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慧
【摘要】教學的生命在于教學是否有效,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對改進作文教學模式,提高作文教學效率,促進小學作文課堂教學氛圍都具有直接的現(xiàn)實意義。要提高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有效利用偶發(fā)事件,并懂得點亮學生的生活,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則是要讓學生學會堅持。
【關鍵詞】小學作文 教學 有效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072-01
教學的生命在于教學是否有效,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對改進作文教學模式,提高作文教學效率,促進小學作文課堂教學氛圍都具有直接的現(xiàn)實意義。那么,作為一線教師要如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要會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每一個小學生的內心世界都是豐富多彩的,可是限于他們的表達能力,對于內心世界的真實表達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將精彩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讓學生講出心里話。生活之中,每天都有著許多事情發(fā)生,有的很有趣,有的充滿了閃光點。這個時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并鼓勵學生利用他們自己的話語將其表達出來。這些都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為學生在表達身邊發(fā)生的故事的同時,不僅學會了對發(fā)生在身邊事情的記錄,也提高了學生對事情的真實表達能力。而產生的效果則是學生在記錄并反映在作文上時,為顯得順其自然,那篇作文不具有故事的主線,但依然給人一種生動活波的感覺。而在此過程中,老師在進行有效的引導,就比較容易讓學生的真情流露出來。對于小學作文教學而言,難的不是讓學生如何表達,而在于如何讓學生將真情流露于作文之中。比如,在讓學生描述聲音,為了不至于教學課堂偏離主題,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形式,比如用“我在……聽到了……聲音”的形式。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和展示生活中有關于聲音的圖片或影視資料,不過這些聲音應當是學生一般會接觸到的聲音,緊密與生活聯(lián)系才有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脫離現(xiàn)實了,學生何來真情實感。接著讓學生根據(jù)他們看到的聲音利用設定的形式描繪他們看到的關于聲音的畫面。并讓學生彼此交流,此時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你一句,我一句,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漸漸地學生就融入了一種獨特地教學氛圍之中。緊接著,教師可以在此時鼓勵學生根據(jù)他們之前的交流,把這些話盡情的描繪出來,鼓勵他們實話實說,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并看看哪個學生寫的多。由于有之前已經營造了比較活躍的作文教學的課堂氣氛,加上每個學生都愿意將自己聰明的一面表達出來,所以學生便會根據(jù)他們之前的交流,盡可能多的將他們聽到的句子寫下來。由此可見,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得他們學會交流,很容易讓他們在作文之時,將真情實感表達出來。
二、充分利用偶發(fā)事件
偶發(fā)事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于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具有特別促進作用。有的小學生會比較害怕寫作文,因為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不知道要寫些什么,甚至還會想能寫些什么。雖然限于他們的閱歷因素,缺乏一定的觀察和體驗,在寫作的時候沒有什么思路,造成在寫作文時“沒有什么可寫”的困境。不過,通過一些偶發(fā)事件,卻可以有效打開他們的寫作思維。舉例而言,某個學生在上學路中,目睹了一次交通事故,有個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橫穿馬路,導致機動車輛剎車不及,將他撞傷。之后,大群人圍觀,由于只是輕微傷,有的人笑話這個受傷者,有的人責怪司機,而有的人則是將傷者攙扶到馬路人行道上以恢復交通等。同樣的事情,卻有人對此作出了不同的應對。針對這種事情,可以讓該學生在班級上進行一次闡述,之后讓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同時讓他們指出碰到這樣的事情,還要做哪些事情等,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作文選材,對于作文角度選擇也具有不錯的促進作用。作文選材以及角度不成問題之后,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自然會上升,畢竟有了充分表達靈感和內心的機會,學生怎么能不喜歡作文呢!
三、要懂得點亮學生的生活
作文,實際上是對生活的一種濃縮與提煉。寫作就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會使得學生比較容易動筆,喜歡上表達。不過在此過程中,老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現(xiàn)實,熱愛生活。好的作文教學,有效的作文教學應當起到亮學生生活的作用。很多時候,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總是讓學生一味躲在教室內,這種閉門造成的行為不僅難突出學生對生活的真情實感,而且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存在諸多不利。因此,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帶領學生走出教師,走出校門,引導學生親近自然,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從生活多個方面拓寬學生的寫作領域。實現(xiàn)教室作文走向社會作文的轉變,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事、身邊人,甚至是學會關注天下時事。生活中可寫的事情有很多,點亮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多留意生活,真心感受的生活,將作文作為生活的忠實記錄者,并成為生活的好伙伴,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也能豐富小學生那敏感的心靈。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時揮灑自如,充分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四、讓學生學會堅持
作文能力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積累,需要堅持的。在教小學生作文之時,應當鼓勵學生準備一個單獨的小本子,將平時想寫的,想畫的都畫出來,或者平時讀一篇短文,一段話。通過這種慢慢的累積,慢慢的提高作文能力。老師可以將這些設置成平常的作業(yè),定期在班上與大家分享寫得好的句子、話語等。以此促進全班學生作文能力的整體提高。
小結
作文展示的應當是學生的真實內心,充分反映生活,并做到與人交流。因此,要提高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有效利用偶發(fā)事件,并懂得點亮學生的生活,另外,也是最重要則是要讓學生學會堅持,因為作文能力也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參考文獻:
寧晉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