從表1分析得知,在2組治療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的確切療效上,“針上灸”組與“溫針灸”組有效率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表1 兩組治療的療效比較

      3.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積分的比較 從表2分析得知,治療前2組疼痛積分相比較(P<0.05),可以認為2組受試者的疼痛情況在治療前有差異;2組治療同時段比較(P>0.05),可以認為2組受試者的疼痛情況在各個治療時段沒有明顯差異。“溫針灸”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P>0.05),可以認為治療前后疼痛變化沒有明顯差異;“針上灸”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P<0.01),可以認為治療前后疼痛變化有明顯差異,但治療后隨訪與治療前比較(P>0.05),說明遠期療效有待提高。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積分的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積分的比較()

      注:“針上灸”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P<0.01。

      組別“針上灸”組“溫針灸”組36 35治療前18.81±0.29 12.57±0.41治療1個月7.14±0.62**9.32±0.69治療2個月6.72±0.56**8.60±0.65治療3個月5.17±0.60**6.96±0.72隨訪例數(shù)6.88±0.52 7.97±0.71

      4 討論

      4.1 安全性分析 臨床治療疾病,安全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我們了解到,醫(yī)院門診在實施“溫針灸”法治療疾病過程中,時有出現(xiàn)燙傷患者或燒壞床單的情況。本課題實施過程中,“溫針灸”組病例中出現(xiàn)了4例燙傷,而“針上灸”組沒有出現(xiàn)燙傷病例。通過分析,在實施“溫針灸”法中艾段點燃后位置固定,比較容易出現(xiàn)局部溫度過高或艾灰掉落灼傷患者或燒壞床單的意外,即使墊上紙皮,仍不能完全避免。燙傷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容易造成感染,給患者帶來苦惱,患者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醫(yī)患糾紛。而“針上灸”法全程有醫(yī)者參與其中,能盡量避免艾灰掉下而灼傷患者或燒壞床單的意外發(fā)生。

      4.2 總有效率分析 “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4.44%和82.86%,說明針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療效確定,無不良反應,值得推廣。“針上灸”法的總有效率較高,但通過統(tǒng)計分析,與“溫針灸”法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實踐過程中,“溫針灸”法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因療效較確定、見效快,無不良反應,操作方便而深受醫(yī)療工作者的應用。有研究報道[10-11],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與西藥對比,針灸組的總有效率高于西醫(yī)組的總有效率,說明針灸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藥物治療。另外,針灸與單純針刺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溫針灸治療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的臨床療效更優(yōu)[12-13]。

      4.3 作用因素及作用范圍分析 目前臨床常用的“溫針灸”法即針刺得氣后,留針,取約1 cm長艾條套在針柄之上,從其一端點燃施灸或點燃再插在針柄。艾段需要燃燒一段時間后,熱量才能通過針柄再由針體傳入穴位。其對溫度的可控性較差,艾灸過程可出現(xiàn)溫度較低或較高。溫度較低時,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溫通經(jīng)絡的效果;溫度較高時,即使墊上隔絕物,熱量通過針柄傳導過度,操作者若沒有及時進行處理,仍可造成患者燙傷。其作用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例如頭上和身體側面以及一些需要斜刺與平刺的部位就難以實施。“針上灸”可根據(jù)患者反應而調(diào)整艾條與針身之間距離以及艾灸時間的方法。操作“針上灸”法時,熱量可直接通過針身迅速地傳入穴位;溫度可控性好,可保證艾灸溫度根據(jù)患者的耐受度進行及時調(diào)控;“針上灸”法操作時不需要加墊紙皮,燃燒過程中,溫熱和焦油成分可以滲入穴位中,有利于增強療效。其作用范圍較大,可以覆蓋患者身上的絕大部分穴位,對于“溫針灸”不方便實施的頭上和身體側面以及一些需要斜刺和平刺的部位也能進行針灸治療。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的治療作用包括熱療效應和艾葉焦油等化學成分對經(jīng)穴的刺激作用,艾葉焦油對經(jīng)穴的刺激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14]。針刺加艾灸同時運用對里、寒、痛等類病癥具有明顯的療效,其發(fā)揮治療作用的主要途徑應當包括針刺的治療作用、艾灸的溫熱治療作用和施灸生成物質(艾葉焦油)的治療作用這三個方面,而決不是簡單的針刺和溫熱刺激。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者也認為艾灸起效是通過溫熱刺激、光輻射、艾灸生成物(包括艾煙、艾油)3個因素的綜合作用而實現(xiàn)的[15]?!搬樕暇摹迸c“溫針灸”相比的優(yōu)點著重在于沒有了紙片的阻隔而保留了艾灸生成物(包括艾煙、艾油)對穴位的刺激因素。“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治療效應比較如表3。

      表3 “針上灸”法與“溫針灸”法臨床治療效應比較

      綜合上述分析與討論,“針上灸”法是針結合灸法治療疾病的一種良好方法。第一,面對當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日益提高和醫(yī)患關系緊張的社會現(xiàn)狀,“針上灸”法能避免“溫針灸”法操作過程中燒傷患者或燒壞床單的意外發(fā)生,可大限度地避免由于針灸安全性問題而引發(fā)的醫(yī)療糾紛。第二,“針上灸”法能對艾灸溫度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使之適應患者需要。第三,“針上灸”法能發(fā)揮艾條燃燒過程中焦油對穴位的良性調(diào)整作用。第四,“針上灸”法操作范圍進一步增大,可在頭部、身體側面和一些需要斜刺、平刺的部位實施針灸治療。第五,在實施“針上灸”時,醫(yī)者能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情況并實施手法調(diào)節(jié)針感,患者不用擔心艾灸燙傷皮膚,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放松,安定心神,心神定則血脈和,經(jīng)氣易至而達到形神和諧的理想狀態(tài),有利于充分發(fā)揮針灸的綜合效應[16]。第六,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水平的評定開始由過去治療效果一元化模式的評定方式逐漸過渡到治療效果、治療環(huán)境、人文關懷、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模式的綜合評定方式。針灸作為中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走向國際時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這就要求我們不遺余力地完善針灸治療技術,使針灸療法能更好地被國際所接受。而針灸治療疾病過程中,安全性問題備受關注。這就需要醫(yī)療工作者們不僅要不斷提高針灸治療的療效,還要重視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規(guī)范性?!搬樕暇摹狈ㄔ谥委熯^程中,尤其重視針刺和艾灸結合時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操作,更是增加了醫(yī)患之間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改進可加大艾柱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以減少每一部位艾灸的時間?!搬樕暇摹狈ㄖ档眠M一步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及逐步推廣應用,值得現(xiàn)今醫(yī)學工作者的關注和應用。

      [1]張娜.痛經(jīng)及其發(fā)病原因[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0,38(2):16.

      [2]羅元愷.中醫(yī)婦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l82.

      [3]羅風萍,李伯群.痛經(jīng)散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臨床觀察[J].山東中醫(yī)藥雜志,2001,20(6):338-339.

      [4]歐陽八四.灸法的起源與發(fā)展運用[J].針灸臨床雜志,1998,14(12):1-4.

      [5]林保光.溫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

      [6]王慧.溫針灸治療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30例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4(26):718.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治療痛經(jīng)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1993:263-266.

      [8]葉青.導氣調(diào)神法治療失眠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

      [9]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S].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8:550-551.

      [10]薛海峰.溫針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3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9,16(5):377.

      [11]劉君.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12):65.

      [12]萬鵬,劉家林.溫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寒凝血瘀型32例臨床療效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2,14(3):479.

      [13]張昶,張怡,徐偉,等.溫針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臨床療效評價[J].北京中醫(yī)藥,2013,32(4):284-286.

      [14]李愛華,萬志杰.艾灸改善微循環(huán)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03,31(2):27.

      [15]吳煥淦,嚴潔,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1):1-6.

      [16]許佳年.探析針灸臨床中“神”的作用[J].陜西中醫(yī),2007,28(5):584-585.

      (2013-03-13收稿)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Difference between“Zhen-Shang-jiu”and“W en-Zhen-jiu”

      Fang Chenye,Lu Ying,Chen Fei,Yuan Qing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efficacy between“Zhen-Shang-jiu”and“Wen-Zhen-jiu”through the treating cold coagulation of blood stasis dysmenorrhea.Methods:Patient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Zhen-Shang-jiu”group and the“Wen-Zhenjiu”group to perform appropriate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wards.Resu lt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Zhen-Shang-jiu”group was94.44%,and the“Wen-Zhen-jiu”group 82.86%.Throughχ2test analysis,two groups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efficiency(P>0.05).Comparing the pain score data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Zhen-Shang-jiu”group's efficacy was better than thatof the“Wen-Zhen-jiu”group.Long-term efficacy of the twomethods is yet to be improved.Conclusion:Both“Zhen-Shang-jiu”and“Wen-Zhen-jiu”show clinical efficacy,but the former:1)hasa fasterwarm effectand is easy tomanipulate;2)gives full play tomoxa and moxibustion oil;3)avoids patients or bed sheets to get burnt to the greatest degree possible,so that patients can always have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 by relaxing completely.

      “Zhen-Shang-jiu”;The“Wen-Zhen-jiu”;Difference;Comparison

      10.3969/j.issn.1673-7202.2013.11.027

      陳飛(1985—),男,針灸推拿學碩士,研究方向:靳三針臨床與實驗研究,E-mail:536446725@qq.com

      方晨曄(1989—),女,針灸推拿學學士,研究方向:針灸臨床研究,E-mail:644219302@qq.com

      猜你喜歡
      寒凝艾灸血瘀
      杜小利教授辨治痛經(jīng)臨床經(jīng)驗擷英
      雷火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fā)性痛經(jīng)的研究
      張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臨床經(jīng)驗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話說血瘀證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46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輔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黃芪建中湯聯(lián)合檳榔穴位貼敷治療寒凝氣滯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研究
      血瘀體質知多少
      中藥內(nèi)服配合艾灸治療寒凝血瘀型痛經(jīng)的療效觀察
      石台县| 沁源县| 盖州市| 原平市| 衢州市| 宜川县| 宜昌市| 贵德县| 江川县| 江华| 蒲江县| 汾阳市| 广州市| 德江县| 崇左市| 米易县| 治县。| 恩施市| 益阳市| 昭苏县| 巴楚县| 阜宁县| 闻喜县| 兴隆县| 伊宁市| 临颍县| 肥东县| 新乡市| 革吉县| 太谷县| 怀来县| 黑水县| 许昌市| 巨鹿县| 蒙城县| 无极县| 伊宁县| 淄博市| 石阡县| 海晏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