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待摸著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yè),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必須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也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這是對改革開放30多年經驗的深刻總結,既充分肯定了摸著石頭過河這一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改革方法的重要意義,又進一步明確了摸著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強調摸著石頭過河,反映對實踐的重視;強調加強頂層設計,是對實踐的尊重。摸著石頭過河,是做好頂層設計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重要原則。
——摘自《光明日報》
近代以來的“中國夢”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完成了基本國家制度的頂層設計,“中國夢”也隨之進入新的階段,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行改革開放。通過社會化大生產來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從而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發(fā)展各類所有制經濟,在經濟層面上完成了現代國家的頂層設計。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保持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的同時,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得以建立。習 近平進一步闡釋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摘自《中國青年報》
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 歷史證明,個人,無論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還是有權力的領導者,僅僅依靠他們個人的態(tài)度和能力,都不能保證永遠準確無誤、始終一貫地代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當然,也不可能凡事都進行全體投票、全民公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當家作主究竟靠什么來體現呢?事實證明,只有經過多數人反復選擇并在實踐中確立起來的基本規(guī)則和程序,也就是法制,才能夠比較充分可靠并切實有效地體現全體公民的利益和意志。就是說,社會主義的法治才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梢?,法治是民主邏輯的必然結論。民主的“程序化”原則意味著,事關民主的一切必要因素,都要通過相應的制度、規(guī)則、程序等加以公開地體現和落實,就是必須法制化。社會主義民主必然要求法治,也就是要求全面落實全體人民的主體權利和責任,以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的方式固定下來,并得到公開、普遍、長期、穩(wěn)定的實施。
——摘自《北京日報》
改善民生需要建設符合時代發(fā)展和群眾需求的民生文化 一定的民生文化是一定的民生經濟和民生政治的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民生文化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致力于民富國強的發(fā)展方略,也體現了人民群眾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去爭取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志和決心。民生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均等、公正、共富,旨在使改革與發(fā)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民生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與提高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協調性、區(qū)域統籌發(fā)展的持續(xù)性和城鄉(xiāng)一體發(fā)展的實效性密切相關,與互動發(fā)展、有序發(fā)展、合理發(fā)展、務實發(fā)展、能動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新格局共生互促。在世界經濟下行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來臨之際,建設符合時代發(fā)展和群眾需求的民生文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將有利于實現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摘自《學習時報》
“微時代”要求領導干部必須“慎微”網絡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把社會變成了一張真正的“網”。在這張無形的、海量的“網”下面,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網民的眼睛。從“替誰說話”到“艷照門”、“日記門”,從“天價煙”到“手表哥”……五花八門的網絡事件頻發(fā)迭出,官員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各種各樣的“網絡門”,甚至會因此而落馬。
“微時代”背景下,為官者如何才能做到自律、自警、自愛?首先要求官員務必潔身自好。領導干部要對自己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嚴格要求,培養(yǎng)積極進取、正氣向上、表里如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具體的實踐中務必做到五戒:一曰戒貪,二曰戒色,三曰戒狂,四曰戒假,五曰戒懶。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只要為官者自身干凈,就不怕群眾的微博監(jiān)督和議論。做到了這些“小事”,中央要求的“八條”也就得到了貫徹和落實。過去,有人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今天,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說:不去河邊走,哪還會濕鞋!
——摘自《理論網》
華西村的經驗:“一二三四”一個內在機制:本源于村社理性的內部化處理外部性風險機制。
兩個最低成本:一是村社共同體以成員權為基礎的產權制度及其產業(yè)資本擴張;二是用傳統低成本的村治結構取代現代化城市高成本的政府多部門治理。
三個發(fā)展階段:一是點狀原始積累,二是線性產業(yè)擴張,三是多面向結構升級。
四個基本特征:一是打紅色的社會主義牌獲取長期穩(wěn)定的政治保護和因此不可能被減少的經濟資源;二是打白色的資本擴張牌成為天下第一社區(qū)資本總量村;三是打灰色的村莊黨委公司化的治理方式取代城市政府治理,以及私營經濟開發(fā)區(qū)等多樣化牌弱化產業(yè)資本擴張中的各種張力;四是打綠色的生態(tài)旅游牌保持多元文化及多樣化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依法治國將被放到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央黨校科社部主任王懷超指出,最近,中央再次強調依法治國,這里面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我們將把依法治國放到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規(guī)則意識、法律意識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議事日程。
王懷超認為,我們國家封建歷史太長,人治的色彩太濃。我們的黨是革命起家,革命的時候不太注重法治,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把法治踐踏得體無完膚。1978年以來,我們進行改革開放之后,西方的自由民主觀念進來,我們民族的民主意識的覺醒、自我權益保護的意識進步都非常快,但相應的法治和規(guī)則意識卻沒有跟上,每年我們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數以十萬起。要民主、要權利這是好事,但同時還要有法治和規(guī)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只要民主不要法治,只要權利不要義務,那是災難性的。因此,我們必須在全黨、全國范圍內進行扎扎實實的法治教育。
——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戴相龍建議擴大社?;鹧娱L退休年齡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最近建議,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應擴大全國社保基金,逐步延長退休年齡。
戴相龍?zhí)岢隽藬U大社?;鸬娜齻€建議:一是盡快進行頂層設計,爭取到2030年基本建成由國家設立公共養(yǎng)老金、企業(yè)和職工設立補充養(yǎng)老金和個人養(yǎng)老儲蓄組成的養(yǎng)老保障“三支柱”體系。二是堅持執(zhí)行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國家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三是運用綜合措施平衡因老齡化高峰到來形成的國家統籌賬戶收支缺口。
戴相龍還建議逐步延長退休年齡,每5年把退休年齡延長1歲。如此,到20多年后,中國男性退休年齡可能會從現在的60歲延長到65歲,相當于發(fā)達國家現在的退休年齡。
——摘自《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