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鄧凌原
“酷摳族”的低調生活
□ 本刊記者 鄧凌原
所謂“酷摳”,也就是“酷酷地摳”,把錢花到該花之處,花出質量和效益,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
Cool carl,酷摳族,是悄然崛起于當今“族”語境下的一群時尚達人。人如其名,他們身上既有“酷”(cool)的超逸,也有“凡人”(carl)的簡約。
較高的學歷、體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優(yōu)雅的生活、時尚地節(jié)儉、理性地消費、精神高于物質……這些打在“酷摳族”身上的烙印充分說明,在高房價、高物價時代,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個性、新潮、自由的生活方式。
“摳族”的誕生,幾乎與房地產的升溫、物價的上漲處于同時。2007年,從事出版工作的網友ligi,在豆瓣網上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摳摳族小組”,小組成員大多是和她志同道合、提倡節(jié)儉有道的同事和朋友。他們以“摳出美麗、摳出品位、摳出幸福”為目標,倡導一種健康、節(jié)約、低碳的生活理念。
一年后,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的26歲女碩士王躍(化名)申請加入“摳摳族小組”,開始在各大論壇頻繁發(fā)帖,“曬”自己的省錢經歷,從一名曾經的“月光族”一躍轉變?yōu)闀r尚的“摳摳族”。
轉變的原因是“畢業(yè)季的到來”。2008年,王躍在南京鼓樓區(qū)一家圖書公司尋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3個月的實習期間,每月3000元的基本工資,讓王躍瞬間感到入不敷出的窘迫,她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精打細算過日子”。
作為網絡達人的她,很快從網頁中搜羅到各種“省錢秘笈”。她曾經連續(xù)一個月在網絡上“曬”出自己每天的消費明細,創(chuàng)下了2000元玩轉云南一周的記錄,引得無數網友贊嘆、驚奇,被封為論壇里的“摳摳達人”。
“我們不是守財奴”,王躍在QQ對話框中飛快地打出以上幾個字。如今,月入8000元的她已由“摳摳族”升級為“酷摳族”。
她告訴記者,所謂“酷摳”,從字面上理解似乎是“極端小氣、極端吝嗇”,但“相比‘摳摳族’,我們的省錢方式更加時尚,生活更為低調和超逸。也就是‘酷酷地摳’,把錢花到該花之處,花出質量和效益,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這是一種成熟、理性的消費方式,是一種簡單、真實、自由的生活方式,或許生活本該如此”。
“能坐公交就不開車,能步行就不坐車;一張餐巾紙撕成兩半用;剩菜一般不放在微波爐加熱,而是放進電飯煲里,趁煮飯時‘蹭’點熱;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而是讓衣服自然晾干;多用飛信、電子郵件,少打手機……”王躍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這是入門級“摳摳族”的必背口訣,而要成長為一個資深“酷摳族”,道路還很長。
2010年秋天,王躍在南京朝天宮書市認識了張路加(化名),一番交談之后,王躍對這個穿著打扮“像極了富二代”的“酷摳男”充滿了好感。
張路加學工科出身,從學校畢業(yè)后,一直奉行“低碳、環(huán)保、新節(jié)儉主義”。用王躍的話說,盡管月入過萬,他依然堅持住集體宿舍;每年春節(jié)回家,他寧可與農民工兄弟擠在硬座車廂里,也舍不得買一張飛機票;他最大的興趣是看書,但光顧的永遠都是圖書館和常年打折的舊書市場……
日常生活中,張路加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將消費支出的點點滴滴記錄在手機的理財軟件里,一個月統(tǒng)計一次。
“摳”來“摳”去,張路加的錢包鼓了起來。他沒有在朋友的鼓動下買車買房,而是于2012年9月從原單位辭職,自己在鼓樓地區(qū)開了一家銷售公司。
“開業(yè)之前我算了筆賬,發(fā)現自己這筆錢根本不夠?!币环P躇之后,張路加發(fā)揮了他資深“酷摳族”的長處,從趕集網和58同城上淘來二手電腦和辦公桌椅,自己埋頭組裝了幾個下午,并叫來幾個做設計的朋友幫忙布置了一番,一間簡約而富有情趣的辦公室就這樣誕生了。
“那天忙完后,他沒有叫我們去酒店大聚一場,而是自己下廚做了幾個小菜犒勞我們,甚至連喝完啤酒的易拉罐都收集起來,說是要變廢為寶,將節(jié)儉、低碳進行到底?!比缃?,已成為張路加妻子的王躍告訴記者,丈夫的公司春節(jié)后將正式營業(yè),盡管資金的缺口依然很大,但對于這對資深的“酷摳族”夫妻來說,他們依然充滿了信心。
作為個性獨立的80后,網友“衣袂飄飄”并不在乎別人對“酷摳族”稱呼的誤解?!笆刎斉秩绾?,嚴監(jiān)生不也有善良的一面么?”她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質量會不會因節(jié)儉而隨之下降。
打開“衣袂飄飄”的微博,在標簽信息一欄中,“讀書、旅游、咖啡、戲劇、電影、淘寶、美食”等幾個詞匯立刻映入眼簾。成為“酷摳族”后,這些小資情調頗濃的興趣愛好并沒有被拋棄,反而成為她時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愛免費、愛積分、愛團購、網購、優(yōu)惠券、秒殺……這些傳統(tǒng)“摳摳族”常用的省錢秘笈,對于 “衣袂飄飄”來說都是小兒科,她崇尚的是更為知性、前衛(wèi)的省錢方式。
“衣袂飄飄”是個話劇迷,濮存昕、孟京輝、賴聲川、田沁鑫……一提起這些話劇界知名人士她就滔滔不絕。一路看漲的演出票將不少觀眾拒之于千里之外,但對于“酷摳族”來說并不是難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衣袂飄飄”認識了大麥戲劇的管理員“我本善良”,管理員告訴他,只要在微博上@大麥戲劇,并參與每期活動,就有機會獲得免費贈送的話劇票,但觀劇后必須在大麥戲劇官網上發(fā)表原創(chuàng)性的劇評。如果劇評寫得出色,又可以獲得另外的免費票。
寫劇評對于文學碩士出身的“衣袂飄飄”當然不是問題,她興致勃勃地參與了大麥戲劇的活動,并及時提交了自己精心寫就的劇評,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成為“大麥戲劇”的長期觀劇團成員之一?!皫啄晗聛恚粌H省了大筆開銷,我的文筆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小資生活也沒有改變?!?/p>
2013年,“衣袂飄飄”打算寫一本關于“酷摳族”的小說。她說,在小說里,她要展現的不只是“酷摳族”的省錢理念,而是他們將節(jié)儉的傳統(tǒng)觀念與現代意識相結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