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玉康
老師之“教”、學生之“學”都在課堂,課堂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市政府非常重視城鄉(xiāng)教育均衡問題,三圈層中小學硬件設施已經大大改善了,現在的問題在于學生基礎差,而基礎差的原因主要出在課堂?;纯谥袑W有幾千學生,大多數住校,照理說學習時間很充足,但一問老師,沒有一個說時間夠用,主要原因就是課堂效率太低。
提高課堂效率,不下功夫已經不行了。如何提高課堂效益?方法有很多,我這里主要談談怎樣通過“問題筆記”來提高課堂效率。
所謂“問題筆記”,是指老師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作出詳細記錄。通過分析“問題筆記”,可以發(fā)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課堂效率自然就會提高了。
老師需要一本專門記錄問題的筆記,為每個學生預留空間以便記錄。某位學生在某次課堂上、某次作業(yè)中、某次考試里有什么問題,記下來。一般來說,記錄超過三次,學生的問題就能比較充分地暴露出來,積累的問題多了,就會找出一些規(guī)律,問題的癥結就會顯現出來。接下來擬定一個計劃,今天找一個或兩個輔導,明天找一個或兩個輔導。就算你是國王,指點江山也只有百多個平方米的地盤,五六十個臣民。一個月或一個半月之內,個個單獨輔導過,即便是高三,兩個月內也人人輔導過,做到心里有數,因材施教,從最薄弱的地方補起,穩(wěn)扎穩(wěn)打,一定會見成效。
我來到淮口中學后,不少老師對學生說:“來了個專家,你們有啥問題去請教他。”學生來了,手拿試卷問:“導師,我的作文每次都是33分是啥問題?”“我的每次都是36分是啥問題?”我問:“老師沒跟你們說原因嗎?”他們說:“各人寫的不一樣,沒講。班主任只說農村學生頂多寫到40分。”我一看,沒有評語,錯別字也沒指出來。學生平時自己主動寫的作文,老師只寫了個“閱”字。學生沒撒謊。我實在不忍心,一個個地改了。
不到一個月,我改了70篇作文,發(fā)表在我為學校辦的《辰風》雜志上。我仔細查閱,不改作文或讓學生互閱的做法是從2000年上海育才中學尖子班開始的,近幾年各地老師紛紛效仿,但各級領導包括校長從來沒有這樣主張過。農村中學的學生不具備條件,這種做法反而會害了學生。要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老師必須認真批改學生習作,在“問題筆記”中記錄每個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我從事語文教學42年,年輕時詳細批改學生作文,沒有漏掉一個,還重寫對照,最差班也能教成優(yōu)秀班,多次受政府獎勵。
華盛頓說:“聽了的就忘了;看了的記住了;做了的理解了?!蔽艺娴南M蠋焸冐撈鹭焷?,動起手來,多作“問題筆記”,這個方法是否有效,一試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