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艷琳
(貴州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隨著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不斷轉變,在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導向的終身教育理念下,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已經成為衡量大學外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的外語學習模式也日益得到關注和應用。因此,將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的教育學者就開始探討和研究學習者的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有的學者將“自主”看作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承擔自己的學習責任。有的學者則認為,“自主”是一種學習能力,是學習者的特點,而不是學習過程。[1]Holec在1981年發(fā)表的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中,將自主學習定義為“一種擔負起自己學習責任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確立學習目標、定義學習內容、運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等五個方面?!保?]這標志著語言學家第一次將自主學習理念引入到外語教學領域。Holec的定義得到了較多學者的認可,并對后人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
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筆者將學習者的外語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自己調控、管理和實施相關外語學習行為的一種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習者承擔了主要的學習責任,并且體現和培養(yǎng)了自身的學習能力。具體來講,外語自主學習模式是學習者在外語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和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制定并實現具體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主導自己的學習,對學習目標、過程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4](P202)
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則是指在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開放性特點的基礎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為主要方式的外語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習者在探究的基礎上,在獲得外語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從而有效地習得外語語言。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對自主學習的分析,筆者構建了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是一種具有不同變體的開放性模式,具備一定的概括性,見圖1。
圖1 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
在該模式下,學習者的學習活動以教師設計的任務為基礎,在網絡的支持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本質上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行為的有意識的管理。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jiān)控學習過程、調整學習計劃、管理計劃的實施、管理技能的運用和發(fā)展。
首先,教師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導,作為學習活動的情境創(chuàng)造者、學習引導者、疑難幫助者和學習評價者,參與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教師應精心設計學習任務,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通過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入學習主題,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在學習者明確學習任務,開始學習活動后,用平等的身份與學習者對話,用協商的口氣與學習者交流,引導學習者的學習進程;在學習者獲得學習成果后,積極點撥、評價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其運用相關學習成果;最后幫助學生在內化學習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創(chuàng)新。
其次,學習者是整個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習者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學習計劃,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展開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這個自主學習過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關鍵,由學習者自己閱讀、觀察、思考并獲得結論。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主體位置;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獲得學習成果,內化相關知識和技能,最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創(chuàng)新。整個過程是一個積極的、主動的意義建構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如果出現疑難問題,那么學習者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分析矯正,重新開始相關學習活動。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賦予了學習者自主探究、自我控制的自由,它的開放性、多元性和非線性特征為外語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使學習者不斷地完善認知過程和結構,克服語言學習障礙,最終真正地習得外語。
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學校資金不足,硬件配置困難。教育經費投入的有限性直接影響了學校教學設備的配置?;诰W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無論是在計算機硬件的配置,還是在相關軟件的配備上,都是一項高投入的工程。因此,經費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的開展。
其次,教師自身水平影響實際教學效果。在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了設計、引導、監(jiān)控和管理的作用,教師在這種學習模式中的角色更具挑戰(zhàn)性。教師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要設計教學任務及其實施細節(jié)和過程,更要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把握學習者的學習動向,管理其學習行為和過程,并就其學習結果進行形成性評價和反饋,指導學習者的應用。因此,教師除了要樹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外,還應該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的穩(wěn)步發(fā)展。
再次,學習者自身的能力影響實際學習效果?;诰W絡的外語自主學習模式強調學習者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但是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外語語言基礎勢必會影響學習效果。
最后,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學習者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給學習者多大的自我發(fā)揮空間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應該正視問題的存在,不斷完善該模式,并進行相關的實證研究。
[1]林苑.探究自主學習理論提升師生的自身發(fā)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2]金彩娥.外語學院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5).
[3]孫素英,陳征.創(chuàng)建CALL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4).
[4]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