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南昌 330063)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素養(yǎng),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廉潔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并將之上升為治黨治國的方略。反腐倡廉的手段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反腐敗的重點都放在“嚴厲打擊”和“側(cè)重遏制”不正之風上。十四大以后,反腐倡廉開始由側(cè)重遏制向注重預防的結合和轉(zhuǎn)變,從側(cè)重治標到注重治本的結合和轉(zhuǎn)變[1]。十五大指出,反腐敗要“堅持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到后來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反腐倡廉要“堅持標本兼治理、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大學生是未來高素質(zhì)人才和干部的后備力量,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預防腐敗、增強社會廉潔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學生廉潔教育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想活躍,與外界交流意識強烈,但同時也存在心里不太成熟,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有限。特別是近年來黨的一些領導干部腐敗墮落的案件被查處,加上社會上一些庸俗哲學的影響和貪腐文化的引誘,造成其廉潔意識的缺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大學生“金錢萬能”、“權力至上”錯誤認識。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搖籃,大學生作為未來高素質(zhì)人才和干部的后備力量,他們的成長和成才關乎我們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因此,在高等學校教育體系中,全面啟動針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為大學生提前接種“防腐疫苗”,使他們具有抵御腐敗的免疫力,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是遏制腐敗現(xiàn)象在青年軀體中蔓延的基礎性工程,同時也是確保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需要。
我國正處于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和新舊體制轉(zhuǎn)軌時期,市場運作法規(guī)和秩序尚不健全,腐敗現(xiàn)象也處于高發(fā)階段。教育領域的不正之風頻頻曝光,諸如:學?;ǎㄌ貏e是新校區(qū)建設)中的貪污腐敗,教師職稱評審中的不公平競爭,學校招生中的徇私舞弊,教育中的亂收費、就業(yè)中的拉關系走后門等等諸多現(xiàn)象,均出自于校園。這些頻出的不公平現(xiàn)象對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學生極易造成惡性影響,使得一些學生難以分辨是非,思想上更趨急功近利。在大學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缺失,道德水平下降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論文抄襲、考試舞弊、上課遲到早退、偷竊公私財物、拖欠助學貸款等現(xiàn)象頻出,給學校教育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嚴重干擾了校園的秩序。因此,全面啟動針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有利于凈化校園風氣,構建和諧校園。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高校作為先進思想和文化的發(fā)源地,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而當代大學生作為較高知識層次的群體,他們知識豐富,善于思考,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廉潔程度如何,直接關乎到社會主義國家的穩(wěn)定。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能引導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建立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進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奮斗和努力。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是我們教育系統(tǒng)各級黨組織必須肩負的重要使命。
大學生廉潔意識的養(yǎng)成既要靠思想引導,也要靠制度規(guī)范。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廉潔教育沒有形成機制,廉潔教育的內(nèi)容沒有形成體系,已有的教育內(nèi)容與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結合不緊,相當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對在大學生中進行廉潔教育的認識沒有到位[2]。高校要把大學生廉潔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構建懲防體系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加強領導,統(tǒng)籌規(guī)劃;要健全完善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組織實施,紀檢監(jiān)察部門督促協(xié)調(diào),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廣大干部師生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2];要把廉潔教育貫穿于師德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師德建設的形式、內(nèi)容、方法和手段,著力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職業(yè)道德水平,充分發(fā)揮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為此,要建立和健全學校廉潔教育制度,為大學生廉潔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不僅要通過書本知識教育,而且要通過人性化管理,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氛圍。高校領導干部、任課老師、班主任和輔導員必須從自身做起,起到帶頭作用,積極主動地進行廉政自律,堅決抵制違反國家明令禁止的亂收費和攤牌等不良行為,抵制高校管理人員利用招生就業(yè)、發(fā)展學生加入黨組織的方式向大學生收取好處的惡劣行為。積極推進校務公開,保證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努力營造依法和民主管校的氛圍。積極推動反腐倡廉宣傳工作,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wǎng)、報亭、宣傳欄、廉政宣傳畫等宣傳載體廣泛宣傳廉政教育文化,努力打造講道德、講誠信、講民主、講紀律的校園氛圍,使大學生在民主自由的校園環(huán)境中受到廉政教育的影響,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加強遵紀守法意識,培育良好的行為方式營造一個穩(wěn)定和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3]。
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施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課堂,是廉潔教育內(nèi)容得以全面實施,廉潔教育目標得以全面實現(xiàn)的重要保證。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加強廉潔教育,并從各學科特點出發(fā),挖掘課堂教育教學內(nèi)容中的教育因素,將知識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在學習知識、增強能力和提高認識的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建立高校廉潔教育保障體系,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服務社會。積極實施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充分挖掘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踐活動。如組織大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調(diào)查,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不僅要依靠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合力作用,更需要大學生自身的自我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只有學會自我教育的人才可以成為真正的人。因此,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具備自我教育的能力,它不僅能使得廉潔教育取得卓著的成效,也為這種效果的長久保存提供了可能??傊?,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任重而道遠,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園內(nèi)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氛圍,用健康向上、清正廉明的廉潔文化充實師生員工的精神世界,提升廉潔教育的文化品位,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校園氛圍。
[1]胡楊.反腐敗導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2.
[2]徐蘭賓.崇廉尚潔-大學生廉潔教育讀本[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3]李炳元.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思考[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