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紅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留學生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510421)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學習網站已經成為留學生漢語學習的重要工具。作為多種學習信息載體的集中表現形式和傳遞方式,學習網站通過網頁將學習知識以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多媒體形式,不受時段限制,不受地點限制,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起到了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不同的二語習得效果。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漢語學習網站的作用,提高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當前一個重要課題。
多媒體學習生成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梅耶(Richard E.Mayer)創(chuàng)建的,該理論基于認知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是跟在線教學相關的一個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主要觀點體現在其著作《多媒體學習》(MULTIMEDIALEARNING)中。梅耶創(chuàng)建多媒體理論的初衷是“促進我們對人如何從語詞和畫面中學習的理解和改善多媒體呈現的設計”[1]6,即如何認識多媒體學習與如何設計多媒體學習材料。
該理論認為,之所以要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主要是基于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依據認知心理學的有關研究,“人類有兩種信息加工系統——一種是加工言語材料的系統,一種是加工視覺材料的系統”[1]236。在傳統教學的一般情況下,教學材料的呈現方式是以話語,即言語模式為主要傳遞的方式,但教師在使用言語模式來呈現教學材料的同時常常會忽視學生用視覺模式進行加工學習材料的潛能。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正好可以彌補這種忽視視覺模式進行加工學習材料的缺憾,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人類加工信息的通道,讓學習者通過言語、視覺的通道加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在梅耶看來,理想的多媒體教學也是一個知識建構的過程[2]。
關于多媒體教學中的教學材料的設計,梅耶提出七大原則:1.多媒體認知原則(Multimedia Principle),即學習者學習包含文字與圖片結合的材料比單純的文字材料效果要好;2.空間接近原則(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即多媒體材料中文字與畫面鄰近呈現比隔開呈現的效果好;3.時間接近原則(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即與畫面相對應的文字同時呈現比相繼呈現的效果好;4.一致性原則(Coherence Principle),多媒體材料中與教學無關的文字、聲音、視頻等信息越少越好;5.通道原則(Modality Principle),由“動畫+解說”組成的多媒體材料比“動畫+字幕”的材料學習效果好;6.冗余原則(Redundancy Principle),由“動畫+解說”組成的多媒體材料比“動畫+解說+字幕”的學習效果好;7.個體差異原則(Individual Differences Principle),即多媒體的設計效應對先前知識少或空間能力低的學生比較明顯,而對先前知識多或空間能力高的學生不明顯[4]。
在當今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多媒體學習生成理論為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開拓了思路,也為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規(guī)范化的參考標準。
目前,有關漢語學習的網站眾多,僅國內,常用的漢語學習網站就有幾十個。但據筆者的有關調查,真正將各種漢語網站作為自己學習輔助工具的學生為數不多,并且作用有限。在我們對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回答“你知道哪些漢語學習網站?你常用的有哪些?”這些問題時,學生能列舉出網站名并表示使用的人數寥寥無幾。95%的學生都表示,自己并未主動自覺使用,只有在為了完成特定作業(yè)時才會使用。這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目前的漢語學習網站到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是否能滿足漢語學習者的需要?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從多媒體學習的角度對國內外的部分學習網站①本文所討論的是“具有學習功能的漢語學習網站”,與一般的中文網有很大的差異。進行了考察。
第一類為公益性網站,是以政府官方為依托而設立的,主要基于漢語對外傳播的公益目的,屬于非盈利性網站。這些網站學習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信息準確且免費開放,學生可以隨時登錄學習,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部分進行漢語自主學習。如“網絡孔子學院http://www.chinesecio.com”是漢語學習網站的一個典型,它是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孔子學院總部為滿足世界各地漢語學習者的需要而建立的。這是一個漢語教育類綜合性的官方網站,以“增進世界各國(地區(qū))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fā)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②引自http://www.chinese.cn/node-21825.htm(“網絡孔子學院官方”網站)。為宗旨,希冀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guī)范、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guī)、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除了開展?jié)h語教學、提供漢語教學資源外,該網站還提供當代中國研究、中國教育、文化、經濟及社會等方面的信息咨詢,可以說是目前漢語網站中信息量最大、語種最多、漢語資源較為豐富的一個漢語學習網站。網站不僅多媒體技術領先,將動畫、字幕、解說等各種多媒體要素運用其中,可提供學習的用戶群也十分廣泛,對各級各類的漢語學習者都有所幫助。
但是由于這些網站還有傳播文化的公益目的,信息量過大,從多媒體學習生成理論的角度來看,違背了“冗余原則”,這個原則是“用來減少外部認知加工負荷的(即減少同實現教學目標無關的認知加工)”[4]。因此對學生來說,雖然這些網站的內容具有權威性,但如果漢語水平不夠高的話,就沒有能力掌握繁多的漢語信息,也不能從眾多的信息中分辨出適合自己的內容,導致自主學習效率不高?!爱斝畔⒘窟^大時,學生目不暇接,思維的空間被擠掉,尤其當信息以缺乏內在聯系和組織的方式涌現時,可能還會產生大量‘認知碎片’,學生很難把握認知主線并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保?]這種網站比較適合高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從任務型教學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留下任務,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第二類為商業(yè)性漢語學習網站,是商業(yè)公司開發(fā)的產品,借助漢語學習平臺,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由于運營成本的要求,開發(fā)者必會調研市場希望為用戶提供有效的學習方式,以達到吸引用戶的目的。一般在設計網站時盡可能以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習者的眼球,因此,實用性較強,常常會迎合漢語學習者的需求,像在線考試、在線輔導、網絡課程等。如北京東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中文教育網www.estudychinese.com”,以采用多媒體視頻授課,圖像、聲音、文字同步傳輸的虛擬課堂為網站特色。再比如“漢語學習網www.ehuayu.com”,是北京龍之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海外產品,主要以中國文化傳播、數字化漢語學習為主。網站包括以下幾個版塊:漢語課程、視頻教程、音頻教程、漢語資源庫、自測練習、中國文化等。學習形式有系統的flash課程——系統的學習導向、flash動畫播放、互動練習、在線漢語測試、在線模擬HSK考試等,為漢語學習者帶來了嶄新的學習體驗。網站首頁的搜索功能十分方便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查找;如果學習者想要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或個人信息,還可以進入用戶管理系統,查看個人隨堂筆記,視頻點播記錄等。韓國的“http://chinawoo.kr”網站是漢語會話和考試的專門網站,是中國漢族教師于知平為了方便韓國的漢語學習者而開辦的,并有老師與學習者的在線互動?!癶ttp://cafe.daum.net/hskkorea”是針對漢語水平考試交流信息的網站?!癶ttp://www.chinesestudy.com/chine/index.php”主要是進行網絡授課,大部分課程僅為會員提供,需要繳費才能獲得。學員在網上可以免費觀看或使用的材料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對于大多數來華留學生來說,本來留學已經花費了一定的費用,況且能夠接受專業(yè)的漢語學習,一般不愿意再支出額外費用。商業(yè)性的漢語學習網站中提供的在線課堂,由于商家考慮到成本的因素,未必能請到真正的有教學經驗的漢語專家,從多媒體理論的“個體差異原則”來看,這些商業(yè)網站所考慮的是一般大眾客戶,對先前知識多或空間能力高的學生的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如果在首次付費后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就會棄之不用。
第三類為依托專業(yè)的漢語教學學院建立的學習網站,以本校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為目的而開發(fā)。像泰國皇太后大學開發(fā)的“國際漢語學習網www.999chinese.com”,是2009年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在海外的重點建設工程,該網站依托泰國皇太后大學IT中心,以中國志愿者組成開發(fā)團隊,力圖建設一家服務全球,特別是東南亞漢語學習者的專業(yè)漢語教學網站。作為一個綜合性專業(yè)漢語教育網站,包括網絡課程、電子圖書館、視聽資源庫、在線考試、在線輔導、網絡電視、中國文化幾個板塊。不過目前網站只是試運行,大部分功能尚在開發(fā)中。還有一些國內的漢語教學單位建立的學習網站,例如中山大學的“漢語階梯網www.stepsofchinese.com”的創(chuàng)意設計是以中國水墨和字畫為主要元素,希冀漢語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還能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網站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FLASH動畫、FLASH游戲和情景模擬視頻等互動多媒體教學形式,企圖激發(fā)初學者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創(chuàng)作了一個虛擬老師——中老師,運用游戲升級模式,讓學習者隨著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升級,大大提高了網站的互動性與連貫性。作為 “孔子學院”的一個有力補充,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漢語言和漢文化,促進漢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同時,這些網站由于有專業(yè)教師的參加,有一線的教學經驗,相比之下,網站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內容比較一致,學生可以在上課之余,利用網站上補充的資源對課上的內容做有針對性的復習。再加上有老師的指導,這種自主學習可以持續(xù)下去。但是,由于各校的人手有限,網站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也沒有大范圍地推廣,校外的知名度還不夠,只是局限在本校的留學生使用。這些依托專業(yè)學校建立的學習網站,從多媒體教學的角度來看,各個原則貫徹得比較好,但是推廣度不夠,一般只有本校的漢語學習者才能使用,外校的學生則很難受到惠澤。
第四類為私人開設的漢語學習博客。有些漢語教育工作者或漢語學習愛好者,出于對漢語的熱愛和教學的便利,以幫助其他漢語學習者為目的,創(chuàng)辦了漢語學習博客。例如印度尼西亞http://www.mandarin.web.id的網站創(chuàng)作者是李佳琪,印尼大學中文系文化科學部的學生。她做這個網站的初衷是為了完成畢業(yè)論文。該網站是針對華語初學者,內容簡單,圖片、視頻影像、動畫和聲音結合在一起,每個漢字都有拼音和發(fā)音,容易操作。從留言板上可以看到學習者對網站的歡迎,可惜華語知識和教學資源很有限,沒有更新。http://bemo88.blogspot.com網站主要是跟網友們分享漢語教學的一些材料,如詞匯、對話、短文、謎語還有歌曲。網站的材料豐富,內容簡單,設計有新意。但整個網站的漢字很少,大部分是漢語拼音和印尼語翻譯。受個人的技術水平、漢語資源、網絡權限等各方面的限制,這一類的多媒體學習材料,大多設計的項目比較簡單。從“個人差異原則”來看,由于多媒體材料的設計效應不夠明顯,對學習者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此外,由于個人的財力、技術能力有限,從多媒體材料的設計水平來看,其空間原則、一致性原則、時間原則方面還有待提高。但這些學習博客匯集了學習者的一些個人心得,漢語學習者可以從中借鑒到很好的學習經驗。
在調查中①本校國際漢語碩士2010春季班和2009秋季班的留學生參加了此次調查,在此表示感謝。,我們發(fā)現各國的漢語學習網站具有本國特色,能較好地抓住本國學習者的心理,有各自吸引用戶的亮點,如日本某些網站的及時性、韓國部分網站對HSK考試的重視、泰國學習網站的娛樂性等。但受制于各國的網絡技術發(fā)展水平,學習網站的規(guī)模和水平相差較大。比如日韓這類國家,由于網絡技術比較先進,多媒體教學方式開展得比較好,同時漢語學習在本地也有較長的歷史,有關漢語學習的網站數量較多,無論從網頁設計還是網頁的信息量都比較全面,漢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愛好有著更多的選擇。像日本的側重于動畫教學的網站——中國語動畫會話網站http://study.super-chinese.com,あいうえお中國語網站http://www50.tok2.com主要面對入門、初中級的漢語學習者;實用中國語講座網站http://zhongguohua.web.infoseek.co.jp,以旅游漢語為主要內容;http://www.alc.co.jp是一個多語言學習網站,不僅有漢語,還有英語和韓語的學習,最有特色的是收集了當前漢語中最流行的新詞語,時代性很強,連國內較新的流行語,如“神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剛”都名列其中。但是我們也要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網絡資源的質量良莠不齊,目的各異,并且網絡中大多數網站并非專門用于教育目的,有些網站商業(yè)氣息過于濃厚,教學質量沒有保障,使學習者望而卻步。
自主學習是一種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的現代學習理論,是學習者所具有的自我管理學習行為能力。充分利用漢語學習網站,提高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網絡多媒體的環(huán)境下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首先,從多媒體認知原則出發(fā),學習者學習包含文字與圖片結合的材料比單純的文字材料效果要好,因此,教師應當盡量選用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學習網站。尤其是對于漢語初學者,這類網站比單純的文字網站更容易被接受。對于母語為拼音文字的留學生,漢字一直是他們學習漢語的最大障礙,看到大段篇章的漢字,自然就有畏難心理,也就打消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材料,一方面圖文并茂,帶來視覺的享受效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學習者可以更快、更便捷地理解相關內容,達到學生課后復習的效果。
其次,依據多媒體通道原則,由“動畫+解說”組成的多媒體材料比“動畫+字幕”的材料學習效果要好。漢語學習者所要提高的學習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等多種技能,因此,“動畫+字幕”的材料對漢字的學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由“動畫+解說”組成的多媒體材料,對學習者的聽力技能有更大的幫助,并且更能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況且,多媒體材料本身就以其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而優(yōu)于傳統的教學材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優(yōu)勢,多選擇由“動畫+解說”組成的多媒體材料,不僅在課堂上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外的自主學習中更能激發(fā)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再者,利用網站挑選自主學習材料時,還要顧及多媒體一致性原則,即學習材料與教學目標相匹配,與教學無關的文字、聲音、視頻等信息越少越好。實際上,每個漢語網站都有自己的建站目的,都會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組織各種信息。許多網站內容過于復雜,對漢語水平有限的留學生來說,從眾多的咨詢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內容是一個難題。比如有些官方網站內容正確,具有權威性,信息量也很大,但網站的建立畢竟不是為各校的漢語教學配套為目的的,在實際的漢語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把它作為一個資源中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的特點,從網站提供的內容中進行篩選,使所選網站的內容、表現形式符合學生的年齡、二語認知水平和閱讀水平,學生能夠理解該網站所表述的內容。挑選與教學配套的內容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清晰明確地從教師提供的內容中獲得有關的教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有校內的學習網站供大家使用最為理想。目前全國各高校都有留學生學院的專門的網頁或精品課程,可以以它們?yōu)橐劳校⑦m合的學習平臺。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對外漢語因材施教、遵守個體差異原則,在漢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漢語學習者來自世界各地,各自的背景知識和二語學習能力千差萬別,不同的多媒體材料設計效應對先前知識或空間能力不同的學生效果不同。比如處于“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與“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在自主學習中,對待漢字的態(tài)度和策略就截然不同?!皾h字文化圈”的學習者由于在母語國就已有書寫漢字的經驗,在漢語學習中,漢字書寫不再是他們自主學習過程中所考慮的內容。而那些“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由于缺乏漢字書寫的訓練,因此在自主學習中漢字書寫的技能是不可忽視的。而課堂上,教師又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教授漢字,學生在進行課后復習時,漢字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鞏固,習得漢字的效率較為低下。這時教師可以推薦類似www.skritter.com這樣專門學習漢字書寫的網站,這個網站學生既可以按筆順跟寫漢字,還可以聽漢字的發(fā)音同時觀看漢字的解釋。在skritter上面有很多有用的生詞表,有HSK詞匯表和課本生詞表,學生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生詞表。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利用網絡進行的教學,雖然依靠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手不管。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一方面可以讓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從在華留學生的學習動機來看,他們具有較強的漢語學習動機,這是一個好的學習因素。但留學生在母語國內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與中國學生來比,有較大的差異,教師只是把任務留給學生而不進行檢查和督促,同樣起不到預想的效果。教師既可以利用觀察法、訪談法了解留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也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利用網站學習。還可以建立班級博客,定期公開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借助同學之間的學習策略樹立學習榜樣,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漢語學習網站畢竟是一種輔助性學習工具,無法代替系統的課堂教學,只有合理選取、利用有價值的網絡信息進行教學時,漢語學習網站才能真正成為教學中的好幫手。
[1]理查德.E.邁耶.多媒體學習[M].牛勇,邱香,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閆志明.多媒體學習生成理論及其定律:對理查德.E.邁耶多媒體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8(6):11-15.
[3]盛群力,張麗.把握學習性質善用媒體促進:梅耶的多媒體學習認知觀簡介[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1-8.
[4]賈義敏.多媒體學習的科學探索:Richard E.Mayer學術思想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1):5-9.
[5]代俊.國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效能研究[J].比較教育,2005(8):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