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梅,王志劍,曹新添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疼痛科,南昌 330006)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腰及下肢的疼痛和功能障礙,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 經(jīng)皮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聯(lián)合纖維環(huán)射頻熱凝成型術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之一,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視野清晰、術后住院時間短、恢復正常生活時間早、對脊柱的穩(wěn)定性破壞小等優(yōu)點[2-4]。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5月采用該技術治療90 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將對其的圍術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90 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男50 例,女40 例,年齡14~78 歲,平均42.3 歲;L4/5 68 例,L5/S1 22例;其中2 例為開放手術后復發(fā)者。 病例入選標準:下肢根性痛癥狀、體征明確,與CT、MRI 影像表現(xiàn)相一致,為單間隙椎間盤突出,繼發(fā)椎管或側隱窩狹窄。
患者取健側臥位,腰下部墊軟枕,初步標記穿刺點(通常L4/5、L5/S1 節(jié)段穿刺點位于相對節(jié)段棘間患側旁開10~12 cm 處),術野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單,在“C”臂透視下循后外側入路穿刺至病變間隙患側椎間孔部,先行椎間盤造影、示蹤(采用碘海醇和亞甲藍1∶1 混合液),之后逐級擴管建立工作通道,內(nèi)鏡下可視操作:突出物(髓核)摘除,纖維環(huán)射頻熱凝成型。
1)心理護理:長時間腰腿疼痛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患者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 應對患者及時開導并介紹以往成功病例,使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2)健康教育:椎間孔鏡手術是一項新技術,絕大多數(shù)患者缺乏相關方面的知識,對手術存在疑慮,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手術的方法、優(yōu)點及術后功能鍛煉方法,打消患者的思想顧慮[5],使患者了解并主動配合各項準備工作,保持最佳心態(tài)接受手術。
3)體位訓練:術前1 d 指導患者進行手術體位耐受訓練,即協(xié)助患者行健側臥位,下腰部過伸訓練。 患者取健側臥位,患側在上,腰下部墊軟枕,盡量抬高,持續(xù)側臥2 h 以上,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病情觀察:術后2 h 內(nèi)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情況,如發(fā)現(xiàn)血壓降低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觀察穿刺處敷料有無滲血及滲血的量,保持穿刺處敷料干燥,若污染應隨時更換,以減少感染的發(fā)生;嚴密觀察下肢感覺、運動、小便及腰腿痛改變情況。
2)體位護理:術后第1 天患者臥硬板床24 h,可佩戴腰圍下床大小便,避免脊柱扭曲和腰椎間盤再度移位,降低椎間盤的壓力,以減輕炎癥、水腫和粘連,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6]。
3)飲食護理: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多進食維生素和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適量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4)功能鍛煉指導:①直腿抬高鍛煉。 為促進患者神經(jīng)根的血液循環(huán),炎癥的消退,避免組織修復時發(fā)生粘連[7],在術后6 h 開始協(xié)助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鍛煉,一般20 min·次-1,2 次·d-1。使患者處于平臥位,伸直雙下肢,先緩慢抬高患者一側肢體,直到下肢有牽拉酸痛感,再按同法抬高另一側肢體,逐漸達到正常的活動角度。 ②雙手抱腿抬高鍛煉。 在術后第3-5 天,行雙手抱腿抬高鍛煉,增加下床活動時間。 ③腰背肌鍛煉。 為促進患者術后脊柱的穩(wěn)定,防止肌肉疲勞產(chǎn)生酸痛[8],術后第5-7 天采用3點或5 點支撐法做腰背肌功能鍛煉,20 min·次-1,2次·d-1。 可逐漸遞增次數(shù)。 2 周左右行燕飛法進行鍛煉,2~3 次·d-1,30 min·次-1,逐漸增加次數(shù),并逐漸過渡到日常生活中,即使痊愈出院,也應堅持半年以上。 ④下床行走練習。 術后第1-3 天患者配戴腰圍后可先坐在床邊活動, 再慢慢站立沿墻邊行走,注意要上身直立行走,待平穩(wěn)時再鍛煉日常生活的正確姿勢, 以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5)出院指導:若出現(xiàn)腰腿痛加劇應立即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出院后2 周繼續(xù)進行腰背肌鍛煉;正確使用腰圍1 個月;半年內(nèi)勿負重,少彎腰,腰勿扭傷;避免久蹲、久坐,原則是坐不如站,站不如躺,側臥不如平臥;性生活應在出院2 個月后,且采用患者在下位;術后10~12 d 拆線,隨訪3~12 個月。
90 例患者術后次日均可下床活動,疼痛癥狀在3 d 內(nèi)緩解,術后5~6 d 出院;住院期間無護理并發(fā)癥發(fā)生。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9]評估患者術前術后疼痛程度:術前VAS 評分(7.28±1.27)分,術后(2.21 ±1.15)分,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減輕(t=9.37,P<0.01)。
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fā)于中青年,易復發(fā),且部分患者伴有椎管狹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方法很多,經(jīng)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聯(lián)合射頻熱凝纖維環(huán)成型術是在直視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chuàng)手術,由于椎間孔鏡術是一種新型手術,手術部位比較特殊,患者不免出現(xiàn)恐慌和懷疑的心理,擔心手術是否安全、是否能達到預期療效及是否會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等。術前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前提,醫(yī)護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地給予心理安慰與開導,向患者介紹有關的知識,介紹手術方法的安全性和先進性,介紹同期住院手術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顧慮,減輕心理壓力,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術前體位訓練,術后密切的病情觀察、進行體位、飲食護理及合理的功能鍛煉,預防術后感染,是手術成功和功能恢復的重要保障。本組90 例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動,術后5~6 d 均出院,患者術后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明顯緩解,患者在術后3~12 個月復查恢復正常,未出現(xiàn)椎間隙感染及護理并發(fā)癥,因此,有效的圍手術護理對手術療效和患者康復至關重要。
[1]吳金平,陳正侃,焦旭東,等.經(jīng)皮穿刺臭氧注射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探討[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27(2):138-140.
[2]張超,周躍,初同偉,等.椎間盤鏡下與開放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癥對椎旁肌損傷程度的比較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6,21(4):287-289.
[3]Kambin P,Casey K,O’Brien E,et al.Transforaminal arthroscopicdecompression of lateral recess stenosis [J].J Neurosurg,1996,84(3):462-467.
[4]Yeung A T,Tsou P M.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excision for lumbardisc herniation: Surgical technique,outcome,and complications in 307consecutive cases [J].Spine,2002,27(7):722-731.
[5]汪元元,楊霞.側路經(jīng)皮椎間孔內(nèi)窺鏡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的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1,30(12):172.
[6]許長彥,常秀蘭,劉愛芹,等.經(jīng)皮醫(yī)用臭氧注射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27 例圍術期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4):9-10.
[7]余紅梅,馮建霞,程亞華,等.臭氧消融術聯(lián)合射頻熱凝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2):47-48.
[8]竇永霞,李鳳鳴,楊萍.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分子消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8,29(4):313-314.
[9]曹書艷,郭紅艷.嗎啡輸注泵置入蛛網(wǎng)膜下腔治療晚期癌痛5 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