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長江中游河床下切與節(jié)點控制治理初步研究

      2013-08-09 01:50:26董耀華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13年11期
      關鍵詞:荊江洪水位河段

      黃 悅,董耀華,王 敏

      (長江科學院a.河流研究所;b.水利部江湖治理與防洪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10)

      長江中游河床下切與節(jié)點控制治理初步研究

      黃 悅a,b,董耀華b,王 敏a,b

      (長江科學院a.河流研究所;b.水利部江湖治理與防洪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10)

      三峽及上游水庫蓄水運用后,其下游荊江河段沙質河床下切了3~6 m,對兩岸的護岸工程、供水工程以及三口分流分沙將帶來不利影響。為了抑制荊江河段沖刷、穩(wěn)定控制枯水位下降,開展節(jié)點控制組合工程治理方案的初步研究,提出護底工程組合和護底+潛壩工程組合的治理方式。經數學模型計算分析,提出的治理方式可減少荊江河段沖刷,控制枯水位不降或少降,同時還可緩解三口分流分沙減少趨勢,但對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的沖刷會帶來一定影響,其利弊關系還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河床下切;枯水位下降;節(jié)點控制工程;治理效果與影響

      1 研究背景

      三峽水庫蓄水運用至2011年10月,宜昌至湖口河段平灘河槽沖刷8.69億m3,其中荊江河段沖刷5.72億m3,占總沖刷量的66%[1]。根據蓄水以來的原型觀測資料對比分析,宜昌至城陵磯河段枯水位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2003—2010年間,流量為5 500~10 000 m3/s時,河段內主要控制站枯水位累計下降0.3~0.7 m。

      目前,三峽水庫上游溪洛渡、向家壩大型水庫相繼下閘蓄水,進入三峽水庫的泥沙大幅度減少。三峽及上游水庫同時運用,上游各水庫發(fā)生大量淤積,三峽水庫出庫泥沙將進一步減少,三峽壩下游河床將發(fā)生長時段、長河段的劇烈沖刷。據數學模型預測[2-3],三峽及上游水庫運用20 a,50 a末時,宜昌至九江河段懸移質累計沖刷分別為13.5億~17.2億m3,31.9億~36.7億m3,其中宜昌至城陵磯河段沖刷量分別為13.5億~15.1億m3,19.2億~19.8億m3,上荊江河段河床平均沖深1.2~3.5 m,下荊江河段河床平均沖深5.5~6.1 m,沿程枯水位下降較多;流量為5 500~10 000 m3/s時,沿程枯水位下降1.0~3.7 m,對護岸工程穩(wěn)定、兩岸供水及荊江三口分流分沙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抑制荊江河段沖刷,減緩枯水位下降趨勢,穩(wěn)定荊江三口分流能力,很有必要研究荊江河段抑制河床沖刷下切的治理工程措施。

      2 抑制河床沖刷治理方式研究

      荊江河段是長江中下游重要河段之一,具有防洪、航運、供水等各方面的經濟效益和作用,在該段實施治理工程時須滿足:①治理工程應有利于河勢穩(wěn)定,盡可能減小對防洪、灌溉、供水及航運的不利影響;②治理工程應結合荊江河勢控制規(guī)劃的要求;③治理工程與河勢控制和航道整治工程相結合。根據長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經驗,采用全斷面護底工程、主河槽建潛壩工程的多節(jié)點控制治理方式??紤]河床邊界的抗沖條件以及護底和潛壩工程的穩(wěn)定性,治理工程控制性河段應選在河勢穩(wěn)定或單一順直的河段內。

      2.1 治理河段選定

      考慮上述治理原則,并根據三峽工程蓄水前后荊江河段實測地形資料分析,三峽工程運行以來荊江河段深泓沿程變化較大,但也有沖刷變化較小的局部河段供治理工程研究。在蘆家河淺灘下段、枝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建和在建)基礎上,本次研究選取上荊江河段的陳家灣河段、突起洲右汊河段、郝穴河段和下荊江河段的石首河段、塔市驛河段和鹽船套河段共6處作為本次治理研究的節(jié)點控制工程河段。各治理工程河段基本情況、治理范圍、工程型式及工程布置等簡述見表1。本文高程系統(tǒng)均為吳淞高程。

      表1 荊江河段抑制沖刷治理工程布置Table 1 Schemes of knick-point scouring control projects in Jingjiang River

      2.1.1 陳家灣河段

      陳家灣河段(荊28—荊30,見圖1)位于馬羊洲尾下、太平口之上,上首距葛洲壩樞紐132.5 km,長約6 km。該段屬單一順直河段,上游有枝江至江口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下游有沙市河灣三八灘航道整治工程。三峽工程蓄水運行后,本河段沖刷強度較大,枯水位下降除受本河段沖刷影響外,還受下游河段沖刷及水位下降的影響。故在此擬定護底工程,工程總長5.2 km,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建11道潛壩工程,該工程總長4.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 m左右,壩頂高程21 m左右,最大壩高3~5 m,壩長200~300 m。

      圖1 陳家灣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位置示意圖Fig.1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erged dikes in Chenjiawan reach

      2.1.2 突起洲右汊河段

      突起洲右汊河段(荊56—荊58,見圖2)位于公安河灣上段,上首距葛洲壩樞紐171.8 km,長約6.1 km。該段屬分汊河段,但突起洲左汊上首已實施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和在建的二期工程,上游有瓦口子河段航道整治控導工程。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本河段沖刷強度較大,枯水位下降較多。故布置護底工程,工程總長5.2 km,以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布置11道潛壩工程,工程總長4.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 m左右,壩頂高程20~21 m,最大壩高3~5 m,壩長250~300 m。

      2.1.3 郝穴河段

      郝穴河段(荊75—荊76,見圖3)位于郝穴河灣中段,上首距葛洲壩樞紐201.6 km,長約2.9 km。該段屬單一順直河段,下游有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控導工程。三峽工程蓄水運行后本河段沖刷強度大,枯水位下降多。故在此布置護底工程,工程總長3.2 km,以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建7道潛壩工程,工程總長2.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 m左右,壩頂高程18~20 m,最大壩高2~5 m,壩長250~400 m。

      圖2 突起洲右汊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位置示意圖Fig.2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erged dikes at the right branch of Tuqizhou reach

      圖3 郝穴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位置示意圖Fig.3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erged dikes in Haoxue reach

      2.1.4 石首河段

      石首河段(荊97—荊99,見圖4)位于石首彎道下段,上首距葛洲壩樞紐246.5 km,長約4.5 km。該段屬單一順直河段,上游有藕池口河段航道整治在建一期工程,下游有碾子灣河段航道整治。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本河段沖刷強度大,枯水位下降最多。故在此擬定護底工程,工程總長4.2 km,以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建9道潛壩工程,工程總長3.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m左右,壩頂高程16.0 m左右,最大壩高1~5 m,壩長150~320 m。

      圖4 石首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布置示意圖Fig.4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 erged dikes in Shishou reach

      2.1.5 塔市驛河段

      塔市驛河段(荊135—荊137,見圖5)位于彎道頂部,上首距葛洲壩樞紐298.3 km,長約4.3 km。該段屬單一微彎河段,下游有監(jiān)利河段航道整治已建一期工程和在建二期工程。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本河段沖刷強度較大,枯水位下降較多。故在此擬布置護底工程,工程總長4.2 km,以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建9道潛壩工程,工程總長3.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 m左右,壩頂高程15.0 m左右,最大壩高0.5~3.0 m,壩長100~380 m。

      圖5 塔市驛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布置示意圖Fig.5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erged dikes in Tashiyi reach

      2.1.6 鹽船套河段

      鹽船套河段(荊170—荊171,見圖6)位于洪水港至荊江門之間,上首距葛洲壩樞紐341.6 km,長約4.4 km。該段屬單一順直河段,下游50多公里處有洞庭湖入匯。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本河段沖刷強度較大,受洞庭湖出流頂托影響,枯水位下降較上游河段小。該段上、下游無航道整治工程,故在此擬布置護底工程,工程總長4.2 km,以抑制河床繼續(xù)沖刷,控制枯水位繼續(xù)下降;另外考慮該段主河槽布置9道潛壩工程,工程總長3.9 km,各單項工程間距450 m左右,壩頂高程14.0 m左右,最大壩高2~5 m,壩長250~400 m。

      圖6 鹽船套河段護底、潛壩工程治理示意圖Fig.6 Layout of riverbed protection project and submerged dikes in Yanchuantao reach

      3 抑制河床沖刷方案與計算

      3.1 節(jié)點控制工程組合治理方案

      (1)方案1:由上荊江陳家灣河段和突起洲右汊河段均擬建5.2 km護底工程,郝穴河段擬建3.2 km護底工程,下荊江石首河段、塔市驛河段和鹽船套河段均擬建4.2 km護底工程組合為治理方案1,簡稱護底工程組合方案。

      (2)方案2:由陳家灣、突起洲右汊、郝穴、石首、塔市驛、鹽船套的深槽河段分別擬建11,11,7,9,9,9道潛壩工程組合,及上述工程段的護底工程一并組合為治理方案2,簡稱護底+潛壩組合方案。

      3.2 不同治理方案沖淤計算

      針對抑制荊江河段沖刷、減緩枯水位下降趨勢的不同治理方案進行宜昌至九江河段一維數學模型計算,所擬定的護底工程和潛壩工程均假定于2013年實施,并且運用10,20 a。沖淤計算初始地形均采用2006年11月實測地形,水沙系列為90水沙系列,考慮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等大型已建水庫蓄水攔沙。其他計算條件與以往計算一樣。計算河床沖淤時,假定護底工程河段和潛壩工程段不沖刷,潛壩工程抬高深槽河床依據各潛壩工程布置情況而定。

      4 荊江河段節(jié)點控制工程治理效果及影響

      4.1 各治理方案運用后中游河段枯水位變化

      計算成果(見表2和表3)表明,不同治理方案實施對控制枯水位下降有較好的效果,治理工程以上河段的枯水位均有所抬高,其中潛壩治理方式的效果好于護底治理方式。不同治理方案對工程段上首枯水位抬高的效果較好,遠離河段的枯水位抬高效果較差。對上荊江河段及下荊江河段的枯水位抬高效果較好,但組合方案的末端工程河段以下的枯水位略有下降,下降值較小。

      表2 Q宜昌為6 000 m3/s時工程后荊江河段主要站點水位變化Table 2 W ater level variations atmain hydrographic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jects in Jingjiang River(QYichang=6 000 m3/s)m

      4.1.1 護底工程組合運用效果

      該治理方案實施后,上、下荊江河段沿程枯水位明顯抬高,各工程處上首枯水位抬高最多。受河床邊界條件制約,楊家腦以上枯水位抬高漸小,特別是蘆家河淺灘段河床比降大,工程壅水受限,抬高效果減小。護底工程組合運用10 a末,宜昌流量為6 000 m3/s時,相對無工程情況,枝城、松滋口枯水位僅抬高0.03 m,馬家店、陳家灣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0.40,1.17 m,太平口、沙市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0.93,1.20 m,藕池口、石首、監(jiān)利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1.34,1.51,0.57 m;20 a末,同流量下馬家店、陳家灣斷面枯水位相對無工程分別抬高0.42,1.25 m,太平口、沙市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0.95,1.27 m,藕池口、石首、監(jiān)利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1.52,2.01,0.78 m。

      4.1.2 護底+潛壩工程組合方案效果

      由于潛壩工程具有一定的高度,占用河道部分過水面積,使工程段水位壅高。上荊江陳家灣河段、突起洲右汊河段和郝穴河段的潛壩工程平均過水面積占7.8%~8.6%(宜昌流量為6 000 m3/s時所對應的水位統(tǒng)計值,下同),下荊江石首下河段、塔市驛河段、鹽船套河段潛壩工程平均過水面積占3.2%~8.1%,故該方案運用后荊江河段沿程枯水位高于護底工程組合方案。由表2可知,護底+潛壩工程運用10 a末,宜昌流量為6 000 m3/s時,相對無工程情況,枝城、松滋口枯水位均抬高0.10 m,馬家店、陳家灣斷面枯水位相對無工程分別抬高0.74,1.93 m,太平口、沙市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1.68,2.11 m,藕池口、石首、監(jiān)利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1.84,2.07,1.15 m;20 a末,同流量下枝城、松滋口枯水位均抬高0.10 m,馬家店、陳家灣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0.76,1.95 m,太平口、沙市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1.71,2.15 m,藕池口、石首、監(jiān)利斷面枯水位分別抬高2.11,2.70,1.52 m。

      宜昌流量為10 000m3/s時,護底工程及潛壩+護底工程組合實施后,各站水位相對無工程抬高分別為0.21~1.61 m和0.30~1.91 m(表3)。

      受河床邊界條件制約,楊家腦以上各方案的枯水位抬高漸小,特別是蘆家河淺灘段水面比降大,工程壅水受限,抬高效果有所減小,如圖7所示。

      4.2 各治理方案運用對中游河段沖刷影響

      荊江河段河道考慮護底工程或潛壩工程對擬制河床沖刷有一定作用,但對工程河段下游的沖刷也相應增加。由于治理方案的工程方式、工程位置等組合不同,工程下游的沖刷影響有較大的差別(見表4)。

      表4 宜昌至九江河段各分段懸移質累積沖淤量(90水沙系列)Table 4 Accumulated deposition and erosion of suspended load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Yichang-Jiujiang reach(based on 1990s hyd rographic data)億m3

      圖7 各方案運用10 a荊江河段水面線變化圖(Q宜昌=6 000 m3/s)Fig.7 W ater-surface profiles of Jingjiang River 10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ion projects(QYichang=6 000 m3/s)

      護底工程組合方案運用10,20 a末,宜昌至九江段總沖刷量變化不大,與無治理工程方案比較,分別相應減少2.5%和3.4%。但各分段沖刷量變化較大,上荊江松滋口至藕池口河段沖刷量分別相對減少0.86億,0.76億m3,約減少25%,20%;下荊江河段沖刷量相對減少1.44億,2.74億m3,約減少24.5%,25.1%;城陵磯至武漢河段沖刷量相對增加1.88億,2.28億m3,約增加265%,91.9%;武漢至九江河段淤積量相對減少0.17億,0.45億m3,約減少17.3%,47.9%。

      護底工程+潛壩工程組合運用10,20 a末宜昌至九江河段累積沖刷量分別為9.43億,16.48億m3,與無治理工程比相應減少2.3%和2.8%。各分段沖刷量變化較大,上荊江松滋口至藕池口河段沖刷量相對減少0.86億,0.79億m3,約減少25%,20.4%;下荊江河段沖刷量相對減少0.99億,1.98億m3,約減少16.8%,18.1%;城陵磯至武漢河段沖刷量相對增加1.48億,1.84億m3,約增加208%,74.2%;武漢至九江河段淤積量相對減少0.16億,0.48億m3,約減少16.3%,51.1%。

      各治理工程實施對荊江河段沖刷能起到抑制作用,同時也使工程下游河段的沖刷量相應增加。由于荊江河段護底工程、潛壩工程抑制河床沖刷,荊江河段沖刷減少,特別是下荊江河段沖刷減少近2.0億m3,使河道沖刷強度下移,導致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的沖刷量增加,治理組合方案運用10,20 a末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的沖刷量增加較多,對該河段的枯水位下降及其利弊關系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沖刷強度及沖刷量均于小下荊江河段,隨著運用時間的延長其影響逐漸減弱。

      4.3 各治理方案運用對荊江三口分流量的影響

      考慮護底及護底+潛壩工程組合方案運用后,荊江河段沿程中枯水位得到不同程度的抬高,三口分流量也相應增加(見表5)。受河床邊界條件制約,松滋口口門中枯水位抬高相對較少,其分流量相應增加不多,太平口、藕池口口門中枯水位抬高較多,太平口、藕池口分流量增加較多。護底工程組合方案運用10,20 a,松滋口分流量相對無工程分別增加8.2%,11.1%;太平口分流量分別增加21.7%,29.7%;藕池口分流量分別增加33.3%,44.0%。護底+潛壩工程組合方案運用10,20 a,松滋口分流量相對無工程分別增加16.0%,18.4%;太平口分流量分別增加33.3%,42.8%;藕池口分流量分別增加37.9%,51.5%。

      表5 不同治理方案實施后荊江三口分流量變化Table 5 Variations of the flow in three diversion channels into Dongting Lake after the imp 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regulation projects

      上述研究表明,各治理組合方案運用后荊江江口以下枯水位抬高較多,江口以上水位抬高逐漸減小,故對增加松滋口分流的作用相對較小,增加太平口、藕池口分流的作用較明顯。因此,荊江河段考慮擬制沖刷、控制枯水位降低的治理措施,對松滋口分流影響較小,而對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影響較大,能維持或穩(wěn)定太平口現狀年分流量93.1億m3(2003—2009年平均值)水平,可增加藕池口現狀年分流量108.1億m3(2003—2009年平均值)的16%。

      4.4 各治理方案運用對荊江河段防洪的影響

      4.4.1 護底工程組合實施對洪水位的影響

      荊江河段考慮護底工程,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河床下切,抑制枯水位下降,對洪水位而言負作用較小。由于護底工程控制局部河床沖刷或少沖刷,工程及以上有限河段水位不降或少降。荊江河段多個護底工程組合運用后,整個工程河段與無工程相比沖刷相對較少,故使工程及以上段的水位相應抬高,水位抬高情況視流量大小而變,中小流量下水位抬高相對較多,而大流量的水位抬高相對較少。當枝城流量為60 600 m3/s時,護底工程組合實施10 a后,荊江河段的洪水位相對無工程抬高0.2~0.7 m(見表6),與2006年現狀相比,枝城以下河段的洪水位均低于同流量洪水位值,沙市洪水位為43.98 m,比現狀值低0.19 m。

      表6 Q枝城為60 600 m3/s時工程后荊江河段主要站點水位變化Table 6 W ater level variations atmain hydrographic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gulation projects in Jingjiang River(Qzhicheng=60 600 m3/s)m

      4.4.2 護底+潛壩工程組合實施對洪水位的影響

      荊江河段在各護底工程的基礎上考慮潛壩工程,除控制河床下切外,對工程以上河段還能起到一定的壅水作用。由于潛壩壩高相對抬高2~5 m,占過水面積率隨流量大小而變化,枯水時各潛壩工程段占過水面積率為3.3%~8.6%,工程以上河段水面線抬高較多;高水時各潛壩工程僅占過水面積率為1.3%~2.9%,使工程及以上河段沿程洪水位抬高較小,故對洪水位來說影響相對較小。護底+潛壩工程組合運用后,對工程及以上河段的洪水位抬高仍有一定的影響,當枝城流量60 600 m3/s時,荊江河段的洪水位抬高0.28~0.76 m,但均低于2006年現狀同流量洪水位值,如沙市洪水位為44.03 m,比現狀值低0.14 m。

      隨著三峽水庫運用時間延長,荊江及下游河段的沖刷發(fā)展,該治理方案實施對荊江河段的洪水位影響逐漸減小,枝城流量60 600m3/s時枝城以下河段的洪水位均低于2006年現狀同流量洪水位值,各治理工程組合方案20 a后沙市洪水位43.89 m,比現狀值低0.28 m。

      由表6看出,各治理工程方案運用對枝城以下河段的洪水位影響較小,其中護底工程方案的影響小于潛壩工程方案。三峽水庫運行20 a后,荊江及下游河道大量沖刷使?jié)搲喂こ谭桨笇ηG江河段洪水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各治理工程方案運用20 a后枝城以下河段沿程洪水位遠低于2006年同流量洪水位值,而且潛壩治理工程方案運用20 a后的洪水位均低于護底治理工程方案運用10 a后的洪水位。對此在治理工程型式設計時可給予考慮,當三峽水庫運行10~20 a內,治理工程可考慮護底工程組合,三峽水庫運行20 a以后,可在護底工程的基礎上考慮護底+潛壩工程組合。

      5 結 語

      荊江河段采取護底工程組合、護底+潛壩工程組合治理方案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河床沖刷下切,減小河道枯水位下降幅度,穩(wěn)定松滋口門處枯水位,減緩荊江三口分流的萎縮速率;對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的沖刷有一定影響,沖刷強度小于下荊江河段,其利弊關系有待今后深入研究。節(jié)點控制工程組合治理實施后局部水面縱比降的增加,可以通過工程下游局部壅水工程措施來解決,從2004年、2005年胭脂壩左汊實施護底工程的成功經驗看,在荊江河段實施潛壩和護底工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本次研究工作主要在2006年和2008年實測資料基礎上進行,研究成果是初步的,提出的節(jié)點控制治理工程方案及工程布置有待最新的原型觀測資料進行優(yōu)化。

      [1]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泥沙公報(2011年)[M].武漢:長江出版社,2012.(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 Commission(CWRC)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Bulletin of Yangtze River Sediment(2011)[M].Wuhan:Changjiang Press,2012.(in Chinese))

      [2] 長江科學院.溪洛渡建壩后三峽工程下游宜昌至大通河段沖淤計算分析[M]∥三峽工程泥沙問題研究“九五”成果匯編(第七卷).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339-359.(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Downstream of Three Gorges Project-Datong Reach after the Dam Construction of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M]∥Compilation of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Results of Sediment Problem for Three Gorges Project.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2:339-359.(in Chinese))

      [3] 長江科學院.三峽水庫按正常蓄水位175 m運用后庫區(qū)淤積和長江中下游河湖沖刷及其影響預測分析[R].武漢:長江科學院,2009.(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n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in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during NPL-175m Impound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R].Wuhan: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2009.(in Chinese) )

      (編輯:黃 玲)

      長江科學院參加“第一屆全國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及工程學術研討會”

      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第一屆全國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及工程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會議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等單位承辦。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及海外多所名校的38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長江科學院科技委包承綱教授、副總工程師兼水利部巖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程展林教授、巖土重點實驗室龔壁衛(wèi)教授、潘家軍博士、胡波博士、周躍峰博士、童軍博士等7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以促進非飽和土與特殊土的理論和技術發(fā)展為宗旨,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中心議題,對非飽和土、膨脹土、黃土、凍土、膨潤土、鹽漬土、紅黏土等特殊土的基本性質、測試技術、地基處理、樁基工程、地下工程、邊坡工程、環(huán)境工程和數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與工程新經驗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本次會議含大會報告36個,錄用論文約90篇。包承綱作為我國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研究領域的先驅,應邀作了“我國非飽和土研究現狀的若干評述”的論壇報告;程展林作了“膨脹土邊坡破壞機理”的大會邀請報告,介紹了“十一五”期間長江科學院在膨脹土領域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報告取得了積極熱烈的反響,充分展示了長江科學院在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力學領域的成就和地位。此外,由童軍博士撰寫的論文《原狀膨脹土直剪特性研究》和周躍峰博士撰寫的論文《黑方臺黃土的水力特性研究》被大會錄用并推薦發(fā)表。

      通過本次會議,宣傳了長江科學院近期在非飽和土和特殊土方面的科研成果,促進了長江科學院與相關領域同行的交流,進一步了解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和前沿課題,開闊了青年學者的學術視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自:長江水利科技網)

      Prelim inary Research on Riverbed Downcutting and Knick-point Control in the Midd le Yangtze River

      HUANG Yue1,2,DONG Yao-hua2,WANG Min1,2
      (1.River Department,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2.Key Laboratory of River Regulation and Flood Control of Ministry ofWater Resources,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Since the impoundment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its upstream cascade reservoirs,the sandy bed of Jingjiang River has been scoured and lowered by 3m-6m,which brought about negative effect on revetmentworks,water supply projects,aswell as the flow-sediment diversion from three diversion channels into Dongting Lake.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trol the scouring in Jingjiang River and to stabilize or control the decrease of low water level by analyzing knick-point control schemes.On the ba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it’s proposed that the riverbed protection or the riverbed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submerged dikes could reduce erosion in the Jingjiang River,lessen or stop water level lowering,and relief the decrease of flow-sediment diversion from the three diversion channels.However,the proposed regulative projects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downstream reach from Chenglingji to Hankou,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future.

      riverbed downcutting;water level lowering;knick-point control project;efficiency and effects of regulation project

      TV143

      A

      1001-5485(2013)11-0004-07

      10.3969/j.issn.1001-5485.2013.011.002

      2012-09-17;

      2012-10-22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BAK10B04)

      黃 悅(1956-),女,湖南長沙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河流泥沙與數值模擬研究,(電話)027-82927357(電子信箱)yuehuang10181@sohu.com。

      猜你喜歡
      荊江洪水位河段
      SL流量計在特殊河段的應用——以河源水文站為例
      中華建設(2020年5期)2020-07-24 08:55:40
      石瀘高速公路(紅河段)正式通車
      石油瀝青(2020年1期)2020-05-25 06:54:10
      湖南陵水某堤防工程風險分析方法研究
      頻率曲線在荊江三口輸沙量計算中的應用
      沙雅河護岸工程防洪堤設計洪水位的確定
      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長江航運“瓶頸”初步打通
      水道港口(2016年1期)2016-04-07 12:20:13
      荊江三口水沙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淺析黃河河段維修養(yǎng)護施工工藝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1:44
      防凌期寧蒙河段流量演進的分期分河段混合算法研究
      中國政府投資44億元整治長江中游荊江航道
      水道港口(2013年2期)2013-04-27 14:14:22
      新平| 黔江区| 綦江县| 竹溪县| 邵阳县| 庐江县| 平乡县| 泰宁县| 托克逊县| 萍乡市| 久治县| 连城县| 山阳县| 社旗县| 衡水市| 普定县| 湖州市| 临夏市| 余姚市| 高要市| 五峰| 乌兰浩特市| 马公市| 庆云县| 祁门县| 来凤县| 金昌市| 永济市| 阳新县| 永德县| 洛浦县| 昌江| 邯郸县| 甘南县| 武山县| 手游| 金秀| 固原市| 达孜县| 隆子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