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中都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我當(dāng)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件在我童年中有趣的事情吧。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在姥姥家玩,姥姥家住農(nóng)村,她養(yǎng)了很多雞。有一天,姥姥、姥爺、舅舅出去玩,卻把我一個人扔在家,我很生氣,心想,他們怎么這樣,出去也不帶我。在屋里閑著沒事干,便想去雞舍中,看看那些雞在干什么。我剛進(jìn)去,就看見一只母雞生了一個蛋。真好玩,我好奇地摸了摸蛋,咦,熱熱的,濕濕的。這時,一個念頭冒了出來。心想,雞會生蛋,那雞舍中所有的雞一定都會生了,要不掏雞蛋吧,姥姥回來看到這么多的蛋,還不夸獎我,沒準(zhǔn)還獎勵我呢!對,掏雞蛋?、傧胪?,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雞就掏,掏了半天沒掏出來,怎么回事,怎么掏不出來,難道我的獎勵沒了嗎?我偏不信,這只掏不出來再掏另一只吧!我隨手把雞一扔,又去抓別的雞,那些雞看見我走來,一個個上躥下跳,好像老鼠見到貓一樣,拔腿就跑。我呢,就不放手,一個勁去抓雞,這不,還沒半個小時我就快變成雞毛人了。②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雞,我上手就掏,掏得那只雞“喔喔”直叫,又沒掏出來,再抓一只……掏得這只雞直吐白沫,我又……姥姥他們回來了,看見我的狼狽樣,不禁哈哈大笑。
這就是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它不僅好玩,還時時告誡我:偷雞不成蝕把米,千萬不要好心辦壞事。
【提升建議】
本文敘述了作者小時候在農(nóng)村姥姥家掏雞蛋的趣事,文中的心理描寫比較有特色,姥姥一家出去玩,卻把小作者一個人留在家里,小作者很生氣,于是“無事生非”,去雞舍里掏雞蛋。這個想法作為后面內(nèi)容的起因,合情合理;看到一只雞生蛋,想象著所有的雞都生蛋,這樣的心理活動符合不了解農(nóng)村生活小孩子的心理;為了想象中姥姥的夸獎和獎勵,把一只只雞挨個抓來掏雞蛋,結(jié)果鬧得雞舍內(nèi)“雞飛人跳”,而蛋卻還是一只!不過缺點(diǎn)也是很明顯的,缺少足夠的生活味道。小作者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雞就掏,雞怎么沒反應(yīng)呢?對于小作者的胡鬧,姥姥就是哈哈大笑卻沒說什么?
【畫線文字升格】
①想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雞就掏,那只雞好像知道自己命運(yùn)似的,使勁拍著翅膀,想要逃,我呢,死抓著雞爪不放,看是它厲害還是我厲害。
②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雞,我上手就掏,掏得那只雞“喔喔”直叫,又沒掏出來,再抓一只……掏得這只雞直吐白沫,我又……姥姥他們回來了,看見我的狼狽樣,不禁哈哈大笑。問清原因,姥姥不僅沒夸獎我,還訓(xùn)了我一頓。后來,我才知道雞舍中除了那只母雞外,剩下的全都是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