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2)
籃球運動員不僅要有較高的技戰(zhàn)術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尤其要具備較強的體能。在比賽中,往往由于體能的下降,造成技術動作變形、技術失誤增多、拼搶不積極、投籃命中率下降、傳接球失誤增多、攻防轉換不及時等現(xiàn)象,最終造成比賽的失利。因此通過對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供能方式的研究,以便于在訓練中加強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和競技水平。關于籃球運動的供能問題,籃球是一種高強度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的運動,在攻防轉換的過程中是以有氧代謝為主,無氧代謝為輔。而在投籃、搶斷及搶籃板的瞬間卻是以無氧代謝為主的運動,所以大多數(shù)人認為籃球運動是以無氧和有氧相結合的運動。在籃球場上要有較好的表現(xiàn),運動員必須保持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都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與籃球運動的特點有關。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營養(yǎng)素供給和恰當?shù)谋壤瞧胶馍攀车闹匾獌群?是保持運動員健康和運動能力的物質基礎,是影響身體素質和體能的先決條件,是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的關鍵條件。
籃球是一種集體同場對抗性運動項目,主要以對抗、耐力、靈敏、速度、力量等素質為主要特點?;@球運動是圍繞著懸掛在空中的球籃,而展開的空間與地面的爭奪,具有對抗性、拼斗性、集體性。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對抗性運動項目,持續(xù)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xù)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據(jù)統(tǒng)計,一場高水平且實力相當?shù)谋荣?美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最長可打3h多,一局最長可打1h,在一場比賽中投籃可達200多次以上,籃板球可達120多次以上,搶斷可達20多次以上。盡管比賽的時間長,觸球次數(shù)卻很少。如傳球只需0.1~0.5s,發(fā)球1~4s,搶籃板球點球0.1~1s,投籃只需0.1~0.5s,后衛(wèi)運球從后場過中場大概3~7s,而后衛(wèi)運球的時間大概8~15s,中鋒和小前鋒大概6s。比賽有進攻有防守,為爭得2~3分往往需要幾個回合的連續(xù)攻防。一場比賽經常打到最后才分出勝負,有時還要打加時。所以,一場激烈的籃球賽打下來,是非常耗費運動員的體力的。因此,運動員要有能堅持到底的體能,營養(yǎng)補充是很關鍵的一方面。
根據(jù)籃球比賽的特點,可以看出,籃球運動是一種骨骼肌的供能體系,包括三個彼此關聯(lián)的供能系統(tǒng),即磷酸原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和有氧氧化系統(tǒng)。根據(jù)運動時物質和能量代謝體系,可把競技體育項目分屬為五種代謝系統(tǒng),即磷酸原代謝類型、磷酸原—糖酵解代謝類型、糖酵解代謝類型、糖酵解—有氧代謝類型、有氧代謝類型?;@球運動具有高空爭奪的強對抗特征,運動強度大,技術多變而復雜,比賽時間相對較長(10min×4或者12min×4),在運動中,伴有爆發(fā)式的跳躍和投擲,間歇的沖刺式的無氧運動,機體無氧代謝水平高。然而,大強度運動后,CP恢復和乳酸消除的快慢以取決于肌肉的有氧代謝水平。因此,籃球運動即包括無氧代謝供能,又包括有氧代謝供能,且以磷酸原—糖酵解的無氧代謝供能為主。
糖類尤其是多糖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一場籃球比賽一般持續(xù)2h左右,有時甚至達3h,糖是長時間、持續(xù)2~3h中等強度運動中肌肉的優(yōu)質燃料,人體內的糖累的儲備包括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三類。人體內糖儲備最多的是肌糖原,大約250g。肝糖原在人體內的儲備85g左右。血糖含量最少,僅有5~6g。人體內糖類的儲備約350g。如果長時間的運動,人體內儲備的糖會被不斷耗竭,能量就會不斷地減少會影響運動能力,特別是耐力。運動前、運動中或運動后適量的補充糖有利于維持血糖平衡,提高運動能力,延緩疲勞,提高運動后的體能恢復。據(jù)分析,籃球運動中糖儲備充足的籃球運動員,比肌糖原儲備不足的籃球運動員在比賽場上跑動的距離更長,反應速度更快。運動前2h前適當?shù)难a充糖有效的維持血糖濃度,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充足,提高紅細胞運輸氧的能力,延緩疲勞,保證有更持久的運動能力。
脂肪是構成細胞的重要部分,而且是人體在緩和狀態(tài)下主要的能量來源,還能儲存熱量、調節(jié)體溫,并且支持保護臟器。人體在運動時可以增加機體對脂肪的氧化和利用,相應減少了對糖和蛋白質的消耗,脂肪必須在供養(yǎng)充足的情況下才能被氧化,提供能量。
籃球比賽時補充體液很重要,因為籃球運動持續(xù)時間長,強度大,體液消耗嚴重。合理補液能使心率、體溫降低,血漿總量保持平衡。運動前補液對預防運動脫水有益。補液要貫徹少量多次的原則,每次補150~300ml,每次間隔15~20min。1h補液不得超過800ml,不少于300ml。補液的溫度為8~15℃為最宜。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如肌肉在收縮、作功、完成動作過程中的代謝都與蛋白質有關。運動實驗表明,籃球運動員在運動前后補充蛋白質,能夠很好的改善肌肉的質量,對肌肉的收縮速度有良好的效果,若蛋白質攝入過少,不僅影響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而且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出現(xiàn)運動性貧血。但若蛋白質攝入過量,蛋白質在體內不能貯存,多了肌體無法吸收,將會因代謝紊亂產生蛋白質中毒。蛋白質主要由氨基酸組成,因氨基酸的組合排列不同而組成各種類型的蛋白質,在運動時氨基酸能夠為運動員能量消耗提供4%~12%的能量。
通常情況下,人體血液ph值平均為7.4。其中,動脈血ph為7.35~7.45之間,靜脈血的ph為7.35~7.41之間;骨骼肌細胞內的ph為7.0左右?;@球運動員在進行大強度比賽時,體內大量酸性代謝產物不斷的堆積,導致骨骼肌細胞內的ph和血液ph值均下降,當ph值下降到約6.0~6.2時,機體的酸堿失去平衡,糖酵解中的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被抑制,使糖代謝供能過程減慢,影響運動員機體功能。運動前攝取含有堿鹽的飲料,能夠造成體液堿化,提高體內堿鹽的儲備,能夠很好地提高以糖酵解為主要供能系統(tǒng)的速度和耐力。實踐證明,適當?shù)难a充堿性的飲料增強細胞外液緩沖酸的能力,促進氫離子從運動肌透出,延遲細胞內ph值下降的時間,抵消ph值下降對運動肌正常機能的影響,從而提高糖無氧代謝供能能力。
營養(yǎng)藥物主要是從植物中或其他天然物質中提取的中草藥和通過化學途徑制造的合成藥物?;瘜W合成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要慎重,應該盡量的服用維生素類或天然提取的中草藥。目前籃球運動員常用的有Vc300mg/d、Vb680mg/d、Vb12100mg/d黃芪、刺五加津液、人參、鹿茸、冬蟲草等。
通過分析和討論不難看出籃球運動員想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能量供應和營養(yǎng)補充是基本保證,而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源于飲食。合理的飲食安排對運動成績的提高,疲勞的盡快消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訓練比賽過程中,應根據(jù)籃球運動的能量代謝特點,合理安排飲食,采取高糖膳食為主,多種營養(yǎng)成分適當搭配的原則,并輔助于無毒無害的營養(yǎng)補劑,這樣才能盡快消除疲勞,增強運動員的健康,提高運動能力。
[1]邵長專,池愛平.排球運動員的供能特點及營養(yǎng)補充[J].和田師范專科學院學報,2004,24(1):114-115.
[2]邱斌,王進.高校業(yè)余運動代表隊學生膳食結構狀況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2):59-61.
[3]康喜來.田徑項目運動員營養(yǎng)補充與運動能力關系的研究進展[J].四川體育科學,2004.
[4]熊正英.運動營養(yǎng)學[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8.
[5]孫建中,石新華.運動營養(yǎng)膳食結構初探[J].鄭州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
[6]柴剛.籃球運動員營養(yǎng)補充[J].科技信息,2007,12(34).
[7]喬森.籃球運動能量供應的特點及運動員營養(yǎng)補充的方式[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5).
[8]岳榮.淺談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合理營養(yǎng)補充[J].新西部,2011(8).
[9]王奇,孫晶.網球運動能量代謝特點及營養(yǎng)補充原則[J].出國與就業(yè)理論探討,20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