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海
王二寶今年五十多歲了,是全村有名的種地好手,在他種的地里找棵草是很困難的。一年四季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他背的滾瓜爛熟。什么時間耕地,什么時間下種,他全按節(jié)氣干。如種小麥,他非頂秋分種不行,因當(dāng)?shù)剞r(nóng)諺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宜時。種大豆非頂谷雨,因當(dāng)?shù)剞r(nóng)諺:谷雨前后,種瓜點豆。你別說,他按節(jié)氣種的莊稼都是苗全苗旺。因此一些年輕人種地,都以他為準(zhǔn),看到他什么時間種,大家也都開始種。
王二寶年年種地不誤農(nóng)時,管理精細(xì)認(rèn)真,可一到收獲,產(chǎn)量往往比人家低很多,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去鄰居王冒家串門,他叫王冒幫他找找產(chǎn)量上不去的原因。王冒點上支煙沉思了片刻,認(rèn)真地說:“你想聽真話,還是想聽好聽的?”王二寶說:“當(dāng)然想聽真話。”“那我說你可別生氣?!薄澳惚M管說我不生氣?!蓖趺罢f:“你產(chǎn)量上不去的原因有兩個:一、你種地保守,接受新事物慢,對科學(xué)種田總是持懷疑態(tài)度,種地還用老一套。二、也是你種地最不可取,產(chǎn)量年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耕地老是扶耕。你看看你哪塊地地面是平的,都是中間高,兩邊低,下雨水向兩邊滾,同樣的雨,人家地里起四指深,你地里只能起二指深。這樣不但不保水,還把地表面的肥沖走。下同樣的雨,過十天,人家地里的莊稼不旱,你地里的莊稼就旱得抬不起頭來。這樣產(chǎn)量能上得去嗎?再就是你老是扶耕,兩邊的地鄰也有意見,人家說你種地太摳門兒。人家產(chǎn)量高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地耕的平。一年扶耕,一年辟耕,這樣地平能保水肥,利于莊稼生長。而你光扶不辟,就怕辟耕把土辟到人家的地里,結(jié)果年年賺了小便宜,吃了大虧。你細(xì)琢磨琢磨,是不是這么個理兒?!蓖醵毐徽f得臉有點紅,點點頭肯定了王冒的說法。
驚蟄一過,王二寶牽著牛,扛著犁來到地里,習(xí)慣地把犁插到地中間,抬頭看看地面象魚脊般的地塊,把犁慢慢的拿到地邊,插下犁抬頭看到長長的一條墑溝得從自己地里往外辟土去填,實在是舍不得,于是又把插好的犁拿回了地中間,蹲在了地頭上,從兜里掏出煙葉,卷了顆煙點著,兩眼瞅著魚脊般的地,一口一口地抽起來。這時,王冒的話在耳邊響起:“中間高,兩邊低,下雨水向兩邊滾……不保水……肥沖走,”“兩邊的地鄰也有意見,人家說你種地太摳門兒?!蓖蝗?,他站起來扔掉手中的煙,把犁迅速地提到地邊插好,套上黃牛,掄起鞭,一排排垡頭從犁鏵上翻向墑溝。
這么一弄,王二寶地里的產(chǎn)量果然一年比一年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