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棟
(肇慶學院 體育與健康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跑步經濟性是決定耐力跑運動成績的關鍵生理學指標之一[1].跑步經濟性可以評價耐力跑運動員的能量節(jié)省化水平[2].我國著名中長跑教練馬俊仁說,“現代中長跑是高速度的耐力項目,運動員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速度,還要具備高水平的速度耐力、速度力量,才能達到世界水平.”[3]提高跑步經濟性應該以“發(fā)展運動員有氧耐力和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為主”,這是現代世界男子800m訓練的主要特征.前男子800m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者塞巴斯蒂安科,他的100m、200m、400m專項速度已分別達到10.39 s、20.86 s、45.08 s的高水平,良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為他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打下了基礎.然而,我國大多數學者、教練卻片面地認為只有提高訓練強度才能提高競技水平,忽視了提高跑步經濟性最重要的因素,即“速度素質”.我國著名學者田麥久教授在項群理論中把中長跑定性為“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該理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運動員“在比賽中連續(xù)運動時間長”,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對運動員機體進行適應性改造,包括改善機體能源物質的存儲狀況,提高機體的物質代謝功能,提高運動器官的運動功能,以及提高心理耐受度.由于深受“項群理論”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教練在800m訓練中依然存在忽視有氧耐力、速度、速度耐力和專項力量的現象,還沒有擺脫依賴提高無氧訓練強度來提高運動員專項成績的做法.這是導致目前我國男子800m成績一直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男子800m成績一直徘徊在1min 47 s左右(見表1),與世界優(yōu)秀男子800m運動員在速度、速度耐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筆者認為:對于男子800m項目,在選才和初級訓練階段教練要在提高有氧耐力訓練的基礎上重點發(fā)展青少年運動員的速度和速度耐力,在訓練過程中要按照“以短促長,長短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運動員在未來達到更高的水平.筆者擬從跑步經濟性與專項速度關系的視角探索提高男子800m運動成績的新途徑,旨在為提高我國男子800m競技水平提供參考.
跑步的經濟性又稱為跑步的經濟效益,主要指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次最大速度和強度時的攝氧量,反映運動員體能的利用率[4].我們從經濟性概念的視角探討跑步經濟性,經濟性是指組織經營活動過程中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及服務或者其他成果時所耗費的資源最少.經濟性主要關注的是資源投入和使用過程中成本節(jié)約的水平和程度及資源使用的合理性.這里是專指生產作業(yè)計劃要有利于利用企業(yè)的生產能力,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均衡生產,提高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們運用經濟性概念中“提高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原理對2名800m運動員在身高、體重、訓練內容、比賽環(huán)境、跑速相同等情況下,對其專項速度進行對比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2名運動員專項速度不同,其所消耗的體能顯然是不同的.這就說明了專項速度不同的運動員之間體能利用率必然存在比較大的差異.2名運動員為什么專項速度不同,從某種程度上說更受遺傳因素影響.少年兒童的移動速度受遺傳因素影響最大.這也是我國與世界男子800m運動員成績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教練在男子800m訓練中重視青少年時期的移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訓練.重視提高運動員的跑步經濟性,比早期提高運動員最大強度和最大乳酸閾訓練效果更重要,因為移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水平最終決定優(yōu)秀運動員的比賽成績.我國學者舒有謨等[5]認為“800m應該屬于‘速度性’項目,其供能過程以無氧代謝為主”.筆者認為,這種結論比較片面,應該在供能過程后面加上“在提高運動員有氧訓練的基礎上再提高無氧代謝訓練”.世界男子800m訓練的發(fā)展方向是把移動速度作為青少年選才的重點優(yōu)勢指標,并在未來的訓練中主要以提高有氧代謝和速度耐力作為未來專項成績提高的優(yōu)勢素質發(fā)展;而我國教練卻還在盲目研究800m項目訓練過程中的“無氧與有氧訓練的比例問題”,他們?yōu)榱颂岣哌\動員的專項成績,盲目地采用大強度的無氧訓練,這也是導致我國男子800m運動成績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界男子800m項目訓練的發(fā)展方向提醒我們,運動員在青少年時期應突出“以短促長,長短相結合”的原則.800m項目過多地強調大強度訓練,既不符合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也違背現代中長跑的訓練理念.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在男子800m比賽中,運動員的比賽速度所產生的無氧功能的比例越大,對運動員的移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我國男子800m項目就是因為教練員過多地強調大強度訓練,忽視有氧訓練和沒有處理好訓練過程中移動速度與速度耐力的矛盾,導致了訓練成效不高、實力水平欠佳及長期徘徊不前等現狀.在我國男子800m項目訓練中,近幾年出現了由突出訓練量而轉向突出大強度訓練的趨勢.筆者認為,首先,大強度訓練應建立在提高有氧耐力基礎上;其次,在有氧耐力訓練中提高運動員速度和專項速度耐力,以達到提高運動員跑步經濟性的目的.把提高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與提高運動員移動速度素質結合起來,既可以達到提高速度耐力,又可以達到提高運動員跑步的經濟性之目的,同時還能為運動員承受大強度比賽奠定基礎.如果我國的教練員能夠按照這樣的思維模式安排訓練,相信提高我國男子800m項目的水平必將成為現實.表1中的數據也可以證明,以男子800m世界紀錄為例,運動員要達到1min 41.11 s的成績,各項指標必須達到以下標準:移動速度100m為10.39 s;比賽中每個100m平均速度為12.63 s;400m為50.55 s;600m為1min 11.72 s;1 000m為2min 10.46 s;1 200m為2min 39.20 s;1 600m為3min 39.39 s;2 000m為4min 43.14 s.從表1統(tǒng)計數據可見,不同水平運動員的專項速度與速度耐力相互之間關系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沒有高水平運動員的專項速度,就不可能達到高水平的專項速度耐力和競技水平.男子800m運動員專項速度耐力的訓練,首先要建立在提高與保持移動速度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教練要高度重視運動員的100m、200m、400m短跑水平的訓練,促進運動員短跑速度的不斷提高,使之達到世界水平;其次,制定優(yōu)秀運動員專項速度耐力的標準,在提高有氧能力的基礎上,加強跑步經濟性方面的訓練,不斷提高運動員技術水平,在專項速度耐力訓練中采用“以短促長,長短相結合”的方法,使運動員在600m、1000m、1200m下的速度耐力不斷提高.
教練應從經濟性與效率這一視角,對800m項目中傳統(tǒng)的“木桶原理”訓練重新認識,在訓練中采用優(yōu)中選優(yōu)的方法.首先,教練要了解800m項目比賽中制勝因素中的優(yōu)勢素質.例如:甲優(yōu)秀運動員速度素質好,則教練在訓練中注意提高該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乙優(yōu)秀運動員速度耐力素質好,則教練在訓練中注意提高該運動員的專項速度素質.教練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提高運動員專項成績,充分發(fā)揮運動員的優(yōu)勢條件與能力.“木桶原理”以短補長,與發(fā)揮運動員優(yōu)勢能力的觀念相悖,因此,我國教練要改變觀念,結合當前世界男子800m項目發(fā)展的新趨勢進行重新審視.現代科學訓練方法突出的特點是選擇符合項目發(fā)展特征且能夠發(fā)揮運動員個性優(yōu)勢的方法和手段,這就要求教練對項目的特征和運動員的優(yōu)勢和能力進一步深入認識和了解,在訓練中充分挖掘運動員的優(yōu)勢和能力.其次,競技體育實質上就是如何培養(yǎng)世界頂級運動員的“冒尖”教育.切實提高頂級運動員的訓練質量與效率,是運動訓練的核心.在運動訓練中重點應放在充分發(fā)展頂級運動員特長方面,而不是力圖克服其短缺之處,否則即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只有速度與速度耐力得到長足的發(fā)展,男子800m項目頂級運動員才可能把短處產生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運動訓練的宗旨強調:首先是優(yōu)中選優(yōu),其次才是優(yōu)中補缺.這是一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先強優(yōu)后補缺,沒有優(yōu)根本就用不著補缺.對我國男子800m項目而言,在選才時要把移動速度作為重要指標,在訓練中要把提高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質有機地結合,以實現跑步經濟性.
我國男子800m項目長期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選才時沒有對青少年速度素質方面的遺傳天賦進行深入研究,因為青少年運動員移動速度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天賦后天訓練是無法徹底改變的.造成為什么我國優(yōu)秀男子800m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相比差距顯著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項群理論把中長跑定性為“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的影響;二是在選才中沒有結合青少年的遺傳天賦對其速度素質未來能否達到高水平作深入研究;三是在未來的訓練過程中沒有把速度與速度耐力作為優(yōu)勢能力重點提高.因此,建議我國基層教練在青少年800m運動員選才時把移動速度素質作為重要優(yōu)勢指標,這是關系到能否培養(yǎng)出高水平運動員的重要舉錯.
從表1中可見,移動速度指標是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專項速度耐力指標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因此,教練應在訓練中把提高運動員的移動速度與提高運動員的專項速度耐力有效地結合,進而達到提高競技水平的目的.強調速度耐力訓練,不能輕視移動速度,二者的發(fā)展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既要強調二者的對立,又要重視二者的統(tǒng)一;既要抓住主要方面,又要重視主次的轉化[6].教練要充分認識800m比賽中移動速度與速度耐力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在訓練中既要要求運動員在一定距離上能夠達到最快速度,在一定速度上能夠保持最遠距離,又要要求運動員在最高負荷強度下保持比較低的負荷量.
筆者通過多年訓練的實踐認識到:教練必須做到在運動員青少年時期對其進行大量的有氧能力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重視800m項目優(yōu)勢能力移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為提高800m項目的跑步經濟性打下良好的基礎.800m項目的跑步經濟性,主要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有氧消耗和跑步速度的關系,是運動員按照教練布置的技戰(zhàn)術要求,在保持固定速度下用最小的能量完成最小的負荷.研究發(fā)現,運動員只有進行大量的有氧耐力訓練,才能提高跑步經濟性.即教練安排有氧訓練比例越大,跑步經濟性的效果越好.運動生理學指出,運動員采用大量的有氧訓練可以促進“肌肉組織線粒體增多和毛細血管密度增加”,進而提高運動員耐力水平.為提高800m項目的跑步經濟性,教練必須對運動員的步頻提出具體的要求,因為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步頻和步長是決定競技成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教練還必須安排大量的有氧耐力訓練,才能不斷提高運動員的跑步經濟性,最終達到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的目的.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可以證明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訓練對提高800m運動員跑步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練可以從2方面對運動員進行訓練:一是采用速度力量訓練使800m運動員在比賽中始終保持良好的跑步節(jié)奏;二是采用力量耐力訓練使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始終保持每一步的步長.筆者曾經對前世界男子800m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者塞巴斯蒂安科在比賽中跑步的步長進行數據統(tǒng)計,他在比賽中步長是228 cm,用350步跑完比賽全程,而我國男子800m優(yōu)秀運動員步長是212cm,用375步跑完比賽全程,這就是我國與世界男子800m運動水平的差距.教練應該把力量訓練安排在速度訓練階段,而不是耐力訓練階段;因為速度和力量組合訓練效果更好,也符合運動訓練生理學的特征.提高男子800m速度耐力可以在有氧訓練之后進行,運動員在身體疲勞的情況下再練習速度耐力其效果更好,因為800m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最后100m或50m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誰能夠頂住疲勞的壓力,誰就能獲得勝利.800m運動員的各種基本運動素質都會綜合地反映在運動員通過特定距離的平均速度上,運動員“多種競速能力”取決于多方面的身體素質狀況,即最大速度、相對速度、專項耐力以及基礎耐力水平.此外,力量素質對取得優(yōu)異成績很重要.具體訓練方法是:一是采用原地立定跳遠、立定三、五級跳遠等方法提高運動員速度力量;二是采用100m跨步跳,在此基礎上再增加200m、300m計時跳或計算步數的跨步跳練習提高力量耐力.另外,青少年訓練要在草地、沙灘或體操墊等柔軟地面上進行,防止運動員受傷.我們應該從速度、力量、耐力3個層面的5個指標來反映800m運動員綜合能力,其中,速度素質指標是60m和100m;速度耐力素質指標是400m和600m;力量耐力素質指標是200m跨步跳.我們建議青少年運動員應在提高有氧能力訓練基礎上,提高跑步經濟性的5個指標.這5個指標的重要性從高到低的排序是60m、400m、600m、300m跨步跳、100m.教練員一定要在訓練中處理好綜合素質的關系.
1)要提高我國男子800m運動員競技水平,教練在選才時應以速度素質作為優(yōu)勢指標,在對青少年的訓練中應采用“以短促長,長短相結合”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速度耐力水平.2)我國教練要把提高男子800m運動員跑步經濟性作為重點進行研究,其目的是改變傳統(tǒng)的訓練觀念,根據世界男子800m訓練的發(fā)展趨勢,結合中國運動員的特點,探討提高跑步經濟性的訓練方法.3)教練員應對我國男子800m訓練中的“木桶訓練”方法進行重新認識,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采用“優(yōu)中選優(yōu)、以長補短”的訓練原則.這也是世界男子800m訓練發(fā)展的趨勢.4)教練應該重視青少年運動員有氧能力訓練,在提高有氧訓練的基礎上,提高跑步經濟性的5個指標.
[1]COSTILL D L,BRANAM G,EDDY D,et al,Determinants of marathon running success[J].int Zangew physiol,1971,29(3):249-254.
[2]林信甫,莊泰源.跑步經濟性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探討[J].中華體育,2003,17(3):53-60.
[3]郭層城,韓佐生.對中長跑運動的規(guī)律性及訓練手段的認識[J].中國體育科技,2000,36(9):37-39.
[4]THOMASD Q,FERNHALL B,GRANT H.Changes in run ning economy during a 5-km run in trained men and women runners[J].Jstrength Conditioning Res,1999,13(2):162-167.
[5]舒有謨,楊蘭生,郭層城,等.對800m跑的重新認識——兼議800m跑的翼項特點[J].體育科學,1990,10(5):81-83.
[6]鄧運龍.運動訓練的基本體系及優(yōu)秀運動員的實踐途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