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炎《詞源》辛棄疾評語疏證*——兼論張炎“尚雅”的詞學審美理想

      2013-08-15 00:42:17王翠菊
      關鍵詞:張炎詞源豪氣

      王翠菊

      (中央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北京 100081)

      張炎《詞源》涉及辛棄疾的評語一共有兩處:一是在《賦情》中稱贊辛棄疾的《祝英臺近》與陸淞的《瑞鶴仙》詞“皆景中帶情,而有騷雅”;二是在《雜論》中批評“辛稼軒、劉改之作豪氣詞,非雅詞,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耳”[1]。這兩種評價一褒揚一貶抑,所依據(jù)的標準,都是一個“雅”字。沈義父《樂府指迷》也說:“詞之作難于詩,蓋音律欲其協(xié),不協(xié)則成長短句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保?]由此可見,“雅”是當時詞學的一種審美風尚。因此,我們在理解辛棄疾的相關評語時,也應當與這一詞學審美風尚相聯(lián)系。

      一、辛棄疾詞及其相關評價

      關于辛棄疾詞,歷來評價很高。尤其是他對豪放詞的開山之功,大家都是有所共識的。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宋史·辛棄疾傳》說他“豪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又說他“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3]。由此可知他性格之豪爽,亦可探知這種豪爽性格對于其詞作風格的影響。作為豪放派的開山祖師,辛棄疾詞豪邁奔放的風格,歷來是為人們所稱道的。其門人范開在《稼軒詞序》中稱他:公一世之豪,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方將斂藏其用以事清曠,果何異于歌詞哉,直陶寫之具耳。故其詞之為體,如張樂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tài),無非可觀。無他,意不在于詞,而其氣之所充,蓄之所發(fā),詞自不能不爾也。其間固有清而麗、婉而嫵媚,此又坡詞之所無,而公詞之所獨也[4]。

      劉克莊稱他:

      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4]。

      由此可見,辛棄疾豪放詞派主的地位,應該說是早在南宋時期已經(jīng)奠定了的。明代張纟延的《詩余圖譜》標舉豪放、婉約兩派之說,明確將辛棄疾位列其中?!端膸烊珪偰刻嵋吩u價: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依聲家為變調(diào)。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5]。

      今人葉嘉瑩先生亦稱:

      辛氏乃是一個能以英雄豪杰之手段寫詞,卻表現(xiàn)了詞之曲折含蘊之特點的一位杰出的詞人,他在詞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北宋的蘇軾,而且也使得千百年以下的作者感到難以為繼的[6]。

      與以上諸家所論相比,張炎《詞源》對辛棄疾的評價卻迥然有別。他所稱賞辛棄疾的,并不是這類“悲壯激烈”的詞,而是一首“昵狎溫柔,魂銷意盡”[7]的《祝英臺近》。張炎極稱這首詞與陸淞的《瑞鶴仙》“皆景中帶情,而有騷雅”。可以說,這是張炎對辛詞僅有的一句贊譽之辭,剩下的就只有對辛棄疾“作豪氣詞,非雅詞,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耳”的批評與指責了。

      然而,歷代研究者似乎并沒有對辛棄疾在張炎《詞源》中的地位問題予以重視。在對《詞源》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時,大家的目光往往集中在“清空”與“質實”孰是孰非的辯論,集中在“清空”與“騷雅”并重,或者是“清空中有意趣”的理解上。過多地關注姜夔、蘇軾等人,而忽略了這位豪放詞派主的存在。這實在是不應該的。

      其實,張炎對辛棄疾詞的評價,與對姜夔、蘇軾等人的評價在審美觀上是一致的,它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當時的“尚雅”思潮對于詞學審美的影響。張炎以“復雅”為旨歸,對辛詞提出了不同尋常的見解??梢哉f,掌握了“雅”這一概念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審美內(nèi)涵,也就理解了辛棄疾評語的真正含義。本文擬以“雅”為中心,對辛棄疾評語進行詳細分析,以期對辛棄疾的詞學成就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同時也希望對辛棄疾的評語作出客觀評價。

      二、景中帶情,而有騷雅

      張炎之所以標舉辛棄疾《祝英臺近》詞,是將它作為如何“賦情”的典范而言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景中帶情”應當作何理解?它決不像我們想象的情景交融或者是景中含情那樣簡單,而是包含有更為深層的意蘊。另外,它與“騷雅”是什么關系?二者共同反映了張炎怎樣的審美理想?可以說,這是我們理解張炎詞學思想的基礎。張炎所謂的“景中帶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一)稍近乎情

      張炎在《賦情》中稱:“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蓋聲出于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若臨乎鄭、衛(wèi),與纏令何異也?!彼^“稍近乎情”,其意是說抒情要含蓄、典雅,不宜表露得太直白。換句話說,就是不直接言情,但又能處處體現(xiàn)情,將情融化到對景物的具體描繪中。只有和所言之“情”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夠近雅遠俗,使“情”的格調(diào)高雅。

      (二)情景交煉,得言外意

      張炎在《離情》中說:“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煉,得言外意。有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乃為絕唱。”這里的“言外意”,主要是指與表面的情景相關的深層意蘊。這種言外之意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景中帶情”應當通過景所帶的言外之意,帶出那種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情”。

      (三)比興寄托

      從藝術表達手法來看,這種抒情多采用比興寄托的方法。比興寄托本是自《詩經(jīng)》以來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法,尤其是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男女離合以喻君臣之道,身世之感寄予家國之思,這一表達手法本身便體現(xiàn)了騷雅的特點。所以,情與景的結合無論是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手法都與詩歌的“騷雅”傳統(tǒng)密切相關。

      “騷雅”一詞,最初多見于詩歌評論,如唐杜甫的《陳拾遺故宅》詩:“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8];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評二李詩:“余嘗謂二李之詩,詞格騷雅,真可壓倒元白。”[9]到了宋代,詞家開始用來品詞。如鮦陽居士《復雅歌詞序略》云:“其韞騷雅之趣者,百一二而已?!钡搅藦堁?,更是以“騷雅”相標榜,他稱姜夔:“不惟清空,又且騷雅”;稱周邦彥若能“以出奇之語,以白石騷雅句法潤色之,真天機云錦也”。由此可見,“騷雅”是張炎論詞的一面旗幟。夏承燾先生在《清空》中注釋云:“張炎特別推舉姜夔的騷雅。主張以‘白石騷雅句法’來拯救周邦彥詞的‘意趣不高遠’。陸輔之《詞旨》記張炎作詞要訣,取周、姜、史、吳四家之所長,于白石就獨取其騷雅”[1]。而辛棄疾詞的風格與姜夔大相徑庭,推重姜夔的張炎能夠把騷雅的馨香分得一瓣給辛棄疾,可見他對于辛詞的重視。不過,他是從辛棄疾對“騷雅”傳統(tǒng)的繼承這方面對其予以肯定的。

      所謂“騷雅”,本義是指《離騷》與《詩經(jīng)》中大、小雅的合稱,引申為由《詩經(jīng)》和楚辭所奠定的優(yōu)秀詩歌傳統(tǒng)。張炎以“騷雅”來論詞,將傳統(tǒng)的詩歌理論引入詞學理論,其目的就在于恢復“古雅”傳統(tǒng),提高詞的品位。因此,他把對“騷雅”的繼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當他從辛棄疾眾多的詞作中發(fā)現(xiàn)這首《祝英臺近》時,當即對其所蘊含的“騷雅”予以了高度肯定和評價。下面我們來看這首詞: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城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憑誰勸、啼鶯聲?。?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shù)。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很明顯,辛棄疾的這首詞與他那些豪邁奔放的詞不同,是一首“昵狎溫柔,魂銷意盡”[7]①清人沈謙在《填詞雜說》中曾評價辛棄疾的《祝英臺近》詞:“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曲,昵狎溫柔,魂銷意盡,才人伎倆,真不可測。”的詞作,它雖然以寫閨情為主,卻是別有寄托。詞的上片重在寫景,然而卻句句不離抒情;詞的下片通過對抒情主人公不厭其煩地以花來占卜所思之人的歸期,來表達其無盡的思念之情。然而詞人所表達的不僅是這表面的男女之情,更重要的通過男女之情寄托了自己無限的哀怨和抱負。對于此,前人多有認同。如張惠言《詞選》云:“此與德祐太學生二詞用意相似,點點飛紅,傷君子之棄;流鶯,惡小人得志也;春帶愁來,其刺趙、張乎?”[10]黃蓼園《蓼園詞選》也說:“按此閨怨詞也。史稱稼軒人材,大類溫嶠、陶侃,周益公等抑之,為之惜。此必有所托,而借閨怨以抒其志乎!”[11]“借閨怨抒其志”,可以說是辛棄疾婉約詞的特色之一,辛棄疾有相當一部分詞具有《詩經(jīng)》、《離騷》“比興寄托”的遺風。張炎論詞既然推重“騷雅”,就不能忽視這些詞的存在??梢哉f,這也是張炎特意標舉辛棄疾的《祝英臺近》詞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辛棄疾《祝英臺近》同享這份殊榮的,還有陸淞的《瑞鶴仙》:

      臉霞紅印枕,睡覺來冠兒還是不整,屏間麝煤冷。但眉山壓翠,淚珠彈粉。堂深晝永,燕交飛,風簾露井。恨無人說與相思,近日帶圍寬盡! 重省,殘燈朱幌,淡月紗窗,那時風景。陽臺路遠,云雨夢,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wěn)。

      關于陸淞,夏承燾先生注釋為:陸淞,字子逸,號雪溪,南宋山陰人,陸游兄弟輩[1]②《詞源·賦情》注釋第二條,引自《詞源注》。。從張炎對他的稱贊來看,在當時應是亦有詞名。很明顯,這兩首詞都是以寫閨情為主,張炎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評價,可見對其詞風一致性的認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張炎之所以對辛棄疾的《祝英臺近》予以高度評價,主要是因為辛棄疾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直接繼承了《詩經(jīng)》與楚辭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不僅情感表達有節(jié)有制,而且寄托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與一腔幽憤,真正體現(xiàn)了騷姿雅骨。

      三、作豪氣詞,非雅詞,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

      張炎此論常因為對辛棄疾評價“有失公允”而受到人們的指責。楊海明先生曾經(jīng)指出:“在這種詞學理論中,我們既看到了作為詞人和詞論家的張炎對于‘藝術性’的著意講求和努力(這是造成其藝術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卻又看到了他那頗為狹隘的藝術觀和審美觀——特別從他貶低辛派愛國詞作、忽視詞的思想性的缺陷中,我們又容易找到張炎詞論的重大局限?!保?2]

      張炎在《雜論》中批評辛棄疾與劉過“作豪氣詞,非雅詞,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其實,何止辛棄疾與劉過,就連頗為張炎欣賞的蘇軾,被稱道的詞都是那些在他看來“清空中有意趣”、“清麗疏徐”的詞作,諸如“明月幾時有”、“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之類;而對于蘇軾諸如“大江東去”之類的豪放詞,他不僅一首未選,而且在品題中也只字未提。那么,何謂豪氣詞?何謂雅詞?張炎對豪氣詞與雅詞的劃分持什么樣的一種標準?他因何把辛、劉等人的詞當成“長短句之詩”?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可以說只有厘清了這些概念,才能夠對辛棄疾評語以及張炎的詞學思想進一步深入了解。

      (一)作豪氣詞

      所謂豪氣詞,又稱為“豪放詞”或者“英雄之詞”,本來是指那些慷慨激昂、沉郁悲壯而又具有宏大氣魄的詞,主要以描寫英雄的形象與豪邁的氣概為主。然而,對于辛棄疾的這種豪氣縱橫之詞,張炎卻頗有微詞。他認為,辛棄疾和劉過一樣,所作的大多是“豪氣詞”,這種詞粗豪有余而風流蘊藉不足,不值得提倡。張少康先生曾經(jīng)指出:

      張炎提倡的“清空”和“意趣”,是和高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要求“騷雅”、“古雅”、“雅正”。他雖然屬于注重格律、偏向婉約、并對豪放派頗有微詞的詞學理論家,他說“辛稼軒、劉改之作豪氣詞,非雅詞也,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耳”,然而他之反對“豪氣詞”,主要是指缺少含蓄,“風流蘊藉不足”,并不反對詞要有宏大氣魄[13]。

      據(jù)此看來,缺少含蓄,風流蘊藉不足,是豪氣詞的通病,這和詞有宏大氣魄本是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不能一概而論。另外,辛詞雖然以豪放為主,但并不缺乏典雅含蓄、風流蘊藉之美。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辛稼軒,詞中之龍也,氣魄極雄大,意境卻極沉郁。不善學之,流于叫囂一派,論者遂集矢于稼軒,稼軒不受也。”[14]陳氏對辛棄疾評價之高顯而易見,他既對辛棄疾的成就予以了肯定,同時又對學稼軒者因不善學之而“流于叫囂一派”,以至論者因此“集矢于稼軒”深表不滿,甚有為辛棄疾鳴冤叫屈之意。與此類似,馮煦的《嵩庵詞話》也持相同的觀點:“稼軒負高世之才,不可羈勒,能于唐宋諸大家外,別樹一幟。自茲以降,詞遂有門戶主奴之見。而才氣橫軼者,群樂其豪縱而效之;乃至里俗浮囂之子亦靡不推波助瀾,自托辛劉,以屏蔽其陋;則非稼軒之咎,而不善學者之咎也?!睹~兒》、《西河》、《祝英臺近》諸作,摧剛為柔,纏綿悱惻,尤與粗獷一派,判若秦越。”[15]由此可見,人們對辛詞之豪放與學辛者之粗豪是有所區(qū)分的。

      當然,這并非是說辛棄疾絲毫無有粗豪叫囂的毛病,陳廷焯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時,又特別指出:“稼軒詞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浪淘沙·山寺夜作》、《瑞鶴仙·南澗雙溪樓》等類,才氣雖雄,不免粗魯。世人多好讀之,無怪稼軒為后世叫囂者作俑矣。讀稼軒詞者,去取嚴加別白,乃所以愛稼軒也。”[14]可見,稼軒詞中粗豪叫囂的毛病還是有的,但這畢竟不是辛棄疾豪放詞的主流。因此,我們在分析評價辛詞,特別是豪放詞時,應當區(qū)別對待。

      (二)非雅詞

      雅詞,本是一個與俗詞相對的概念,它本來與豪氣詞不具有對立的關系,但因為豪氣詞難以避免粗豪、叫囂之弊,常給人粗俗之感。故而,豪氣詞難免會給人以不雅的感覺,張炎所謂的“辛稼軒、劉改之作豪氣詞,非雅詞”蓋指此。張炎在《詞源·原序》中一再聲稱:“古之樂章、樂府、樂歌、樂曲,皆出于雅正”;“美成負一代之名,所作之詞,渾厚和雅”;“嗟古音之寥寥,慮雅詞之落落”。可見是將“雅”放在詞的第一位的。

      “雅”這一概念源于《詩經(jīng)》中的大、小雅,《毛詩序》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得失也?!保?6]由此,雅主要引申為正規(guī)的、規(guī)范的,標準的意思。在《詞源》中,“雅”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標準、合乎規(guī)范;其二是高雅、不俗。所謂雅詞,主要是指標準、規(guī)范,符合詞的規(guī)律要求,格調(diào)高雅的詞。依照張炎的審美標準,雅詞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符合詞的音律要求;2.格調(diào)清新高雅而不流于媚俗;3.富有比興寄托??梢哉f,這幾個條件是“雅詞”賴以存在的生命,也是張炎詞學理論所致力以求的目標。盡管他沒有對雅詞的內(nèi)涵進一步詳細說明,但從他對于古音、古調(diào)的重視,對于“清空”、“騷雅”的提倡,已足以說明“雅詞”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都是對《詩經(jīng)》、楚辭有所繼承的。

      張炎之所以不把豪氣詞看作“雅詞”,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張炎的理解,“豪氣”主要是指粗豪叫囂,缺少含蓄蘊藉。所以,就難免粗俗,從而缺乏高雅的韻致與情味。這種詞,在劉過的詞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下面,我們來看劉過詞。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沁園春》)

      劉過這首詞,可以說是模仿辛詞風格最為突出的,也是歷來人們對劉過詞爭議最多的。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指出:“改之學稼軒皮毛,不則即為《沁園春》等調(diào),淫詞褻語,污穢詞壇;即以艷體論,亦是下品,蓋叫囂淫冶,兩失之矣?!保?4]陳廷焯還認為,“劉改之、蔣竹山皆學稼軒者。然僅得稼軒糟粕,既不沉郁,又多枝蔓,詞之衰,劉蔣為之也?!保?4]馮煦稱他:“龍洲自是稼軒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轉。”[15]況周頤《餐櫻廡詞話》亦言:“劉改之詞格,本與稼軒不同,……其激昂慷慨諸作,乃刻意模擬幼安。至如《沁園春》‘斗酒彘肩’云云,則尤模擬太過者矣。”[17]由此可見,粗豪之弊乃是學辛者無稼軒之學識氣度,更無其嫻熟的表達能力所造成的結果。張炎以此罪稼軒,未免有責之不當之嫌。這也是后人之所以為辛棄疾鳴不平,責備張炎“有失公允”的原因所在。

      (三)于文章余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

      此語乃是張炎批評辛、劉不重視詞的創(chuàng)作,把填詞視為一種筆墨游戲,不懂得詩與詞的區(qū)別。在宋代,長短句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詩,二是指詞。長短句作為詩的一種形式由來已久,早在《詩經(jīng)》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句式參差不齊的詩了。盡管那時不叫長短句,但它確實已經(jīng)作為詩的一種形式而存在。在唐代,以歌行體為代表的長短句詩的發(fā)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李白的《行路難》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篇。到了宋代,長短句遂用來指詞。張炎在《原序》中云:“粵自隋、唐以來,聲詩兼為長短句,至唐則有尊前、花間集?!边@里,張炎敘述了“長短句”產(chǎn)生的經(jīng)過,指出它源于聲詩,很明顯,此處的“長短句”指的是詞。雖然宋人不否認作為長短句的詩的形式,但卻把長短句的詩作為混淆詩詞界限的對象而予以批評,以與作為詞的長短句有所區(qū)別。

      譏詞為詩之說,首見于李清照的《論詞》。在該文中,李清照對蘇軾等人之詞提出了批評:“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耳,又往往不協(xié)音律者?!保?8]意謂蘇軾等人作詞不合音律,不懂得詩與詞的區(qū)別。

      自蘇軾以來,宋代詞壇上一直存在著“本色”與“非本色”的論爭。其論爭的焦點主要是對蘇軾等人之詞看法的不同。在當時,有不少人對蘇軾的創(chuàng)新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皷|坡詞,人多謂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中縛不住者”[19];“東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詩,溢而作詞曲,高處出神入天,平處臨鏡笑春,不顧儕輩?;蛟唬骸L短句詩也。’為此論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詩與樂府同出,豈當分異。”[20]由此可見,兩派論爭之激烈。

      張炎批評辛棄疾等人的詞是“長短句之詩”,也是站在李清照“詞別是一家”的角度來說的。在張炎看來,同為長短句,詞與詩是有很大區(qū)別的。辛棄疾、劉過等人那些率意為言的詞不過是“戲弄筆墨”,是一種筆墨游戲。在他看來,這樣的詞并非詞之正宗。由此可見,詞的“本色”論對張炎的詞學觀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對于填詞,張炎認為是一件嚴肅的事,一絲也馬虎不得。如《制曲》云:

      作慢詞,看是甚題目,先擇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后述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此則意脈不斷矣。詞既成,試思前后之意不相應,或有重疊句意,又恐字面粗疏,即為修改,改畢凈寫一本,展之幾案間,或貼之壁,少頃再觀,必有未穩(wěn)處,又須修改;至來日再觀,恐又有未盡善者;如此改之又改,方成無瑕之玉。倘急于脫稿,倦事修擇,豈能無病,不惟不能全美,抑且未協(xié)音聲。作詩者且猶旬鍛月煉,況于詞乎!

      以如此嚴格的標準來衡量“守律而不為律所約制,反驅使其律以騁其才華”的辛棄疾,自然他的那些詞就算不得詞,充其量不過是作為筆墨游戲的“長短句之詩”。

      張炎從“雅詞”論的角度,僅對辛棄疾詞所具有的“騷雅”一面大加贊賞,而對于辛詞的豪放則予以批評,這與辛棄疾在詞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顯然是不相符的。辛棄疾的主要成就在豪放詞,張炎沒有予以重視,但這并不能說明張炎過于重視藝術性而輕視思想性。他所提倡的“騷雅”不僅有追求藝術性的一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思想性。張炎之所以不喜歡那種劍拔弩張式的豪邁,而更喜歡那些“摧剛為柔”、寄托遙深的詞,究其原因,這恐怕要與張炎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張炎所處的時代,正是南宋覆亡、中原沃土淪為異族統(tǒng)治的時代??梢哉f,像辛詞中所體現(xiàn)的那種金戈鐵馬、英勇殺敵,以保家衛(wèi)國為己任的俠骨豪情于此時已經(jīng)消失殆盡。代之而起的是如何在異族統(tǒng)治下既能免遭橫禍,又能自保人格節(jié)操的思想成為主要的審美思潮。故而,張炎倡導“清空”與“騷雅”,主要是時代審美要求發(fā)展變化的結果。這種審美取向的變化,在愛國詞逐漸被“風雅”詞所取代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1]張炎.詞源注[M].夏承燾,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17.

      [2]沈義父.樂府指迷[M]//唐圭璋.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277.

      [3]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12165-12166.

      [4]金啟華,張惠民,王恒展,張宇聲,王增學.唐宋詞集序跋匯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172.

      [5]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472-5473.

      [6]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論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30.

      [7]沈謙.填詞雜說[M]//唐圭璋.詞話叢編: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630.

      [8]彭定求.全唐詩:卷二百二十[M].北京:中華書局,1980.

      [9]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253.

      [10]張惠言.詞選: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1957:58.

      [11]黃蘇.蓼園詞選[M]//黃蘇,等.清人選評詞集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68.

      [12]楊海明.張炎詞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1989.

      [13]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7.

      [14]陳廷焯.白雨齋詞話[M].杜未末,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20.

      [15]馮煦.嵩庵論詞[M]//唐圭璋.詞話叢編: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3592.

      [16]孔穎達.毛詩正義[M]//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272.

      [17]況周頤.餐櫻廡詞話[M]//張璋,職承讓,張驊,張博寧.歷代詞話續(xù)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79.

      [18]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2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50.

      [19]胡仔.苕溪漁隱詞話后集:卷三十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253.

      [20]岳珍.碧雞漫志校正[M].成都:巴蜀書社,2000:34.

      [21]黃去輝.試論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意象及其營造[J].云夢學刊,2012,(1).

      猜你喜歡
      張炎詞源豪氣
      吳川重建“張炎將軍紀念展廳”
      源流(2023年9期)2023-10-30 11:25:36
      進階的豪氣 凱迪拉克全新CT6
      用于遙感影像亮度均衡的亮度補償方法
      “Sentence”:詞源追溯、結構意義與術語中譯
      中國音樂學(2022年1期)2022-05-05 06:48:36
      從構詞詞源看英漢時空性差異
      外語學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4
      一片凄涼載愁去
      躬耕(2021年6期)2021-07-01 15:00:47
      “五官”一詞源于五個人
      叉尾鮰應該怎么養(yǎng)?有飼料廠豪氣“官宣”:跟我合作保你賺錢
      其實我也很優(yōu)秀
      “頓”的量詞用法的詞源
      宿迁市| 平果县| 唐河县| 龙陵县| 三门县| 裕民县| 宁明县| 西林县| 海伦市| 黄骅市| 巴彦淖尔市| 富源县| 武平县| 太谷县| 峨边| 同德县| 合山市| 凤冈县| 临漳县| 扶沟县| 论坛| 榆社县| 建瓯市| 桃园市| 泸州市| 米易县| 许昌市| 堆龙德庆县| 平顶山市| 德保县| 陆丰市| 大安市| 封开县| 广宁县| 彩票| 花莲县| 合川市| 屏东市| 崇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