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文
在1871年的9月,17歲的少年詩人蘭波手執(zhí)保爾·魏爾倫的書信,來到巴黎。此前,魏爾倫讀過蘭波的一首詩——《醉舟》,驚為天人。沒有人能預(yù)見到,這是一場曠世戀情的開始——19世紀下半葉法國的“詩人之王”保爾·魏爾倫愛上了才華橫溢、小他10歲的詩人蘭波。
這是一場為世俗所不容許的同性之戀。兩人同居之后,生活揮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都是家常便飯。他們的行為為巴黎的文學精英團體所不容,而蘭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許多人的反感。在這一時期,蘭波創(chuàng)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詩作,他的詩歌成就甚至超過了象征主義文學的先驅(qū)波德萊爾。
1872年,魏爾倫拋棄了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兒子,帶著蘭波,私奔到倫敦去了。不過一年之后的夏天,兩位戀人在布魯塞爾火車站發(fā)生爭吵,暴躁的魏爾倫掏出手槍,向提出分手的蘭波開了一槍,打傷了蘭波的手腕。蘭波一怒之下,叫來警察,魏爾倫被捕。
被捕期間,魏爾倫被迫接受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療,原因是魏爾倫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蘭波之間不正常的“友情”。開庭審理時,盡管蘭波一再宣稱自己撤回對魏爾倫的控訴,法官還是判魏爾倫入獄兩年。
1875年,蘭波和魏爾倫最后一次在德國相遇。此時的魏爾倫已經(jīng)獲釋,并被迫皈依了天主教。這個時候,蘭波已經(jīng)受夠了早年的放縱生活,基本放棄了寫作生涯,而是開始從事一些能夠給他帶來穩(wěn)定收入的工作。他開始徒步在歐洲大陸旅行。在這段時間,他沒有再和男性產(chǎn)生同性戀情,而是和很多當?shù)氐呐韵鄳佟?/p>
魏爾倫回到了巴黎,他已經(jīng)眾叛親離,只好去鄉(xiāng)下教書度日。魏爾倫后來東山再起,回到巴黎,成為那個年代的“詩人之王”。好景不長,這個自詡為“受詛咒的詩人”又過起了酗酒放浪的生活,最后在貧病中死去。
蘭波死時37歲,魏爾倫死時52歲,都算英年早逝。
微博互動
@李姵妮Penny:人間的關(guān)系如此殘破,如同魏爾倫與蘭波?!度g狂愛》。
@蔡天新:布魯塞爾大廣場附近的一個街角,左邊小旅店門口小牌匾上寫著,19世紀某年某月,法國大詩人蘭波和魏爾倫住在二樓中間的客房里。一天,魏爾倫用手槍擊傷了蘭波,他被關(guān)進旁邊的黃房子監(jiān)獄,如今已成為一家高級賓館,取名朋友飯店。傷好以后,蘭波一個人去了非洲,一待就是十來年。
@YokoRRR:今天開始讀《蘭波全集》英文版,挑著他和魏爾倫的信來讀,光天化日下感動得想哭。魏爾倫實在太寵太寶貝蘭波,一個曾經(jīng)這么事業(yè)有成情場得意的人物,去賺錢都為了給蘭波。心里只有蘭波,一遍遍小心翼翼地問“我們會見面吧”“什么時候在哪里呢”,如此這樣地愛著這個總是踐踏傷害他的人,真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