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趙克志
8月10日,趙克志在六盤水市盤縣淤泥鄉(xiāng)調研。(本刊記者 傅泊霖 / 攝)
按照中央“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貴州以“忠實務實實干興省、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為總載體,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升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下大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確?;顒硬黄⒉惶?、不空,辦成群眾滿意工程。
以“三實三同”推動作風真轉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既要解決作風問題尤其是“四風”問題,也要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既要解決思想上的問題,也要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既要解決各級領導班子的問題,也要解決班子成員個人的問題。以“三實三同”為總載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重溫黨的革命歷史,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永不動搖理想信念、永不脫離人民群眾;就是重實際、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以黨章為鏡、以歷史為鏡、以人民群眾為鏡,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真正查改“四風”問題,敢于揭短亮丑,觸及思想、觸及靈魂、觸及工作;就是推動干部下基層、接地氣、結朋友,真正與群眾連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以“三實三同”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新跨越。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保障。以“三實三同”為總載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以同心凝聚力量,強化領導干部帶頭,促進黨風政風轉變,帶動社會風氣轉變,轉化為干部群眾加速發(fā)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積極性,轉化為統(tǒng)籌穩(wěn)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主動性;就是以同苦攻堅克難,更加深入地實施工業(yè)強省和城鎮(zhèn)化帶動主戰(zhàn)略,銳意進取、艱苦奮斗、負重拼搏、奮力突破;就是以實干為民謀利,長期奮斗、不懈奮斗,深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抗旱救災,保民生、保秋收、保增長,重點解決老百姓最憂、最盼、最急的水、電、路和扶貧、就業(yè)、社保、教育、衛(wèi)生等難題,努力走出一條民生帶發(fā)展、民生促發(fā)展的路子,切實做到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和高起點、高水平發(fā)展兩不誤、兩促進。
以“三實三同”推動群眾滿意度大提升。教育實踐活動搞得好不好,最終要由群眾來評價。以“三實三同”為總載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是將黨的根本宗旨貫穿其中,把活動辦成群眾滿意工程作為價值取向,圍繞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問政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作為途徑,把忠實、務實、實干及同心、同苦、同步作為行為準則,著力建成一個實實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發(fā)展和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小康社會;圍繞忠于人民、干群同心,建立健全廣開言路、廣集民智、廣受監(jiān)督的開放機制,搭建有利于群眾參與的載體和平臺,從群眾意愿出發(fā)謀劃推進活動;圍繞不搞花架子,與群眾同甘共苦、和衷共濟、打成一片,創(chuàng)新形式、拓展渠道,讓群眾知曉活動事項、內容和整改方向,落實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圍繞群眾當“考官”、干部當“考生”,在領導作風、服務能力、廉潔勤政、化解矛盾、改善民生方面推行“五個看”考核措施,突出社會、群眾、基層單位、服務對象和專業(yè)部門“五評價”,把活動的標準定位在促進群眾認可、贏得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