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小梅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武漢 430074)
2012年,諸多政務微博“發(fā)布廳”上線,集群化已成為政務微博發(fā)展趨勢。對政務微博進行集群化管理已成為不少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在新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加強政府影響力的新探索。政務微博集群化主要是以微博“發(fā)布廳”的形式,聚合公安、交通、旅游等各個城市職能部門的微博,從而整合政府各職能部門微博資源,集體發(fā)“微博”。變各個政務機構微博“獨唱”為所有政府、政府部門以及公職領導和人員微博的“合唱”,使網友通過一個平臺就能了解很多業(yè)務或解決各種問題。
湖北省先后于2011年12月20日和21日以“湖北民生微博服務廳”的微博認證名正式落戶“騰訊”和“新浪”兩大微博平臺。隨后,又于2012年2月7日,以“湖北政務微博發(fā)布廳”的認證名在人民微博和新華微博同日上線,至此,湖北已形成包含各級公檢法司、地方新聞辦、公共民生服務單位的400多個政務部分微博,“民生服務”與“政務發(fā)布”相結合,雙網絡平臺服務百姓群眾的網絡問政新格局。
截止至2012年10月31日,湖北民生微博服務廳“騰訊平臺”有受眾330197人,共發(fā)布微博461條,日發(fā)布政務微博約1.45條;“新浪平臺”有受眾125116人,共發(fā)布微博514條,日發(fā)布政務微博約1.65條;湖北政務微博發(fā)布廳“新華平臺”有受眾14524人,共發(fā)布微博443條,日發(fā)布政務微博約1.65條;“人民平臺”有受眾22567人,共發(fā)布微博438條,日發(fā)布政務微博約1.6條。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湖北省四大微博發(fā)布平臺粉絲數量眾多,但從日平均發(fā)布頻率來看,基本都沒有超過兩條,沒有很好的利用湖北微博廳集體發(fā)微的平臺優(yōu)勢。
湖北政務發(fā)布廳與民生服務廳在內容上有明確的分工。政務微博發(fā)布廳(人民微博、新華微博)重點、優(yōu)先發(fā)布湖北省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績和政策政務信息咨詢。民生微博服務廳(騰訊、新浪)更傾向于關系到老百姓生活生產方面的資訊,尤其是文化、教育、醫(yī)療、交通、環(huán)境等方面的信息。
從轉發(fā)、評論影響力前三位的微博內容分析可知,兩大政務發(fā)布平臺上評論、轉發(fā)最多的微博多是有關湖北省重要領導人講話或大政方針政策及未來發(fā)展方向、趨勢的相關內容,具有極強的政治引導性。而兩大民生服務平臺的最有影響力的微博內容則多是關注民生各個方面的信息,比如動車開通、兩會召開、氣象預報、公益宣傳等方面的信息,相比政務發(fā)布廳的信息,內容更加多元化,更加接近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從轉發(fā)和評論數量上看,民生服務平臺上的前幾大微博的轉發(fā)數量和評論量上都遠遠超過政務微博。可見,民生類信息更容易引起受眾關注和進一步傳播。
2011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實名認證的政務微博“上海發(fā)布”在騰訊網、新浪網、東方網、新民網同時上線,截至2012年7月10日下午20時,“上海發(fā)布”在這四個平臺的粉絲總量已超過360萬,成為政務微博中粉絲居首的政務微博。
之所以選擇上海政務微博廳與湖北政務微博廳進行對比分析,是因為兩個微博廳同樣是省級微博服務平臺,開通時間相差也不過20多天,雖然在微博信息規(guī)模上,上海發(fā)布要遠超過湖北政務微博廳,但這里主要是對比兩大微博廳各種信息內容的類別分布情況,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以下是湖北微博廳與上海微博廳的微博內容分布對比情況:
選取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30日一年期間 “湖北民生微博服務廳”騰訊微博發(fā)布475條,新浪微博發(fā)布的528條和“湖北政務微博發(fā)布廳”新華網發(fā)布的微博463條,人民網發(fā)布的454條微博,共1932條微博進行樣本分析。
具體數據如下:湖北政務488條,約占信息總量的25.4%;湖北經濟196條,占10.2%;湖北文化376條,約占19.6%;民生咨詢236條,約占12.3%;湖北風情68條,約占3.5%;社會休閑472條,約占24.6%;其他信息84條,約占4.4%;總計1920條。
從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底,近一年時間內 “上海發(fā)布”共發(fā)布微博16800多條。這里采用了12個月中每月等距隨機抽取5天、總計60天,然后通過該賬號主頁的搜索功能收集這60天的所有帖子,共得到3354條樣本貼,再進行每隔5條抽取一條樣本微博的方式共選取微博671條。
總體來說,“上海發(fā)布”欄目多樣、分類清晰,可謂話題多元、具體內容相當豐富。也可以將帖子大致歸為政務信息、服務資訊、文體休閑、互動四類。具體統計如下:政務信息188條,約占總信息量的28%;民生咨詢232條,約占34.6%;文化休閑78條,約占11.6%;互動類信息119條,約占17.8%;其他信息54條,約占8%,總計671條。
對比可知,湖北省四大微博廳的內容分布基本為反應政府政策舉措的“湖北政務”占主要部分,達25%,社會民生資訊(包括上述“湖北風情”、“民生新聞”、“社會新聞”)比例達41%,休閑類約為24.6%,與“上海發(fā)布”的微博在內容分布上基本相似,但我們發(fā)現,在互動類微博信息上,湖北政務微博涉及的不多,而上海政務微博廳的互動類信息基本占了17.8%的比例,由此可見,互動內容的缺失是湖北微博發(fā)布廳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廣泛普及應用,運用政務微博這種先進的平臺來輔助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創(chuàng)新政府社會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受到各省政府的重視。如何在集群化背景下提升湖北政務微博的影響力,已經成為湖北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針對以上對湖北微博廳的一些分析,可以找出一些提升其政務微博影響力的途徑:
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媒介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是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某些事實和意見。因此,在集群化背景下,政務微博通常以微博廳的形式進行集體發(fā)微,就是為了保證信息的提供和相關議題最大化的集中發(fā)布。政務微博通常有自己的受眾定位,其議程也會針對其目標群體進行設置,這樣的議程設置具有針對性,有利于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而且,新媒體時代的網絡受眾身處眾多信息的洪流中,他們也有需要具有權威性的平臺提供他們經過正當議程設置的信息。
湖北政務微博廳如果能保證微博發(fā)布的頻率,在使政務微博聯合成群,集體發(fā)聲,增加湖北政務微博議程設置功能的同時,也可以保證粉絲的關注度,使其通過對政務信息進行相互轉發(fā)或評論,進一步的擴大微博廳整體影響力。
在傳播內容上,政務微博應該注重微博信息的民生性和解壓性。湖北政務微博廳就很好的認識了這一點,把微博廳又分“政務微博發(fā)布廳”和“民生微博服務廳”兩大平臺,這樣既有所突出、有所強調,又能最大限度的聚合和吸引網友的關注,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而且,從湖北民生服務平臺上的前三大微博的轉發(fā)數量和評論量上普遍遠遠超過政務微博這一情況可知民生類信息更易引起受眾關注和進一步傳播。因此,政務微博在注重其權威發(fā)布的同時,關注民生類信息的發(fā)布,多發(fā)布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微博內容,對于政務微博廳的整體影響力提升也是能起到積極作用的。
在湖北與上海政務微博廳的微博內容分布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重視與用戶互動是“上海發(fā)布”的一個亮點。這種互動除了反映在及時回復少數用戶的跟帖評論等外,還表現在欄目設置上,比如上海發(fā)布的“你問我答”主要是傾聽、解答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難事,再比如“微活動”欄目還通過開展微調查、微問答、微訪問、微直播等,邀請職能部門負責人、普通職工與網民就熱點話題在線交流討論,為政府問政、公眾參政議政提供了新平臺。
微博平臺不只是一種單向的信息傳播通道,而是一種雙向的交互式信息傳播通道。政務微博的價值,不僅在于刊登海量文字信息,更在于其互動性,通過微博廳獲得民眾的反饋從而輔助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創(chuàng)新政府社會管理方式。
微博“問政”重在問政,關鍵則在互動。不互動,“問政”就無意義。政務微博是一個網絡議政場,應多發(fā)布能引起網民興趣、互動性強的話題,多公布民生政策、干部人事決定等群眾關注的政務信息,耐心傾聽網民意見并進行及時的反饋。從而使微博廳成為一個凝聚人心的平臺。在互動的同時,又進一步增加微博信息的轉發(fā)量、評論量,從而進一步促進政務微博廳的人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增加其政務微博的影響力。
[1]鄧遂. 微博問政_熱潮的冷思考_當前政務微博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對外傳播2011(8).
[2]左蓓蓓 鄭智斌.政務微博的傳播之道——以“上海發(fā)布”為例 [J]. 東南傳播,2012,(10)
[3]劉勁青. 公安微博輿論引導中的議程設置[J].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