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湘云
(新疆瀚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
底基層位于基層和土基之間,其作用為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抗凍能力,擴散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因此底基層的施工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道路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
控制好底基層的施工質量,首先要從原材入手,施工前對所用原材進行標準試驗,委托有公路試驗檢測資質的實驗室進行試驗,委托項目應包括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集料篩分、液塑限、針片狀顆料含量、石料毛體積密度、壓碎值、有機質和易溶鹽、CBR值這幾項參數。用做底基層的礫料其最大粒徑應小于37.5mm,液限應小于28%,塑性指數應小于9,石料的壓碎值應不大于30%,CBR承載比值在中等交通道路上應不小于60%。其級配應滿足表1要求。
表1 砂礫底基層的級配范圍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中規(guī)定級配碎(礫)石基層和底基層檢查項目有壓實度、彎沉值、平整度、縱斷高程、寬度、厚度及橫坡七項指標。本文結合實踐主要分析壓實度、平整度及厚度三個指標的施工質量控制。表2列出規(guī)范中的指標要求。
壓實成型是底基層施工中的重要工藝,而壓實度是檢驗底基層承載力、密實程度的重要指標。壓實度指標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a)含水量;b)壓實機械選擇及壓實方法;c)碾壓層的厚度和碾壓遍數;d)集料的級配及質量。
表2 級配礫石底基層實測項目
2.1.1 含水量
含水量對路面底基層能否達到要求的密實度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因而在底基層補料精平完成前要及時灑水預濕,灑水量應使礫料含水量較最佳含水量小1%~2%,在底基層精平成型,碾壓前補充灑水應較最佳含水量大1%~1.5%,以保證天然砂礫料在最佳含水量狀態(tài)下碾壓、提漿成型。最佳含水量是由試驗室通過對集料重型擊實試驗得出,而混合料含水量可在工地現(xiàn)場按酒精燃燒稱量法快速測定,以確定現(xiàn)場所加水量。
2.1.2 壓實機械及壓實方法
目前廣泛使用的壓實機具為大噸位振動壓路機碾壓,振動噸位在30t以上,其特點是壓實度、平整度易保證,效率高。碾壓方法通常為:在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時,自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時,自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輪寬。頭兩遍壓路機速度采用1檔,以后用2檔。壓路機不應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墊層的平整度和表面的穩(wěn)定性。
2.1.3 碾壓層的厚度和碾壓遍數
公路及城市道路目前多采用35cm、25cm、20cm、15cm厚底基層。規(guī)范規(guī)定墊層厚度超過20cm時應分兩層填筑,以確保底基層整體密實度和強度,施工中嚴格按規(guī)定規(guī)范要求施工,分層鋪筑時,每層最小壓實厚度應不小于10cm。
碾壓遍數對天然砂料的密實度也有影響,用同一壓路機對同一種材料進行碾壓,最初的碾壓對增高材料的干容重影響很大,碾壓遍數繼續(xù)增加,干容重的增長率就逐漸減小,碾壓遍數超過一定數值后,干容重應不再增加了。根據所采用的壓實機型及層厚,施工前應鋪試驗段,以確定碾壓遍數和其它施工工藝及技術指標。施工碾壓時也可用肉眼觀察,當壓實到底基層表面無明顯輪跡、無松散,表面平整密實,壓實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時即可停止碾壓。
底基層平整度是反映道路使用功能質量的重要指標,底基層平整度控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路面面層和基層的鋪筑質量。影響底基層平整度的因素主要有:a)平地機操作手的水平;b)底基層用料粒徑大小及均勻性,細粒徑料的成份;c)初步整平和精平遍數;d)施工管理水平、檢測頻率、對路面底基層平整度重視程度。
針對上述因素,在底基層施工中,必須采取如下控制措施:a)注重對平地機駕駛員操作水平的培養(yǎng)鍛煉;b)嚴格按設計要求采用天然砂礫料,有超粒徑現(xiàn)象的應及時進行處理,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堅決不用;c)在底基層成型初壓結束后進行平整度自檢,對平整度達不到要求的地方及時采取措施補救;d)重型壓路機碾壓結束之前,用人工配合機械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無坑槽、路拱和超高,符合設計要求。
厚度是底基層檢查項目中的重要指標,其權值為2。施工時的控制辦法是:a)底基層施工前,應對路基頂層縱橫標高進行檢查,如超出允許范圍,必須進行處理;b)底基層縱、橫標高必須按要求嚴格控制;c)加強施工管理及現(xiàn)場自檢自查工作,杜絕偷工減料,保證底基層設計厚度。
由于新疆料源豐富,天然砂礫料被廣泛使用,在選料時應嚴格控制料源質量,施工時應選用質地堅韌、無雜質、級配等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的礫料。施工時按照試驗段的各項參數控制好施工工藝,使天然砂礫料在新疆公路建設中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