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芳
(韓山師范學院化學系,廣東潮州 521041)
胡子鯰,俗稱塘鲺,在分類上屬鯉形目、胡子鯰科,屬于熱帶、亞熱帶魚類,廣布于我國南方各地,既是營養(yǎng)豐富的消費品,同時具有較好的藥用及滋補作用[1]。胡子鯰適應能力強,容易養(yǎng)殖,成本較低,是重要淡水魚類養(yǎng)殖對象。一般只作為人們餐桌的食用魚類之一,本試驗根據(jù)胡子鯰魚類的易養(yǎng)殖、產(chǎn)量大的特點,結(jié)合多肽、氨基酸等具有生物活性物質(zhì)(如對鳙魚[2]、鰻魚[3]、雞肉[4]等的研究)的開發(fā)前景,對胡子鯰魚蛋白酶水解條件進行研究,通過對木瓜蛋白酶水解胡子鯰的水解條件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最佳的水解途徑,以便為胡子鯰功能食品開發(fā)和利用做一些探索性研究。
1.1.1 試驗材料與試劑
胡子鯰:購于潮州市橋東市場;
木瓜蛋白酶(酶活力6 000 U/mg),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1.1.2 主要儀器與設備
501 超級恒溫槽:上海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800 型離心機:上海手術(shù)器械廠;FA2004N 電子天平:上海精科;數(shù)顯精密pH 計;微量凱氏定氮儀等。
1.2.1 工藝流程[5]
新鮮胡子鯰→蒸熟、壓榨(去脂肪)→65 ℃烘干、搗碎的魚粉(備用)→稱量→加水稀釋→調(diào)pH→加溫酶水解→滅酶(100 ℃,10 min)→冷卻→離心(15 min)→收集上清液,定容至50 mL→分析
1.2.2 測定方法
1.2.2.1 氨基態(tài)氮含量的測定
采用雙指示劑甲醛滴定法[6]。
取兩個干凈的三角瓶,各吸取10 mL 酶水解液,第一個瓶中加入5 mL 甲醛和3 滴酚酞,搖勻、靜置1 min后,用0.01 mol/L NaOH 標準液滴定,消耗體積為V1;第二個瓶中加入3 滴中性紅指示劑,搖勻、靜置1 min后,用0.01 mol/L NaOH 標準液滴定,消耗體積為V2。按下式計算胡子鯰酶水解液中氨基態(tài)氮含量:氨基態(tài)氮含量/(mg/L)=c×(V1-V2)×10×0.014×1000/0.01L,式中:c 為NaOH 標準液濃度,(mol/L)。
1.2.2.2 原料總氮量的測定
微量凱氏定氮法[7]。
1.2.2.3 水解度的測定
水解液中游離氨基態(tài)氮含量/原料總氮含量×100%[8]。
1.2.3 試驗設計[9]
酶用量、底物濃度、酶水解溫度、酶水解時間和pH均對木瓜蛋白酶對胡子鯰魚蛋白的水解有影響。本試驗采用單因素試驗(即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研究某一因素對酶水解效果的影響),確定各因素的最佳條件,再采用L9(34)[10]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以氨基態(tài)氮含量為指標,確定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水解條件。
1.2.4 酶水解液的制備
稱取一定量搗碎的魚粉,按比例加入蒸餾水,預熱至設定溫度,調(diào)pH 至規(guī)定值,加酶恒溫水解一定時間后移至沸水浴中,進行滅酶活10 min,離心取上清液即為水解液,定容至100 mL。取酶水解液進行測定。
2.1.1 酶用量對酶水解效果的影響
酶用量對水解度的影響在胡子鯰水解的過程中,木瓜蛋白酶的用量是影響水解程度的一個因素,在底物濃度為2.5%、溫度為50 ℃,水解時間4 h、pH 為7.0的條件下,分別配制酶濃度為0.8%、1.0%、1.2%、1.4%、1.6%、1.8%的胡子鯰漿液,以水解度為考察指標,結(jié)果見圖1。
圖1 酶濃度對水解效果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ensity of protease on hydrolyzation
由圖1 的結(jié)果可看出,隨著酶用量的增加胡子鯰蛋白的水解度逐漸增加,但木瓜蛋白酶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水解度隨著加酶量的變化趨勢有所緩慢。因此,木瓜蛋白酶水解胡子鯰的最佳酶濃度為1.6%左右。
2.1.2 底物濃度對水解效果的影響
分別配制底物濃度為2.5%、3%、3.5%、4%、4.5%、5%的胡子鯰漿液,調(diào)節(jié)其pH 為7.0,酶濃度為1.6%,50 ℃下水解4 h 后測定其水解度,找出最佳的底物濃度,見圖2。
圖2 底物濃度對水解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ensity of substretum on hydrolyzation
由圖2 可見,底物濃度在3.5%左右胡子鯰水解度相對較高。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胡子鯰的水解度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于底物濃度過高,體系的有效水濃度降低這就降低了底物與酶的接觸幾率。因此,胡子鯰水解的最佳底物濃度為3.5%左右。
2.1.3 酶水解時間對酶水解效果的影響
在試驗中選取底物濃度為3.5%,酶濃度為1.6%,pH 為7.0,溫度為50 ℃下對胡子鯰蛋白進行酶水解,研究酶水解時間對水解度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酶水解時間對水解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hydrolysis time on hydrolyzation
由圖3 可見,在最初5 h 內(nèi)水解度隨酶水解時間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當達到一定時間(5 h)后,水解度的增加變得緩慢,基本上趨于不變。因此認4 h~5 h 為木瓜蛋白酶酶水解胡子鯰蛋白的最佳時間。
2.1.4 酶水解溫度對酶水解效果的影響
選定底物濃度為3.5 %,酶濃度為1.6 %,pH 為7.0,分別在40、45、50、55、60、65 ℃下水解5 h,通過水解度的具體數(shù)值確定最佳溫度,見圖4。
由圖4 可見,在溫度為40 ℃~50 ℃范圍內(nèi)水解度隨著溫度的提高而增大,當溫度再增加時水解度反而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于溫度對木瓜蛋白酶的影響,溫度太高會使酶滅活,而溫度過低則酶的活性不足,兩者會導致水解度的降低,因此最佳的酶水解溫度為50 ℃左右,這時酶的活性最高。
圖4 酶水解溫度對水解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hydrolyzation
2.1.5 體系初始pH 對酶水解效果的影響
選取底物濃度為3.5%,酶濃度為1.6%,溫度為50 ℃,在不同pH 條件下水解5 h,確定最佳酶水解pH,見圖5。
圖5 pH 對水解效果的影響Fig.5 Effect of pH on hydrolyzation
由圖5 可看出體系初始pH 對水解度有一定的影響,當pH 在6~7.5 范圍內(nèi),水解度隨著pH 的增加而提高,當pH 大于7.5 時水解度隨著pH 的增加反而有所下降。這就說明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胡子鯰時,酶水解液的最適pH 為7.0~7.5 之間。因此,本試驗體系的起始pH 固定在7.0。
根據(jù)以上單因素試驗,確定了酶用量、底物濃度、酶水解時間、體系起始pH 以及酶水解溫度。其中體系的起始pH 采用固定值7.0,綜合考慮酶水解過程是同時受各因素的影響,故采用三水平四因素即L9(34)進行正交試驗,確定酶水解的最佳工藝條件。各因素及相應水平見表1。
從表1 可知,在這幾個因素中,酶濃度對水解效果的影響最為顯著,各因素對胡子鯰魚蛋白酶水解效果影響的大小順序是:酶濃度>底物濃度>酶水解溫度>酶水解時間。胡子鯰魚蛋白的最佳酶水解條件為A3B1C3D3,因為該條件沒有出現(xiàn)在正交表里,所以進行驗證實驗,即在酶水解溫度為55 ℃的條件下,底物濃度為3.5%,,酶濃度為1.8%,酶水解6 h 后胡子鯰蛋白獲得最大水解度為30.65 %。所得結(jié)果水解度30.65 %>29.00%(正交表里的最大值),所以該正交試驗結(jié)果可靠。
表1 木瓜蛋白酶酶水解胡子鯰蛋白L9(34)正交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分析Table 1 Design of L9(34)orthogonal tes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of hydrolysis of Clarias fuscus by papain
實驗得出以水解度為考察指標,采用木瓜蛋白酶對胡子鯰魚蛋白進行水解,水解效果較好。通過對單因素的考察結(jié)合正交實驗確定木瓜蛋白酶水解胡子鯰魚蛋白的最佳條件是pH7.0,酶濃度為1.8%,底物濃度為3.5%,在溫度為55 ℃,酶水解6 h。在此條件下胡子鯰的水解效果最好,水解度可達到30.65%。
[1]龔鋼明,顧慧.魚類加工下腳料的資源化與利用途徑[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3,20(7):55-57
[2]段振華,汪菊蘭.鳙魚的開發(fā)利用研究[J].科學養(yǎng)魚,2005(2):10-11
[3]余杰,陳美珍.酶法制備水解鰻魚頭蛋白及其應用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1,22(1):45-47
[4]曹東旭,姚秀玲,陳惠娟,等.雞肉蛋白水解液的研究[J].天津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17(3):11-13
[5]趙玉紅,孔保華.魚蛋白水解的研究進展[J].肉類工業(yè),2000(3):31-34
[6]涂宗財,陳劍兵,劉偉,等.酶解魚鱗膠制備小分子多肽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5,26(8):210-212
[7]楊惠芬.GB5009-1996 食品衛(wèi)生理化檢驗標準手冊[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52
[8]陳晶,熊善柏,李潔,等.白鱗魚骨蛋白酶水解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6,27(11):326-330
[9]粟桂嬌,閻欲曉,申柯,等.酶法制取羅非魚水解動物蛋白的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5,26(4):177-182
[10]皮鈺珍,王淑琴,岳喜慶.卵黃高磷蛋白磷酸肽制備工藝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6,27(8):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