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寶
吾友趙榮來特別鐘情于收藏舊地圖,我常去他家欣賞。那一張張舊地圖中蘊涵著豐富的信息,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其中有不少地圖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是重要的史料。同時就地圖本身來說,它的用紙、印刷、色彩、格式等都能夠彰顯其文物價值,反映出一定時期的測繪技術、印刷技術等。所以說,收藏舊地圖十分有意義,他一直樂此不疲。
2008年5月,趙榮來在北京報國寺舊貨市場偶然看到一張舊的世界地圖,因上面標注的是日本“每日新聞社編”(如圖)。當時他很好奇,小心地打開一端詳,竟然從中得到重大發(fā)現(xiàn),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這張《最新世界地圖》是用日文印制的,長120厘米,寬80厘米。頂端地圖名稱兩邊印有“講和紀念”“每日新聞社編”等字樣。查閱有關資料可知,所謂“講和記念”即二戰(zhàn)結束后同盟國與無條件投降的日本所簽訂的和平條約生效紀念。這份條約通稱為《舊金山和約》或《舊金山和平條約》。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內(nèi)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簽訂了這份和約,并于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這份和約的起草人為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顧問杜勒斯。該和約主要是為了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敗國日本的戰(zhàn)后地位問題,在和約的第二條聲明中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島嶼的權利。
根據(jù)文字可以推測,這張地圖應該是日本每日新聞社于1951年前后印制的,地圖上標明了當時日本劃分的本國主權及領海范圍。在這張地圖上,赫然顯示日本領土中并不包括釣魚島。
地圖上,日本版圖用紅色表示。紅色虛線清楚地標出了日本周圍的領海區(qū)域,而靠近中國版圖的紅色虛線外,寫明“東支那?!保粗袊鴸|海),而釣魚島是中國東海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日本早就知道釣魚島屬于中國。我們從更多的史料中也可以知道,從唐朝開始,一直到元朝、明朝、清朝,日本的版圖從未包括釣魚島,包括琉球群島也沒有在日本版圖范圍內(nèi)。
為了驗明這張地圖的真?zhèn)?,趙榮來特地請了國家海洋司及研究二戰(zhàn)歷史的專家鑒定。專家通過對紙質(zhì)、圖上標示的地名及史實推斷等方面鑒定,確認這張《最新世界地圖》為真品。專家還介紹,由日本流入中國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存量有限,且由于地圖造假成本過高,目前,國內(nèi)收藏者手中的來自日本印制的地圖還沒有一張是贗品。就目前的發(fā)現(xiàn)來看,趙榮來收藏的這張日本每日新聞社編的地圖是國內(nèi)唯一的一張。
從這張小小的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出,日本官方一直承認釣魚島屬于中國。然而,現(xiàn)在他們又將釣魚島“國有化”,說成日本的領土,這分明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的胡攪蠻纏。
趙榮來偶爾會將這張地圖與藏友分享,越來越認識到這張地圖的重要價值。這幾年有人花高價要購買這張地圖,但他始終不愿意出手。因為這張地圖不僅是一份見證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史料,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史料。通過這張地圖讓我們認識了日本政府的真實面目。
責編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