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中日傳統(tǒng)諺語中的女性文化觀

      2013-08-15 00:42:55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諺語日本傳統(tǒng)

      蔣 靜

      (湖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 日語系,湖南 長沙 410116)

      1.引言

      諺語是民間口頭流傳的固定的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深刻的道理,多數(shù)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我國的諺語源遠流長,根據(jù)《古謠諺·凡例》記載:“謠諺之興,其始止發(fā)乎語言,未著于文字?!保?]說明諺語在文字產(chǎn)生之前早就已經(jīng)存在了,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記錄了下來。

      中國與日本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歷史。兩國在文化、宗教、民俗等諸多方面相近相連。日語中存在著數(shù)量眾多的諺語,其內(nèi)容非常豐富,涉及日本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中日兩國都屬于“儒教文化圈”,日本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傳入日本的儒教構成了大化改新以后貫穿日本律令的道德要素。在日本律令的法學說中,有“婦人以夫為天”、“夫乃妻之天”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顯然與中國儒教男尊女卑的思想一脈相承。[2]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在日本諺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在中日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古代女性以其獨特的性別角色,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持續(xù)不斷地受到限制、約束,經(jīng)受過神權、皇權、夫權的種種壓迫。在神權方面女人被視為“污穢之物”。如民間流傳的諺語:“女人上船船就翻?!痹诨蕶喾矫媾吮灰暈椤暗溗保纭懊郎珡膩硎堑溙ァ?。在夫權方面女人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女性天生就應溫柔,女性的社會角色就是賢妻良母,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日古代就有所謂的“男女有別”、“夫為妻綱”、“三從四德”。因此,通過對這些與女性有關的諺語的剖析,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中日傳統(tǒng)女性文化的特點。

      2.中日傳統(tǒng)諺語中的女性文化觀

      2.1 中日傳統(tǒng)女性形象之美觀

      美麗的女人是首詩,也是一幅畫,是宇宙間靈秀之氣的凝聚,更是上帝的杰作。只要我們翻查古往今來的文獻資料就不難發(fā)現(xiàn),人類對于美的追求貫穿于整個人類歷史。中國傳統(tǒng)美女的標準是:飽滿的瓜子臉,眉毛細長如彎彎的新月,四肢和手指纖巧,皮膚細膩,白里泛紅。

      漢諺中有不少諺語描寫了女性的天生麗質和略加修飾后的脫俗之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燕趙婦人美如玉。”

      “黑大的眼睛,顯出姑娘的俊美。”

      “花為腸肚,雪作肌膚。”

      “少女要有百靈的歌聲。”,等等。

      與漢語一樣,日語中也存在許多描寫外貌美的諺語。日本傳統(tǒng)美女的標準是:瓜子臉、白皮膚、泛著淡淡粉紅的臉頰、高挺的鼻子,嬌小的嘴巴生動而富有活力,兩排整齊而潔白的皓齒時隱時現(xiàn)。從下列諺語中能得到體現(xiàn):

      “一瓜実に二丸顔。”(頭等瓜子臉,二等圓胖臉。)即女性的臉型最好是瓜子臉,中間高出,略呈細長型,其次是圓臉。

      “米の飯と女は白いほどよい?!保ㄅ似つw越白越好。)女人即使相貌有很多缺點,如果皮膚白也可彌補這些缺點。類似的諺語有“色の白いは七難隠す”(一白遮百丑)等。

      在女性面部美的全部特征中,眼睛最受重視。“女の目には鈴を張れ”(女人的眼睛裝上銅鈴)。說的是女人的眼睛要像鈴鐺那樣大才好。在日本的江戶時代,認為女人作為美人的標準就是大眼睛。也許因為“大眼睛”的日本女性太少,所以日本對于女性的眼睛特別看重。

      當然,漂亮的臉蛋,迷人的身材絕不是女人全部的美,還應有女性的底蘊。所謂的底蘊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要求女性必須有細膩的情感、溫柔的言行,這就是女性的內(nèi)在美。如:

      “功名出于閨閣?!?/p>

      “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p>

      “與其擇漂亮的臉,不如擇善良的心?!?/p>

      “一個美麗的姑娘只能悅目,一個高尚的姑娘能夠貼心?!?/p>

      “美名勝過美貌。”

      日本人不但注重女性的外貌舉止,更注重的是女性的內(nèi)涵。因為外在的美麗會像雨后的彩虹一樣轉瞬即逝。請看下列日諺:

      “男は度胸女は愛嬌?!保凶右赂遥右獪厝?。)

      “女は人間を左右にせよ”(女人對誰都應該和藹。)

      “見目より心?!保ㄈ菝裁啦蝗缧撵`美),與容貌漂亮相比,心靈美更為可貴。

      說明了女性的內(nèi)在美較之外在美更勝一籌。

      2.2 中日傳統(tǒng)女性社會地位觀

      被人們普遍尊崇、認同的大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近則不遜,遠則怨?!薄墩撜Z·陽貨》他首先把女子與小人并列在一起,就是對婦女嚴重的歧視,孔子的這句話,千百年來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孟子道:“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比寮宜枷虢K于成為了“儒教”,統(tǒng)治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而“儒教”的兩位教主“圣人”都這么看待女性,使得幾千年來女性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男子中心成了人類社會的普遍特征。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女子受到更多的壓迫。她們不僅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而且她們的地位低下,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nèi),社會上沒有她們的舞臺,外面是男人們的天地。中國鮮活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男人命是個寶,男人不管他多大的錯都可以原諒,女人犯一點小錯就會送命,相差極其懸殊。就算是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也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天下應該是男人的。中日兩國,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偏見是長期存在的,長久以來,女性在社會所處的不平等的卑下地位,造成了語言上對女性的歧視。在中日諺語里反映傳統(tǒng)社會里男女不平等,女子社會地位低下現(xiàn)象很多,我們先看漢諺:

      “娶到的媳婦買到的馬,任我騎來任我打。”

      “女人頭發(fā)長,見識短?!?/p>

      “臣為君死,妻為夫亡?!?/p>

      “賢妻喚回迷路郎?!?/p>

      “盡孝兼慈,不特助夫還旺子?!?/p>

      “婦人聲滿四鄰,不惡也是神。

      再看看日語部分。

      日語中,丈夫通常將自己的妻子叫做“愚婦”、“家內(nèi)”、“拙荊”“女房”等。相反,妻子卻稱呼丈夫為“主人”,男尊女卑由此可見一斑?!凹覂?nèi)”、“女房”顯然是限定了女人的活動范圍只限于家里,“愚婦”、“拙荊”則說明了女人經(jīng)濟地位的低下。

      我們考察以下日語中的諸多諺語,就可發(fā)現(xiàn)在日本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男性處于主導地位,女性則處于從屬地位。如:

      “夫に付くが女の道?!保ㄅ訌姆蚴钦?。)

      “女子は五障三従あり。”(女子有三從四德。)

      “女に七去あり?!保▼D有七去,指丈夫休妻的7種理由,如“淫去”“妒去”等。 )

      “鬼と女は人に見えぬが良き。”(女人和魔鬼還是待在家里不見人好。)

      “女子の橫座は百になってもない?!保ㄅ影贇q不能坐上座。)

      2.3 中日傳統(tǒng)女性婚姻嫁娶觀

      婚姻是文化的一個方面。中國傳統(tǒng)婚姻是以兩性相愛而結合的,女人沒有選擇對象的自主權。“三從”是封建社會女子必須遵循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之一?!案改钢藉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當時社會女性婚姻觀的真實寫照。這方面的諺語有:

      “全憑父母一句話,屎殼郎、癩蛤蟆也得嫁?!?/p>

      “鮮花插在牛糞上,巧妻常伴拙夫眠?!?/p>

      “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

      “不打老婆非好漢。”

      “挨打受罵休煩惱,受些氣兒災禍少?!?/p>

      “三年不知公婆意,十年摸不著丈夫心。”

      傳統(tǒng)文化把情愛、性愛視為惡的人性,中國古代的婚戀史,實際上就是男人不斷出去風流快活,統(tǒng)治階級通過三妻六妾滿足自己的性愛欲望,普通人無妾無妓,其性愛表現(xiàn)往往采取犯禁方式——偷情。女人以色事夫,一旦人老珠黃,則“門庭

      冷落馬鞍稀”,便遭冷落遺棄。諺語中有許多血淚控訴:

      “妻不如妾,妾不如婢?!?/p>

      “婢不如妓,妓不如偷?!?/p>

      “自古紅顏多薄命,人老珠黃不值錢?!?/p>

      “紅顏多薄命,知心不遇。”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p>

      舊時的日本婦女留給世人的印象是忍辱負重,畢恭畢敬的賢妻良母形象。傳統(tǒng)的婚姻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婚姻生活中妻子依附丈夫生存,而且,妻子應當像家奴一樣忠貞地服侍丈夫,順從丈夫?;楹蟮募彝ツJ绞恰澳兄魍?,女主內(nèi)”。這和中國傳統(tǒng)倫理中的“夫為妻綱”一脈相承。請看日諺例子:

      “一女両家の茶を喫せず。”(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

      “男は松、女は藤?!保腥耸撬?,女人是藤。)

      “妻は夫の譜代の臣?!保ㄆ拮邮钦煞蛴朗赖某济?。)

      “亭主の好きな赤烏帽子?!保ㄕ煞蚍牌ㄒ舱f香。)

      “主人と病気は勝てぬ?!保ǚ蛎豢蛇`。)

      盡管女性處于從屬地位,得不到公正待遇,甚至遭到鄙視。但是一個忠誠、賢惠和能干的女人,能使丈夫事業(yè)有成,兒女健康成長;而一個“壞女人”或不稱職的妻子,會不經(jīng)意地毀了丈夫的事業(yè)甚至江山社稷,毀了子女的前途,毀了家庭的平安與幸福。因此,要結婚成家,選擇一個賢惠善良的女性做妻子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古諺語中有不少描述女性職責的:

      “妻賢夫禍少?!?/p>

      “男立外,女立內(nèi)?!?/p>

      “姑娘講繡花,秀才講文章,農(nóng)民講種地,漁民講海洋?!?/p>

      “男勤耕,女勤織,豐衣又足食?!?/p>

      “女人愛針線,男人愛镢頭?!?/p>

      “好小子進了書房,好閨女進了繡房?!?/p>

      日語也毫不遜色,比如:

      “家に無くてならぬものは上がり框と女房?!保o妻不成家。)

      “女房は家の大黒柱?!保ɡ掀攀羌依锏捻斄褐?。)

      “女と俎板は無ければかなわぬ。”(家無女人不行。)

      “男は妻から?!保ㄆ拶t夫達,妻愚夫窮。)

      “悪妻を持った男はこの世ながらの地獄?!保ㄈ⒘藟睦掀牛缤碌鬲z。)

      “悪妻は一生の不作?!保ㄈ⒘藟睦掀?,倒霉一輩子。)

      “鍋釜売っても良い格もらえ?!保ㄔ义佡u鐵娶賢妻。)

      以上諺語說明了在家庭生活方面女性的重要價值和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4中日傳統(tǒng)女性被視為“紅顏禍水”觀

      杜甫的詩 《暮秋憶枉裴道州手札》:“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其中的“紅顏”二字都是指美麗女子的容顏,后來逐漸演變成美麗女子之代稱。《辭?!防锝o“禍水”下的定義是“禍人敗事的女子”?!凹t顏禍水”是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大致是指美女會耽誤國家大事的意思。

      在舊中國,女人就像男人的一件衣服,想穿就穿,想丟就丟。同樣,也像一件風屏,專為男人遮掩住他們的缺陷。又像一只替罪羊,男人所有的過錯都由女人一并承擔。傳統(tǒng)的中日兩國社會都認為女性是罪惡的化身,成為社會所責罵、唾棄的對象。因此,中日諺語中有很多諺語把女人描繪成一個難以相處、危險、惹是生非的幕后禍首或罪魁禍首。

      “美色從來是禍胎?!?/p>

      “女人上屋屋要塌,女人下船船要翻?!?/p>

      “女人當家,房倒屋塌?!?/p>

      “天下最毒婦人心?!?/p>

      “養(yǎng)男不養(yǎng)女,養(yǎng)女要受苦。”

      “養(yǎng)兒防老,養(yǎng)女賠錢?!?/p>

      “郎才女貌,癩漢配丑妻?!?/p>

      請看日語部分:

      “女の笑窪には城を傾く?!保ㄅ说男u可傾城。)

      “女は亂の基?!保ㄅ耸莿觼y之源。)

      “女の情けに蛇が住む。”(最毒莫過婦人心。)

      “大蛇を見るとも女を見るな?!保▽幰姶笊呶鹨娕?。)

      “酒と女は敵なり?!保ň婆c女子是大敵。)

      以上諺語深刻地揭露了過去的女子地位低下,深受歧視的社會現(xiàn)象。

      3.中日傳統(tǒng)女性諺語男尊女卑的形成原因

      原因一:從歷史根源看,男尊女卑最初是由于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農(nóng)業(yè)與畜牧業(yè)的作用日益重要,并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來源,強而重的體力勞動逐漸轉移到男子身上,于是體力較強的男子便在經(jīng)濟生活中逐步居于主導地位,以男子為核心的大家族家長制便應運而生,男性家長與丈夫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父系氏族公社也逐步形成。男女地位的轉變,導致了婚姻形式的變化,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女人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女性的權利、尊嚴、人格逐漸被抹殺,最終成為男性社會的附庸和工具。

      原因二:從文化方面看,歷史上儒學曾經(jīng)跨山、渡海、南下,流傳到朝鮮半島、南亞次大陸乃至南洋群島一帶,東亞各國在古代都崇尚過儒學,儒學作為各國共同的文化傳統(tǒng)曾經(jīng)以各種不同的渠道普遍地影響到東亞、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結構、教育制度、家庭組織等,形成了一個以儒家文化思想為特征的“儒教文化圈”。儒教思想統(tǒng)治中國兩千五百年,日本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孔子所提倡的男尊女卑思想在中國和日本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乃至東南亞各國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諺語“女に七去あり?!保ㄅ悠呷ィ┱J為女子結婚后,若有不順從父母、不育、多嘴多舌、偷竊、淫亂、嫉妒、不治之病等七種情況,就應該被丈夫休掉。這一做法甚至成為古代日本的律令,而得以在日本社會中宣揚儒家的婦道精神,進一步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言行。[3]

      4.結語

      諺語是文化觀念的產(chǎn)物,反映了人類文化、生活習俗,而人類文化中包含女性的文化。在眾多諺語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與女性有關,因此中日諺語中也就自然而然有了有關女性的一部分。男人和女人構成了這個世界,但是千百年來這個世界的主宰一直是男人。中日兩國傳統(tǒng)家庭都是實行家長制、大家族制的。在家庭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以家長為主,夫妻關系是一種主從關系。社會對夫妻角色所確立的規(guī)范以“三從四德”為核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日兩國出現(xiàn)了有關反映傳統(tǒng)女性觀念中所包含的蔑視貶低等思想觀念的諺語極多:“男尊女卑”、“三從四德、七去之惡”、“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這是中日傳統(tǒng)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我們要冷靜分析,有許多精華的地方值得發(fā)揚,比如“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與其擇漂亮的臉,不如擇善良的心”、“見目より心”(容貌美不如心靈美)。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婦女解放運動的深入,諺語中體現(xiàn)出了人們新的思想感情。特別是在我國,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反映此種變化的諺語諸如“(婚姻)爹娘做主,一輩子受苦”、“強扭的瓜不甜,包辦的婚姻不美滿”、“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等等。當今日本社會傳統(tǒng)的婚姻觀也在弱化,結婚觀的多樣化呈現(xiàn)發(fā)展趨勢。日本年輕女性在擇偶時雖不能完全擺脫現(xiàn)實、功利的影響,但追求個人幸福,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仍然是大多數(shù)日本女性的婚姻模式。情感的需求和滿足成為日本年輕女性的主要結婚動機,“男は度胸、女は愛嬌”(男子要有膽量,女子要有魅力)。語言是有時代感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舊的被淘汰、新的會出現(xiàn),因此新的女性形象必將用新的諺語來描述。

      [1]杜文瀾.古謠諺[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58:6.

      [2]杜芳琴.女性觀念的衍變[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133-136.

      [3]張艷萍,徐璐.論日語諺語中的中國文化因素[M].外語教學[J],2007(2):39-42.

      猜你喜歡
      諺語日本傳統(tǒng)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飯后“老傳統(tǒng)”該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tǒng)
      養(yǎng)生諺語也要“更新升級”(上)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老傳統(tǒng)當傳承
      傳媒評論(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tǒng)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說說諺語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木里| 达州市| 徐水县| 甘谷县| 商水县| 苍山县| 林西县| 吴旗县| 横峰县| 宜兴市| 岗巴县| 望城县| 沽源县| 平南县| 襄城县| 五家渠市| 安义县| 旬邑县| 安达市| 凤凰县| 丰原市| 石屏县| 盘山县| 新野县| 大理市| 龙江县| 桑植县| 崇州市| 砚山县| 永靖县| 陵水| 长寿区| 易门县| 德令哈市| 肃南| 全椒县| 郎溪县| 定南县| 敦化市| 铜陵市|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