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阿根廷新聞社報道,一項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世界上最富有的40個國家的民眾財富比40個最窮國高出198倍。最富有的5個國家人均財富比最貧困的5個國家高出1700倍。
報道稱,10年來不平等現(xiàn)象的下降更多的是因為富國的投機性財富減少,而不是窮國的進步。瑞士信貸銀行研究所對174個國家的財富進行了相當全面的統(tǒng)計,包括家庭的金融和非金融資產(chǎn),并減去“被動資產(chǎn)”(未償還債務)。報告指出,40個最富有國家和40個最窮國家人均財富差是年收入差的7倍,2012年,兩者之間收入差距為27倍,財富差距為198倍。
在最富有的40個國家(總?cè)丝?0億多),平均財富比平均年收入高出近4倍,也就是說,歷史積累的財富遠高于每年的收入流動。相反,在40個最貧困國家(總?cè)丝谝灿?0億多),積累的總財富是年收入的一半,因此,這些國家的收入主要用于基本消費支出,幾乎沒有能力去增加財富。在這兩個極端中間的是94個中等國家,其平均財富與年收入相當。
據(jù)調(diào)查顯示,世界人口的13.2%生活在北美和歐盟,那里集中了世界財富的59.3%。在非洲大陸、印度、歐洲其他地區(qū)、拉美和中國集中了世界人口的63.1%和財富的17.8%。亞太其他地區(qū)的比例相對均衡,占世界人口的23.6%和財富的22.9%。
按絕對值計算,5個最富有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中國、法國和德國,集中了世界家庭財富的60%。但相對財富即人均財富最多的是瑞士、澳大利亞、挪威、盧森堡和瑞典,共4500萬人口擁有平均30.3萬美元的財富。這5個國家的人均財富比最貧困的5個國家,即幾內(nèi)亞比紹、埃塞俄比亞、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馬拉維高出17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