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1)
我國教學改革以課程改革為指導,當然我國高校教學改革也是如此。雖然我國高校的體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現(xiàn)在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其所培養(yǎng)的人才已經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的體育課程搞個,就需要對我國高校體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方向。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缺乏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這就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科研、教學檔案等方面的工作開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難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面對教學工作采取了應付的態(tài)度。學生在這樣的情況,學習的熱情自然受到了影響,由于體育教學千篇一律,缺乏必要的創(chuàng)新,面對這樣的教學體制,學生們難以提起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必要資金投入,導致了體育設施、體育場所不完備,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對教師考核升遷考核的時候,由于對于體育重視程度不高,體育教師往往升遷困難,再加上待遇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學科,這就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使得高校的體育教學水平難以提高。
隨著體育教學的發(fā)展,關于體育教學的理論越來越成熟。但是一些高校的教師對這些內容缺乏深刻的了解,故而對學生的指導不力,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有些教師雖然能夠了解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盡管在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等方面都能夠與改革的方向相靠攏,但是在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教學方法卻還是以往的那種舊模式。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考評的時候,還是用以往那種唯成績論的考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因素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諸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學生的基礎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部分學生打球經歷比較多,對一些基本動作的掌握比較到位,而部分學生對籃球的接觸比較少,所以對于這些動作的掌握并不是非常到位,但是教師不論學生們在課上的表現(xiàn)如何,給學生的考核評定還是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這樣就與素質教育的相違背,并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在進行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把握以及控制能力不強,其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存在著技能性目標與知識情感性目標的比例失衡、目標的可測性不夠、目標節(jié)點無法掌握、目標的評價難以實行等方面的問題。
1.3.1 教學目標比例失衡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技能性目標上,對于知識目標、情感目標重視程度不夠。這在實際的教學中的表現(xiàn)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而缺乏對于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介紹和講解,結果盲目的體育鍛煉只會造成學生們的體育傷害,這樣難以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安全,明顯與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相違背。除此,素質教育重視的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在體育教學中的體現(xiàn)就是過程大于結果。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學習熱情等方面,及時給予學生情感撫慰以及必要的引導,能夠根據(jù)學生具體的情況促進學生身心的發(fā)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1.3.2 目標的可測性不夠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大多根據(jù)以往的經驗,而這些經驗都缺乏必要的科學根據(jù),這樣就導致了這些目標缺乏必要的可測性,從而對于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難以進行細致的了解,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體育教學中課程的設置大多比較固定,基本上都是安排好的,學生可選的范圍非常小,有的學校的體育課程的安排如一,始終沒有大的變動。而素質教育要求的是個性化、時代化、社會化的教學模式,現(xiàn)在的課程設置的死板固定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的發(fā)展。大多學校都將已經轉變?yōu)楣潭ㄕn程與自選課程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方式,但是其中自選課程比較固定,學生感興趣的比較少,而且還有人數(shù)的限制,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很多課程諸如散打、跆拳道、象棋等都非常熱門,但是其開設的班級卻比較固定,這樣只有小部分人能夠選擇上自己感興趣的課,這與素質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的發(fā)展要求顯然是相背離的。
高校的體育教材的內容和中學體育教材存在著很多類似的部分,課程比例的問題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競技項目過多且缺乏必要的創(chuàng)新,理論部分的內容與顯然與社會的發(fā)展相脫節(jié),實用意義不大。除此之外,個高校的體育教學的特色不明顯,教學內容很雷同,缺乏本地區(qū)的特色的項目,體育運動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不緊密。
很多高校的體育考核都是利用量化的方式來進行的,這樣單純的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既不全面,也不客觀。體育教學并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基于這點,在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考勤情況、學習態(tài)度、學習熱情、努力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價。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加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
為了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改變過去那種對于體育改革不重視,觀念陳舊的體育教學狀況,要深入推行改革觀念。首先,要將素質教育所腸道的健康教育、終身發(fā)展、個性成才等方面的內容,深入到體育教學工作中,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反饋,使得能夠通過這樣的思想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實質進步。其次,統(tǒng)籌課內外的體育鍛煉。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就需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要講課上鍛煉與課下的體育活動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應該多多吸取發(fā)達國家體育教學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分布施行,穩(wěn)扎穩(wěn)打。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做到設置定量目標與定性目標,從身體鍛煉和心理鍛煉兩個方面著手,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另外,在科學制定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考核,要改變過去那種以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的考核體制,應該緊密聯(lián)系課程目標,對學生的身心兩個方面都進行綜合的考核,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個性化的教育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體育鍛煉中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保持身心的健康,就需要在課程設置上考慮到學生的意見和興趣。首先,可以開展全校的體育運動評選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及時反映給學校,這樣就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愛好所在,以便于學校開展相關的政策。其次,要購置先進的設備機械,保證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最后,就是要完善學校選課程序,能夠使學生選到自己喜愛的課程。
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及時的培訓,吸納先進的體育教育人才。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入,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動力,使其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以及體育科研,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能夠上一個臺階。
只有充分認識到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才能了解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發(fā)展方向,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李杰,何仲愷.北京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方案的啟示與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3).
[2]李金龍,王曉剛.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審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
[3]郝光安.創(chuàng)建國內一流大學體育課程——北京大學體育課程整體改革與創(chuàng)新[J].體育文化導刊,2005(9).
[4]吳燕丹,陳亮.對影響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因素的調查[J].閩江學院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