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學軍 秦沖 韓群營 劉敦杰 劉立軍 章偉 胡緒鵬
導讀:近幾年甜瓜細菌性角斑病在武漢市甜瓜主產區(qū)蔡甸發(fā)生越來越嚴重,部分田塊損失嚴重,少數田塊甚至絕收,給生產帶來毀滅性的損失。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甜瓜細菌性角斑病大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種子帶菌、育苗工具帶病、低溫寡照天氣的影響、補水方式不合理、大田農事操作不當等。生產中應注意與霜霉病區(qū)別,掌握其為害特點,正確防治。
蔡甸區(qū)是武漢市厚皮甜瓜的主要產區(qū),以早春大棚保護地種植為主,秋季大棚也有少量種植,主要種植厚皮甜瓜品種伊麗莎白、銀蜜、久脆美、四季銀紅,厚薄皮甜瓜極品黃玉等。伊麗莎白、極品黃玉均為嫁接苗,由專業(yè)化育苗工廠生產,而銀蜜、久脆美、四季銀紅等為農戶自己培育的自根苗。近幾年來隨著銀蜜、久脆美、四季銀紅等白皮脆肉型品種在市場熱銷,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是甜瓜細菌性角斑病發(fā)生越來越嚴重,2011年偏重發(fā)生,2012-2013年連續(xù)2年大發(fā)生,部分田塊損失嚴重,少數田塊甚至絕收,給農戶帶來毀滅性的損失。
細菌性角斑病為甜瓜生產上主要病害之一,病原為丁香假單胞桿菌甜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Wilkie]。病菌在種子上或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借風雨、昆蟲和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從寄主的氣孔、水孔和傷口侵入。病菌可在種子內存活1~2年,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可存活4~6個月。在甜瓜上主要為害葉片、莖蔓,也能為害卷須和果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生為害。幼苗染病,在子葉上產生水漬狀圓形或近圓形凹陷斑點,后期變淡褐色,逐漸干枯。真葉染病初生多個針頭大小的水漬狀凹陷小斑點,病斑多沿葉脈發(fā)展,后逐漸擴大呈淡黃色或灰白色,伴有黃色暈圈,受葉脈限制,病斑形狀不規(guī)則,病部變薄,易脆裂穿孔。濕度大時病部有白色或淡黃色菌膿溢出,干燥后在病部形成灰白痕。嚴重田塊遠看葉片上像一片鳥糞,農民戲稱為“鳥糞病”。
甜瓜細菌性角斑病在田間容易與霜霉病混淆,區(qū)分兩病是防治的關鍵。將病斑對光透視,霜霉病無透光感,角斑病有透光感;濕度大時,霜霉病葉背病斑處有灰黑色霉狀物,而角斑病則有白色菌膿溢出;霜霉病病葉一般不穿孔,而角斑病病葉易穿孔。霜霉病病斑受葉脈限制大多呈多角形,角斑病多呈不規(guī)則形狀。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角斑病主要為害葉、莖稈、果實。
一是發(fā)病越來越早。甜瓜第一片真葉剛出現(xiàn),也就是播種后10~15天,在苗床上見病。常年發(fā)病時間一般在移栽前10~15天,發(fā)病早20天以上。二是發(fā)生程度逐年加重。冬春季苗床一般病株率10%~15%,嚴重時超過30%;大田嚴重田塊超過50%;春秋連作部分田塊甚至絕收。三是交叉感染嚴重。不僅農民自己培育的甜瓜苗感病重,連購買的工廠化生產的嫁接苗也感病嚴重,主要通過整枝、抹芽等農事操作交叉?zhèn)魅荆胁∷俣瓤?,嫁接苗雖然發(fā)病時間比自根苗遲20天以上,但后期發(fā)病程度相當。四是葉片及莖蔓為害重,果實為害較輕。甜瓜伸蔓至坐果前,細菌性角斑病在葉片及莖蔓上發(fā)生嚴重,常造成缺棵死苗;春季果實為害較輕,秋季果實發(fā)生較重。
①種子帶菌 種子帶病是病害發(fā)生嚴重最主要的原因,隨著久脆美、四季銀紅等品種種植面積的增加,為害程度逐年加重,為害面積逐年增加,另外,農戶直接從非正規(guī)種子經營單位果行購買這幾個品種的散裝種子,無檢疫證明。經過藥劑處理的種子與不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未處理的發(fā)病早且發(fā)病程度重,處理的幾乎很少發(fā)病。
②育苗工具帶病 農戶育苗的穴盤重復使用多年,有時一年使用多次,病菌累積,是種子不帶病的銀蜜等品種在苗床也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近幾年苗床發(fā)病越來越早、越來越重的原因之一。
③天氣的影響 農戶育苗時間集中在1~2月,正是武漢地區(qū)天氣惡劣的時期,低溫寡照,空氣濕度大,非常有利于病害傳播蔓延。
④補水方式不合理 采用基質穴盤育苗,電熱線加溫方式。冬季外界氣溫低,大棚內氣溫長期低于幼苗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溫度,電加熱時間長,基質保水性能差,為了避免燒根,苗床需經常澆水,但澆水后濕度增加,有利于病害發(fā)生,而且若澆水方式不當,水滴濺灑,有利于病害相互傳播。
⑤大田農事操作不當 農戶施肥普遍偏重,土壤墑情又好,遇連陰雨天氣,甜瓜長勢過旺,需及時整枝抹芽,但頻繁整枝交叉感染嚴重;所整病殘枝蔓隨便丟棄在大棚走道,可通過人工活動相互傳播。
種子消毒是最關鍵的一步,可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60 min,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后方可催芽。
育苗所用的穴盤需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1~2 h,再用地膜包嚴實,于晴熱高溫的天氣下暴曬3~5天,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改立面式苗床為鑲嵌式苗床,改苗盤上澆灌式補水為苗盤下潮汐式補水。
合理進行大田農事操作、水肥管理,注意整枝時間,晴天等露水干了再下田,陰雨天最好不整枝;連陰雨時間長可用多效唑10~20 mg/L控苗,可延后再整枝,整枝后注意及時用藥預防;按田塊病害輕重順序整枝,減少相互感染幾率;另外將病殘枝帶出田外集中銷毀。
苗床上幼苗出土后,可用2%春雷霉素 (加收米)600倍+100萬單位醫(yī)用鏈霉素5 000倍混合液噴淋,發(fā)病重時可連續(xù)使用2~3次;大田防治可用2%春雷霉素600倍+100萬單位醫(yī)用鏈霉素3 000倍混合液或5%春雷·王銅(加瑞農)6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