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模擬酸雨脅迫對樟樹幼苗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響

      2013-07-24 01:50:00趙巍巍馬元丹
      關(guān)鍵詞:導(dǎo)度蒸騰速率酸雨

      趙巍巍, 江 洪,2, 馬元丹

      (1. 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 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diǎn)實驗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與固碳減排重點(diǎn)實驗室, 浙江 臨安311300; 2. 南京大學(xué) 國際地球系統(tǒng)科學(xué)研究所, 江蘇 南京210093)

      自工業(yè)革命以來, 人類在生產(chǎn)、 生活等活動中, 使用了大量化石燃料(如石油和煤等), 產(chǎn)生了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 在大氣中反應(yīng)生成硫酸和硝酸, 并隨著降雨和降雪形成酸雨。 國際上統(tǒng)一將pH 值低于5.6 的降雨稱為酸雨[1]。 目前, 中國受酸雨危害的重災(zāi)區(qū)主要分布在以江蘇、 浙江、 福建、 四川等省為首的沿海和內(nèi)陸區(qū)域[2-3]。 已有研究[4-6]表明, 酸雨脅迫會對植物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危害, 表現(xiàn)為破壞葉片結(jié)構(gòu), 增加膜透性, 加快呼吸速率, 降低蒸騰速率, 降低酶活性, 降低葉綠素含量等, 但是不同種類的植物對酸雨脅迫的響應(yīng)不同。 目前, 酸雨對植物的傷害研究主要集中在樹木和農(nóng)作物方面。 作為中國亞熱帶地區(qū)的植被恢復(fù)和城市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7]——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 是包括杭州在內(nèi)的多個城市的市樹, 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 國家二級重點(diǎn)保護(hù)植物。 樟樹對溫度的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 在最低氣溫-7.0 ℃或年均溫度16.0 ℃以上的地區(qū)均可正常生長。 目前, 對酸雨脅迫下的樟樹生理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8-10]與葉綠素?zé)晒馓匦裕?1]等方面, 但對樟樹幼苗水分利用特性的研究還鮮有報道。 本研究以3 年生樟樹幼苗為研究材料, 模擬酸雨條件下樟樹幼苗的光合作用與水分生理特性, 目的是要了解不同時期的不同強(qiáng)度酸雨對樟樹幼苗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響, 以期為在酸雨頻發(fā)地區(qū)樟樹的引種和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試驗地設(shè)在浙江省臨安市的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30°16′N,119°44′E)的酸雨大棚內(nèi)。 臨安地處浙江省西北部, 屬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 年平均氣溫為16.4 ℃, 極端最高氣溫41.9 ℃, 極端最低氣溫-9.2 ℃, 全年日照時數(shù)為1 847.3 h, 年平均降水量為1 628.6 mm, 無霜期237 d。 土壤為紅黃壤。

      1.2 研究方法

      1.2.1 試驗材料 供試苗木選用健康的長勢一致的3 年生樟樹幼苗45 株, 苗高60~90 cm, 地徑1.572~1.756 cm。 將幼苗栽于內(nèi)徑22 cm, 深26 cm 的花盆中, 置于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實驗基地的酸雨大棚中。 栽培土為當(dāng)?shù)赝寥兰醇t黃壤, 常規(guī)管理。 試驗設(shè)3 個處理, 15 盆·處理-1, 將植株隨機(jī)分成3 組進(jìn)行模擬酸雨處理。

      1.2.2 試驗處理 在2008 年春季(4 月初)至2009 年秋季(10 月末), 根據(jù)浙江省酸雨的平均離子組成以及常用的模擬酸雨試驗中的配比[12-13], 按硫酸∶硝酸為8 ∶1 的體積比比例配制母液, 加水稀釋成3 種不同梯度的酸溶液: pH 2.5(重度酸雨)、 pH 4.0(中度酸雨)和pH 5.6(對照)的酸雨溶液。 根據(jù)當(dāng)?shù)氐亩嗄甑拿吭缕骄邓看_定噴淋量, 約噴淋酸雨130 mL·盆-1·d-1, 這與當(dāng)?shù)乜偨邓炕疽恢? 夏季適當(dāng)補(bǔ)水, 噴淋期間用塑料薄膜遮蔽防止自然降水的干擾。

      1.2.3 葉片水分生理指標(biāo)的測定 利用便攜式紅外氣體分析儀(Licor, 美國)于2008 和2009 年的4, 7和10 月測定葉片光合速率(Pn, μmol·m-2·s-1), 氣孔導(dǎo)度(Gs, mol·m-2·s-1), 蒸騰速率(Tr, mmol·m-2·s-1)。Li-6400 的開路系統(tǒng)測定光響應(yīng)曲線設(shè)置由高光強(qiáng)至低光強(qiáng)開始測定, 梯度為: 2 000, 1 500, 1 000, 600,300, 200, 100, 80, 50, 20, 0 μmol·m-2·s-1(用光合有效輻射表示光強(qiáng))。 在各個酸雨處理組中各隨機(jī)選擇5 株樟樹幼苗, 共15 盆, 挑選幼苗上當(dāng)年成熟的中上部葉片在晴天上午9:00-11:00 進(jìn)行測定。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首先利用Excel 2003 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jìn)行整理, 再使用SPSS 18.0 對數(shù)據(jù)進(jìn)行正態(tài)性和齊性檢驗, 最后采用一般線性模型(GLM)多因素方差分析來分析酸雨、 年份、 季節(jié)因素對樟樹幼苗水分生理的影響, 并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比較不同酸雨梯度下所獲數(shù)據(jù)組間的差異顯著性, 最終利用Sigma Plot 10.0 軟件成圖[14]。

      2 結(jié)果分析

      2.1 光強(qiáng)對樟樹葉片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當(dāng)光強(qiáng)為0~200 μmol·m-2·s-1時, 不同季節(jié)和年份各處理的樟樹幼苗凈光合速率Pn均與光強(qiáng)均呈線性關(guān)系, 不同酸雨處理條件下樟樹幼苗凈光合速率值都隨著光強(qiáng)的升高而增加, 在達(dá)到光飽和點(diǎn)后逐漸變緩(圖1)。

      圖1 不同年份、 季節(jié)和酸雨處理下樟樹幼苗光合速率變化Figure 1 Variation of Pn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研究發(fā)現(xiàn): 當(dāng)光強(qiáng)為1 500~2 000 μmol·m-2·s-1時, 只有2008 年夏季pH 2.5 處理下的樟樹幼苗凈光合速率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 其余處理和其他時期中均未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 所以樟樹幼苗在整體上是能適應(yīng)高光強(qiáng)的。 2008 年的中度酸雨 (pH 4.0)處理下幼苗的凈光合速率高于重度處理組和對照組, 表示樟樹幼苗在受到酸雨脅迫的初期, 中度酸雨增強(qiáng)了它利用200 μmol·m-2·s-1以上光強(qiáng)的能力。 在2008 的夏、秋兩季和2009 年的春、 秋兩季的重度酸雨處理下, 樟樹幼苗的凈光合速率最低, 說明重度酸雨對樟樹幼苗的凈光合速率影響較大; 但在對2009 年夏季處理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凈光合速率表現(xiàn)為pH 2.5>pH 4.0>pH 5.6。

      樟樹幼苗的凈光合速率隨季節(jié)、 年份和酸雨強(qiáng)度的不同而變化, 三者的單獨(dú)作用及交互作用對樟樹幼苗的Pn有顯著影響(表1)。

      表1 季節(jié)、 年份、 酸雨及其交互作用對樟樹幼苗水分生理特性影響的多元方差分析Table 1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effects of season, year, acid rai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wate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圖2 不同年份、 季節(jié)和酸雨處理下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變化Figure 2 Variation of G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years, seasons and acid rain

      2.2 光強(qiáng)對葉片氣孔導(dǎo)度的影響

      如圖2 所示: 不同酸雨梯度處理下的樟樹幼苗氣孔導(dǎo)度Gs的變化不同。 在各季節(jié)、 年份、 梯度酸雨的處理下發(fā)現(xiàn), 當(dāng)光強(qiáng)低于300 μmol·m-2·s-1時, 氣孔導(dǎo)度隨光強(qiáng)的上升速度最快, 當(dāng)光強(qiáng)達(dá)到300 μmol·m-2·s-1時出現(xiàn)轉(zhuǎn)折, 氣孔導(dǎo)度上升速度變慢。

      在同一光強(qiáng)下, 2008 年的春、 夏和2009 年的秋季的中度酸雨(pH 4.0)處理對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促進(jìn)作用最強(qiáng)。 在2008 年的秋季和2009 年的春季, 則是pH 5.6>pH 4.0>pH 2.5, 說明隨酸雨強(qiáng)度的升高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下降, 而在2009 年的夏季則是pH 2.5>pH 4.0>pH 5.6, 表示夏季的蒸騰速率增強(qiáng), 對重度酸雨的脅迫具有一定的抗性。

      季節(jié)、 年份、 酸雨強(qiáng)度單獨(dú)和交互作用中, 季節(jié)和酸雨的交互作用對氣孔導(dǎo)度沒有顯著影響(表1),其余均對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有顯著影響。

      圖3 不同年份、 季節(jié)和酸雨處理下樟樹幼苗的蒸騰速率的變化Figure 3 Variation of Tr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years, seasons and acid rain

      2.3 光強(qiáng)對葉片蒸騰速率的影響

      當(dāng)光強(qiáng)為0~200 μmol·m-2·s-1時(圖3), 在不同季節(jié)、 年份、 不同強(qiáng)度酸雨處理下, 樟樹幼苗的蒸騰速率Tr均與光強(qiáng)呈線性關(guān)系, 且蒸騰速率隨光強(qiáng)的升高而上升較快, 當(dāng)光強(qiáng)大于300 μmol·m-2·s-1時,蒸騰速率的開始上升速度漸緩。

      2008 和2009 年的夏季, 同一光強(qiáng)下, 樟樹幼苗的蒸騰速率隨酸雨強(qiáng)度的變化為pH 5.6>pH 4.0>pH 2.5, 表明在夏季酸雨強(qiáng)度越高對樟樹的蒸騰速率抑制作用越大; 2008 和2009 年的秋季的變化是一致的, 為pH 4.0>pH 5.6>pH 2.5, 說明秋季pH 4.0 的酸雨促進(jìn)了植物的蒸騰速率。 在2009 年的春季處理中, 不同梯度酸雨脅迫下的蒸騰速率均未有明顯變化。 由表1 可見: 樟樹幼苗的蒸騰速率在年份的單獨(dú)作用下無顯著影響。

      2.4 光強(qiáng)對葉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樟樹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EWU在光強(qiáng)增加的起始階段隨光強(qiáng)度變強(qiáng)呈增高趨勢, 當(dāng)達(dá)到某一光強(qiáng)值, 水分利用效率達(dá)到最大值, 然后隨著光強(qiáng)的繼續(xù)增強(qiáng)而呈現(xiàn)下降趨勢(2009 年春季pH 5.6 處理除外, 圖4)。 酸雨環(huán)境下的樟樹幼苗在不同年份、 不同季節(jié)處于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值的光強(qiáng)不同。 春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值較夏秋兩季高, 夏季其次, 秋季水分利用效率值最低。

      在處理的初期, 即2008 年春季, 水分利用效率隨pH 值變化為pH 4.0>pH 2.5>pH 5.6, 表示酸雨增強(qiáng)了樟樹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且中度酸雨的增強(qiáng)作用最大; 2009 年的春季, 水分利用效率則是對照組大于處理組。 在2 年的夏季處理中, 相同光合有效輻射強(qiáng)度下, 水分利用效率變化為pH 2.5>pH 4.0>pH 5.6, 說明酸雨越強(qiáng), 水分利用效率越大, 2 年的秋季處理時, 水分利用效率的變化趨勢在3 個梯度酸雨影響下基本一致, 其中2009 年秋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在3 個梯度酸雨下未出現(xiàn)差異。

      圖4 不同年份、 季節(jié)、 酸雨處理下樟樹幼苗的水分利用率變化Figure 4 Variation of EWU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years, seasons and acid rain

      如表1 所示: 季節(jié)、 年份、 酸雨單獨(dú)和交互作用中除季節(jié)和年份作用外, 其余均對水分利用效率產(chǎn)生了顯著的影響。

      3 討論和結(jié)論

      3.1 酸雨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酸雨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會因研究對象的不同或酸雨pH 值的差異而得到不一樣的結(jié)果, 即隨著酸雨酸性的增強(qiáng), 植物光合作用明顯降低[15], 或影響不明顯, 或其光合作用明顯增加[25,30]。 研究發(fā)現(xiàn): 不同年份、 季節(jié)以及不同pH 值的酸雨對樟樹的光合速率產(chǎn)生不同影響。 pH 2.5 的酸雨處理下樟樹幼苗的光合速率最低, 這與對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13]和黑殼楠Lindera megaphylla[1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pH 4.0的酸雨使得樟樹幼苗的最大凈光合速率增強(qiáng), 與已有對樟樹的研究[9-11]結(jié)論一致, 但與對山核桃[13], 苦櫧Castanopsis sclerophylla[17], 甜櫧Castanopsis eyrei[17]和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17]幼苗在pH 4.0 下的研究結(jié)果不同, 這可能是由于植物對酸雨抗性因其種類不同而有差異所導(dǎo)致的[18]。

      3.2 酸雨對氣孔導(dǎo)度的影響

      當(dāng)葉片接觸酸雨時, 植物葉表面的蠟質(zhì)和角質(zhì)層首先被破壞, 隨之植物的表皮受到傷害, 酸性物質(zhì)會通過氣孔破壞植物生理生化代謝。 作為自身的一種保護(hù)反應(yīng), 氣孔導(dǎo)度會降低或者是氣孔直接關(guān)閉,因此, 影響植物與外界的氣體、 水分的交換, 并直接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本實驗發(fā)現(xiàn)pH 4.0 的酸雨在處理的前期階段增強(qiáng)了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 這與陳睿等[19]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實驗中期隨著酸雨酸度的增加氣孔導(dǎo)度降低。 而pH 2.5 的酸雨使得樟樹幼苗的氣孔導(dǎo)度降低, 但并未出現(xiàn)因保衛(wèi)細(xì)胞的滲透壓下降導(dǎo)致氣孔關(guān)閉的現(xiàn)象[20]。 引起植物氣孔導(dǎo)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有3 種: 由于質(zhì)壁分離引起保衛(wèi)細(xì)胞膨脹導(dǎo)致氣孔關(guān)閉[21-23]; 酸雨中大量的氫離子破壞了保衛(wèi)細(xì)胞的離子平衡, 導(dǎo)致氣孔功能紊亂[24-25];鉀離子的出入影響著氣孔的開關(guān), 由于酸雨的使得鉀離子的減少, 直接影響氣孔的開口大小。

      3.3 酸雨對蒸騰速率的影響

      蒸騰速率在夏季對酸雨的反應(yīng)明顯強(qiáng)于春、 秋兩季。 說明夏季植物生長較快, 而春秋因氣溫降低植物的生理活動趨于平緩。 隨著時間的推移, 植物的蒸騰速率對酸雨的反應(yīng)差異變小, 說明樟樹幼苗對酸雨的抗性逐漸加強(qiáng), 對酸雨脅迫的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 也有研究表明中、 強(qiáng)度酸雨降低了植物的蒸騰速率[26]并使氣孔阻抗增高。 這與本研究pH 2.5 處理下的結(jié)果相同, 樟樹幼苗的蒸騰速率降低、 生理活動受到抑制,但未出現(xiàn)氣孔關(guān)閉現(xiàn)象, 表明樟樹對酸雨具有一定的抗性。

      3.4 酸雨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2 a 的處理中, 不同強(qiáng)度酸雨脅迫下的樟樹幼苗水分利用效率隨時間變化, 其差異逐漸變??; 另外,在2 a 的夏季中酸雨處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對照組, 說明樟樹幼苗對酸雨具有較強(qiáng)的適應(yīng)性。 有研究[27]表明: 植物的形態(tài)特性與對酸雨的抗性有關(guān), 樟樹的葉表面光滑且具有蠟質(zhì)層, 且有研究認(rèn)為酸雨促進(jìn)了樟樹幼苗的根系生長[9]。

      綜上所述: 對樟樹幼苗3 個季節(jié)的光合作用與水分生理特性測定發(fā)現(xiàn), 隨著時間的推移, 樟樹在長期酸雨脅迫下對酸雨逐漸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 其中中等強(qiáng)度的酸雨(pH 4.0)增強(qiáng)了樟樹幼苗的光合速率與氣孔導(dǎo)度, 說明樟樹幼苗本身具備一定的抗酸性。 實驗后期的蒸騰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對酸雨的反應(yīng)差異較實驗前期小, 表明樟樹幼苗在酸雨的長期脅迫下抗酸性逐漸加強(qiáng)。 因此, 樟樹可以在酸雨區(qū)引種栽培。

      致謝: 感謝西南大學(xué)的蔣馥蔚和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的李佳對本研究實驗數(shù)據(jù)測定的幫助。

      [1] 鄭玲哲, 張金鑫, 周克元, 等. 酸雨與環(huán)境影響研究[J]. 環(huán)境科學(xué)與技術(shù), 1983, 6 (2): 11-16.ZHENG Lingzhe, ZHANG Jinxin, ZHOU Keyuan, et al. Research of the acid rai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J].Environ Sci & Technol, 1983, 6 (2): 11-16.

      [2] 趙艷霞, 侯青. 1993—2006 年中國區(qū)域酸雨變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氣象學(xué)報, 2008, 66 (6): 1032-1042.ZHAO Yanxia, HOU Qing. An analysis on 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 of acid rain in China (1993-2006) and its causes [J]. J Meteorology, 2008, 66 (6): 1032-1042.

      [3] 張新民, 柴發(fā)合, 王淑蘭, 等. 中國酸雨研究現(xiàn)狀[J]. 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 2010, 23 (5): 527-532.ZHANG Xinmin, CAI Fahe, WANG Shula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ci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J]. Res Environ Sci, 2010, 23 (5): 527-532.

      [4] 龍云, 劉蕓, 鐘章成, 等. 酸雨和UV-B 對玉米幼苗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09, 29(9): 4957-4966.LONG Yun, LIU Yun, ZHONG Zhangcheng, et al. Effects of UV-B irradiation and acid rain on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of maize seedlings [J]. Chin J Ecol, 2009, 29 (9): 4957-4966.

      [5] 李佳, 江洪, 余樹全, 等.模擬酸雨脅迫對青岡幼苗光合特性和葉綠素?zé)晒鈪?shù)的影響[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 2009, 20(9): 2092-2096.LI Jia, JANG Hong, YU Shuquan, et al.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Quercus glauca seedlings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J]. Chin J Appl Ecol, 2009, 20 (9): 2092-2096.

      [6] 齊澤民, 鐘章成, 鄧君, 等. 模擬酸雨對杜仲葉膜脂過氧化及氮代謝的影響[J]. 西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01, 26 (1): 151-156.QI Zemin, ZHONG Zhangcheng, DENG Jun, et al.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J] J Southwest China Norm Univ Nat Sci, 2001, 26 (1): 151-156.

      [7] 郝日明, 魏宏圖. 紫金山森林植被性質(zhì)與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重建可能性的探討[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 1999, 23(2): 108-115.HAO Riming, WEI Hongtu. Succession tendency of Zhongshan vegetaion and discussion of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 [J]. Chin J Plant Ecol, 1999, 23 (2): 108-115.

      [8] 樊后保, 臧潤國. 模擬酸雨對樟樹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 浙江林學(xué)院學(xué)報, 1996, 13 (4): 412-417.FAN Houbao, ZHANG Runguo.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ing growthggand of Cinnamomum camphora [J]. J Zhejiang For Coll, 1996 , 13 (4): 412-417.

      [9] 付曉萍, 田大倫, 閆文德. 模擬酸雨對樟樹光合日變化的影響[J]. 中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 2006, 26 (6): 38-43.FU Xiaoping, TIAN Dalun, YAN Wende.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the diurnal chang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photosynthesis [J]. J Cent South For Univ, 2006, 26 (6): 38-43.

      [10] 田大倫, 付曉萍, 方晰, 等. 模擬酸雨對樟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響[J]. 林業(yè)科學(xué), 2007, 43 (8): 29-35.TIAN Dalun, FU Xiaoping, FANG Xi, et al.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 in leav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 in artificial potted environment [J]. Sci Silv Sin, 2007, 43 (8): 29-35.

      [11] 余小龍, 伊力塔, 余樹全, 等. 酸雨脅迫對樟樹幼苗葉片葉綠素?zé)晒馓匦缘挠绊懀跩]. 浙江林業(yè)科技, 2011, 31(2): 19-24.YU Xiaolong, YI Lita, YU Shuquan, et al. Effects of acid rain stress on chlorophyll fluoresecence properties of leav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J]. J Zhejiang For Sci Technol, 2011, 31 (2): 19-24.

      [12] 王麗紅, 蔡麗單, 曾慶玲, 等. 酸雨對3 類不同抗性種子萌發(fā)過程的影響 (Ⅵ)酸雨脅迫對3 類種子萌發(fā)POD活性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 2005, 24 (3): 442-445.WANG Lihong, CAI Lidan, ZENG Qingling, et al. Effects of acid rain on activity of peroxidase (POD) in seed germination of three plants under time stress [J]. J Agro-Environ Sci, 2005. 24 (3): 442-445.

      [13] 魯美娟, 江洪, 余樹全, 等. 模擬酸雨對山核桃和楊梅光合生理特征的影響[J]. 生態(tài)學(xué)雜志, 2009, 28 (8):1476-1481.LU Meijuan, JIANG Hong, YU Shuquan, et al.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of Carya cathayensis and Myrica rubra [J]. Chin J Ecol, 2009, 28 (8): 1476-1481.

      [14] 姚兆斌, 江洪, 余樹全, 等. 模擬酸雨脅迫對楊梅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影響[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 2011, 22 (8):238-240.YAO Zhaobin, JIANG Hong, YU Shuquan, et al.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wate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rica rubra seedlings [J]. Chin J Appl Ecol, 2011, 22 (8): 238-240.

      [15] 周希琴. 木麻黃幼苗對模擬酸雨脅迫的響應(yīng)和Ca2+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植物生理學(xué)通訊, 2005, 41 (3): 309-312.ZHOU Xiqin. Response to simulated acid rain stress in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seedlingsand regulation of Ca2+[J].Plant Physiol Commun, 2005, 41 (3): 309-312.

      [16] 蔣馥蔚, 江洪, 李巍, 等. 不同起源時期的3 種被子植物對酸雨脅迫響應(yīng)的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征[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 2009, 33 (1): 125-133.JIANG Fuwei, JIANG Hong, LI Wei, et al. 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ree angiosperms of different evolutionary ages under acid rain stress [J]. Chin J Plant Ecol, 2009, 33 (1): 125-133.

      [17] 金清, 江洪, 余樹全, 等. 酸雨脅迫對亞熱帶典型樹種幼苗生長與光合作用的影響[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09, 29(6): 3322-3327.JIN Qing, JIANG Hong, YU Shuquan, et al. Research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typical seedlings in subtropical regions under acid rain stress [J]. Chin J Ecol, 2009, 29 (6): 3322-3327.

      [18] 黃繼山, 溫文保, 藺萬煌, 等. 酸雨對樹木葉細(xì)胞傷害的模擬研究[J]. 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 2002, 15 (2): 219-224.HUANG Jishan, WEN Wenbao, LIN Wanhuang, et al. Damage of simulated acid rain to tree’s mesophyll cells [J].For Res, 2002, 15 (2): 219-224.

      [19] 陳睿. 模擬酸雨對鳶尾屬2 種地被植物的影響[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0.CHEN Rui.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Two Ground Cover Plants of Iris genera [D]. Ya’a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20] ADAMS C S. DENGLER M. Acid rain effect on foliar bistology of Artemisia tilesil [J]. Can J Bot, 1984, 62(3):463-474.

      [21] APPLEBY R F, DAVIES W. A possible evaporation site in the guard cell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leaf structure on the humidity response by stomata of woody plants [J]. Oecologia, 56: 30-40.

      [22] DYEING C D, CURRIER H. Foliar penetration by chemicals [J]. Plant Physiol, 36: 169-174.

      [23] LEECE D R. Foliar absorption in Prunus domestica L. (I)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rface wax barrier [J]. Aust J Plant Physiol, 5: 749-766.

      [24] RASCHKE K. Stomatal action [J]. Ann Rev Plant Physiol, 1975, 26: 309-340.

      [25] ZEIGER E. The biology of stomatal guard cells [J]. Ann Rev Plant Physiol, 1983, 34: 441-475.

      [26] 惠紅, 高緒評. 水稻葉片對模擬酸雨傷害的生理反應(yīng)[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 1996, 5 (3): 42-46.HUI Hong, GAO Xuping.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rice leaves to simulated acid rain [J]. J Plant Resour Environ, 1996, 5 (3): 42-46.

      [27] 楊振德, 陳銳亮, 程玉蘭. 幾種園林樹種對酸雨抗性的研究[J]. 廣西科學(xué)院學(xué)報, 1998, 14 (3): 29-32.YANG Zhende, CHEN Ruiliang, CHENG Yulan. Resistance of several garden trees to acid rain [J]. J Guangxi Acad Sci, 1998, 14 (3): 29-32.

      猜你喜歡
      導(dǎo)度蒸騰速率酸雨
      耦合葉肉導(dǎo)度的陸面過程模型最大葉肉導(dǎo)度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
      土壤水分狀況對獼猴桃葉片蒸騰速率影響研究
      北京山區(qū)側(cè)柏林冠層-大氣蒸騰導(dǎo)度模擬及環(huán)境因子響應(yīng)
      考慮植被類型的冠層氣孔導(dǎo)度模型
      蓄水坑灌下蘋果樹冠層導(dǎo)度日變化及影響因子研究
      黃土丘陵區(qū)山杏人工林蒸騰速率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guān)系
      近10年漢臺區(qū)酸雨變化特征及氣象條件分析
      陜西氣象(2017年4期)2017-08-02 01:41:14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酸雨狀況:酸雨城市占全部城市數(shù)69.6%
      模擬酸雨大氣環(huán)境中Cl-濃度對鍍鋅鋼腐蝕行為的影響
      教育| 河池市| 成都市| 西平县| 冕宁县| 左权县| 永昌县| 祁阳县| 聊城市| 临澧县| 太和县| 临漳县| 明光市| 沙洋县| 溧水县| 昌图县| 瑞昌市| 荣成市| 馆陶县| 平乐县| 聊城市| 林周县| 萍乡市| 和田县| 上高县| 灵山县| 宜丰县| 广宁县| 陆川县| 晋宁县| 肥乡县| 高碑店市| 喀喇| 芦溪县| 柳林县| 石城县| 信丰县| 旅游| 庄河市| 阿克陶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