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丹陽市河陽中心幼兒園 韓杏芳
大班幼兒繪畫時難以把握物體的遮擋關系,多數(shù)幼兒采用線條疊加的方法表現(xiàn)遮擋關系,最終會破壞畫面整體的美感。如何幫助幼兒解決這個難點呢?受明膠制作幻燈片原理的啟示,我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針對這個教學難點,通過了解重疊—欣賞重疊—表現(xiàn)重疊,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找準重疊部位,用線描的方式表現(xiàn)重疊部分,最終通過輕松、有趣的游戲活動和合作繪畫活動理解物體遮擋關系,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物體的遮擋關系。下面就是關于這個設想的活動設計。
1.欣賞重疊畫,了解重疊畫的特點,理解物體重疊部分的遮擋關系。
2.創(chuàng)設情境,在游戲中找重疊部分,用線描方式裝飾重疊部分,表現(xiàn)物體的遮擋關系。
3.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與繪畫的快樂。
活動重點:找準人體的重疊部位,用線描方式裝飾重疊部分。
活動難點:找準重疊部位,理解遮擋關系。
經(jīng)驗準備:初步掌握線描畫的技法。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黑色水筆,草地背景圖(鋪在地上)。
(出示課件)
1.師:美麗的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都開了,看,把誰吸引過來了。(出現(xiàn)一只蝴蝶)
2.師:又有一只蝴蝶飛來了,蝴蝶翅膀怎么了?(動畫:兩只蝴蝶慢慢靠近,部分翅膀重疊)
3.師:什么地方重疊了?(幼兒指,老師用筆勾畫出來)
4.師:第三只蝴蝶飛來了,又有什么地方重疊了?(個別幼兒找,并勾畫)
5.師:這幅畫和平時的畫有什么不一樣?(重疊在一起)我們把這種相互疊在一起的畫叫做“重疊畫”。
6.花園里還飛來一些蝴蝶,你能把重疊的部分找出來嗎?(出示新蝴蝶,幼兒練習找重疊,并勾畫。)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將三只蝴蝶重疊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幼兒直觀地感知重疊的概念,理解了物體的遮擋關系。從兩只蝴蝶,到三只蝴蝶,再到多只蝴蝶的重疊;從老師引導觀察到幼兒自主觀察,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地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1.師:重疊的部分如果裝飾起來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裝飾過的重疊畫)
2.師:美麗的重疊畫是怎么裝飾的?(用線條、圖形等)
(評析:美的事物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孩子對重疊留下深刻印象,欣賞重疊美是一個良好途徑。因此,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欣賞重疊畫的環(huán)節(jié)。經(jīng)驗是表現(xiàn)的基礎,這里的欣賞為后面的表現(xiàn)提供了必備的經(jīng)驗。)
(一)畫重疊的身體姿態(tài)。
1.師:春天不僅花開了,草也變綠了,你想在草地上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師:我們把教室當成草地,你表演一下你在草地上喜歡做的事情吧。(音樂響起,幼兒表演)
3.師:你在干什么?幼:看書、聽音樂、看藍天、捉西瓜蟲、聞草香、曬太陽……
4.師:你們的身體姿態(tài)真好看,如果能畫下來就更美了。現(xiàn)在,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小朋友先在草地上擺好姿勢,另一個小朋友把他的姿勢勾畫下來。注意了,擺好姿勢就不能動了,要把身體全部放在草地上。
5.師:另一個小朋友的身體姿態(tài)也要畫在草地上,可是,草地上都畫滿了,怎么辦呢?(可以用今天學到的重疊的方法)
第二個小朋友開始畫。
(二)找重疊部位并裝飾。
1.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是重疊的?(先請兩個小朋友找一找,然后大家找一找,并用鉛筆做上標記)
2.師:重疊的部分找好了,讓我們用好看的線條把重疊的部分裝飾起來,把我們的身影變得更美麗?。ㄓ變貉b飾)
3.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將學到的重疊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繪畫中。實踐中,幼兒將身體動作直接擺放在“草地”背景圖上,突破了以往固有繪畫模式,每個幼兒都是畫上的一處美景。同時,幼兒在擺放姿勢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重疊的布局,無形中提高了幼兒繪畫構圖的技能。一位幼兒擺出喜歡的動作,另一位幼兒認真地描畫,也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合作意識。用俯視的視角觀察并裝飾重疊部分,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用做標記的方法有效化解了難度。)
1.幼兒回到座位上,畫好的畫展示在墻上。
2.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
(評析:當作品呈現(xiàn)時,幼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讓他們表達對作品的感受是最好的評價。)
3.師:我們把快樂的身影留在了草地上,我們還能把身影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天吧。
要求幼兒找找生活中不同形式的重疊效果。
(評析:生活中重疊現(xiàn)象無處不在,讓幼兒學會觀察,用心感受,體會不一樣的精彩重疊效果,為豐富幼兒的繪畫內容和形式提供最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