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球
(湖南文理學院外語系,湖南 常德 415000)
作為一個新的語言研究領域,網絡語言已經引起了很大一部分學者的注意?;ヂ?lián)網聊天室語言是網絡語言的一種形式,有多方參與者同時參加,通過網絡即時傳遞聊天信息,并且文本篇幅往往比較小,通常只有一到兩行,所以它和多方參與的面對面聊天比較相似。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聊天系統(tǒng),無論是在地域上相隔遙遠的人們,還是具有不同國籍、不同語言背景的人,或者是從來不曾有過接觸的人,都可以參與到這種活動中來。
語域這一說法首先由Thomas Bertram Reid在 1956年提出,在20世紀六十年代為語言學家所廣泛采用,用以區(qū)分“語言使用者引起的語言變異“和“語言的使用引起的語言變異”。根據Halliday的語域理論,語域有三個決定因素或者說三個維度:語場、語旨和語式,它們共同決定情景語境的組成,任何一個因素變化,都會引起語域變化。1)語場是指語言發(fā)生的場景,包括談話話題,講話者及其他參與者所參加的整個活動;2)語旨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角色關系。每個社會成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身份地位,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身份地位和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們話語風格;3)語式是語言使用者所采用的語言傳遞渠道或媒介,即語言傳遞采取了哪種媒介,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采用了什么修辭方式等。語場、語旨和語式構成了一個語義三角,共同決定某一特定場景的語言學特征。
權勢和平等的概念是由英國社會語言學家Roger Brown于1960年提出。權勢不言自明, 而平等關系卻很難定義。它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距離——共同工作生活的經歷;共有的社會特征(包括宗教信仰、性別、年齡、出生地、種族、職業(yè)以及興趣愛好以及親密程度等)。言語能夠很大程度上反應說話者和受話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尤其是當二者處于權勢或者平等關系中時。
對于英語國家而言,能最清楚地反應出社會關系的語言學標簽就是稱呼。每個人都有很多稱呼,包括姓、名以及冠以的頭銜,比如說“Mr.”或者“Professor”.比如 John Brown,到底是連名帶姓稱呼,還是稱為John,或者稱為Mr.Brown,取決于說話人和受話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如果二者之間是平等的社會關系,或者受話者是說話者的下級或者晚輩,說話者則很可能選擇”John”這個稱呼。反之,如果說話者不及受話者的社會地位高,不如受話者有權勢,則會選擇“Mr.Brown”這個尊稱。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權勢意味著他/她能操控對方的行為,而且這種關系不可逆轉;權勢關系能體現(xiàn)由不同社會階層組成的社會基本結構。有錢有權的人位于社會的高層,無權無錢的人處于社會的底層。但是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平等關系比權勢關系更重要,因為平等關系中能產生更多語言后果。平等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中最重要的一種關系,至少就語言而言是這樣。平等關系體現(xiàn)出一種共同的經驗,從而導致語言上的相似點。因為有共同生活經歷、工作經歷的人必然會有相似的語言,從而產生親近感和親密感。這種平等關系是可逆的、相互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和一個人親近,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方也會和你親近。
在互聯(lián)網聊天室里,有兩種參與者:普通聊天者和管理員。第一個創(chuàng)建該聊天室的人可以授予任何他選定的人以特權,使其成為管理員。管理員們一起確定該聊天室的話題范圍。管理員擁有特權:問候聊天者,限制其活動,禁止其發(fā)言,或將其踢出聊天室。也就是說管理員和普通聊天者之間構成“權勢”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是不可逆的。有的時候,管理員們也借助電腦程序的幫助。在該程序運行的狀態(tài)下,會自動授權在該聊天室擁有注冊名和相關密碼的用戶,使其能進入聊天室,參與聊天室活動。該程序也像管理員一樣,限制聊天者發(fā)言,或者將其逐出聊天室。因此在聊天室,存在著兩個階層:管理員——處于高層,擁有權勢或者說擁有特權;普通聊天者——處于低層,常常受制于管理員。由于權勢關系不是相互的,因此在聊天室里,我們經??吹焦芾韱T或者是自動程序對普通聊天參與者執(zhí)行權力,反過來卻沒有。
如以下這句話摘自Neosi,英國的最大聊天網站(http://uk.worldsbiggestchat.com,是管理員“Belfastgirl”要求普通聊天者“C000000L”更改用戶名的一段記錄:
但對絕大多數聊天者而言,他們之間是“平等”關系。因為他們大多是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陌生人,帶著平等的感覺進入聊天室自由地交談。平等關系宣示了交流者之間的親近關系和共同的興趣愛好。聊天室給每一個聊天者以平等的機會,讓他們處于平等的地位發(fā)表言論,作出評論或者是和他人交流。根據Brown和Glimam(1960)權勢和平等關系示意圖,互聯(lián)網中繼聊天系統(tǒng)中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圖解如下:
和社會關系不同,在網絡上,平等關系比權勢關系更為重要。這種虛擬世界的平等關系使得聊天參與者之間保持著一種平等親近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詢問別人的年齡是不禮貌的;而在網絡上,這是非常常見的問話。如初次聊天的雙方經常會以“a/s/l?”(age/sex/location?)開頭開始一段對話。
David Crystal在1985年曾經指出,Halliday的語旨大致上等同于文體。話語風格相對語旨這個概念而言,更清楚,更具體。社會地位和權勢關系決定了說話者的話語風格。根據Joos(1961)對英語口語體的劃分標準,英語口語可被分為五類:莊重文體、正式文體、商議文體、隨意文體和親密文體。
莊重文體多出現(xiàn)于書面體和演說性講話中,常常使用古體詞;正式文體是單向講話,主要用于比較重要的場合和嚴肅的主題,常常出現(xiàn)很多的專業(yè)詞匯,不能被打斷;商議文體是一種日常辦事語言,雙向交流,可以根據需要打斷對方的講話;隨意文體多用于朋友間的閑談及書信來往,可以多方同時參與;親密文體只能傳遞親密感情,不傳遞公共信息,家庭成員和戀人之間常用這種文體。
因為網絡聊天是一種短暫的交流活動,不是面對面的交談。在網絡這層面紗的掩護下,交談者不需要擔心各自現(xiàn)實社會地位的懸殊,也不必擔心他們的衣著、外表、語音、語調,因此也很少注意交談中的措辭、標點符號或者語法。所以,在網絡聊天中,話語省略、引用俗語、使用個人自創(chuàng)的語言甚至出現(xiàn)拼寫、語法錯誤都是非常常見的,如以下摘自Noesis的例子:
Ladyishere:hello gonewith d80 how are u(完全沒有標點符號)
brb(be right back自創(chuàng)縮寫,以節(jié)約打字時間)
Message from uknaturist)I live with my daughter,i am divorved(with和daughter拼寫錯誤,I沒有大寫)
網絡聊天不是面對面的交流,卻不缺少語言外信息,聊天者卻可以借助圖片、動畫、描述動作的語言等網絡聊天手段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表情、動作、甚至心理活動,比如Dusy_miller 65LOL@the Captain(LOL=laugh out loudly)。
在結構上,網絡聊天語言和口語比較接近,結構松散、自由,出現(xiàn)了錯誤也很少修改。它是一種隨意的非正式語言,是適用于朋友或者熟人間的群體語言。
隨著因特網在當今社會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一媒介與他人交流,網上用語,尤其是聊天室語言形成了其特有的社會語言學和問題學特征。聊天室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參與者——管理員和普通聊天者之間具有權勢關系,而普通聊天者之間構成平等關系。由于平等關系在聊天室處于主導地位,因此,聊天室的語言呈現(xiàn)出隨意非正式的語言風格。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種網絡語言是否會被接納為一種正式的官方的語言,我們將拭目以待。
(注:本研究為湖南文理學院青年專項基金課題)
[1]Brown,R&Gilman,A.1960,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In Sebeok,T.(ed.)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MA:MIT Press.
[2]Crystal,David.1985.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second edition).New York:Basil Blackwell.
[3]Crystal,David.2001.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Halliday,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London:Edward Arnold.
[5]Hudson,R.A.2000.Socio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Joos,M.1961.The Five Clocks.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