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鳳琴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第三中學)
教師備課不僅備教材、備教法、備重難點,更重要的是備學生。我們的工作就是把無限的知識教給參差不齊的學生。所以,要上好一堂課,有效甚至高效的課,前提是師生要配合好,參與率要高,學習積極性要好,學習氛圍要濃,這種局面是建立在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的,這樣才能更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主動性、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生物學科的教師要依據(jù)生物學科特點,要利用引言、巧設問題、挖掘生物自身的美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樂學。例如在講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一節(jié)中,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冬天洗澡后,手指的皮膚會皺縮?夏天卻較少出現(xiàn)呢?又如,在《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上》這節(jié)教學時,主要通過分析克隆羊多利的來歷得出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上的結論,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學生覺得比較抽象,我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就課前找來幾名同學,根據(jù)克隆羊的來歷,編排了一個《克隆羊找媽媽》的情景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表演結束了問題也提出來了,誰是多利的媽媽呢?學生情緒高漲,急于想知道究竟,此時導入新課正式最佳時機。
再如,我們還可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生物猜謎、生物游戲、生物魔術表演,探索性的生物實驗等活動,為凡事都要想一想、試一試的中學生提供了運用生物知識、表現(xiàn)聰明才智及涉足探索過程提供了機會。我們在生物教學中應精心組織、積極指導,使學生能開展好生物活動,在實踐中強化求知欲以及為人類造福的志向,將學習生物的興趣升華成與遠大理想相聯(lián)系的等只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達到了課堂教學的目的,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真正課堂、合格課堂、優(yōu)質課堂、高效課堂。
有的課堂從來不用去維持紀律,因為學生在那樣的課堂上一定是都有事情做,而且是一件接著一件地去做去完成,根本就沒有偷懶的空閑或發(fā)呆的空隙。我想這樣的課堂應該是去掉了傳統(tǒng)課型中的所有的陳芝麻爛谷子之類的輔助環(huán)節(jié),更可能多的是單刀直入,直截了當,一上課就直接點明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必須懂什么、會什么、能什么。于是整節(jié)課的內容就開始圍繞著學習目標引導著學生從第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各個擊破學習目標,從不追求速度,只追求質量。
對學生的要求教師應是言出必行,既便是偶爾不行,也必須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老師的這種不行而做出善意謊言的解釋。因為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行為的發(fā)展和形成。
總之,只有在教師指導下的高效率的學生學習取得了高效益的回報時,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